|
聯(lián)系:mingzhu786(轉載)hbliuchanghai(商務)原創(chuàng)首發(fā)|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一張圖片一句話,竟然有數(shù)百萬閱讀,引來無數(shù)網友熱烈討論。女兒被罰站了,媽媽被叫到學校,她詢問后發(fā)現(xiàn),是因為老師不許學生上課去廁所,女兒幫生理期特殊情況的同桌求情,老師卻說她是找借口而罰了她。媽媽了解情況后,對老師說:“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我會跟孩子好好溝通的?!?/span>媽媽笑了:“我不跟老師說,是因為你還要接受她學業(yè)上的教育,但你的人品道德不需要她來教,只要知道你沒錯,媽媽也支持你就夠了。對于你的老師,媽媽的建議是:只從她那里接受知識,老師只是一個身份,未必都是對的,但學知識永遠是不會錯的?!?/span>故事被冠以“女兒被老師罰站,媽媽的教育太棒了”這樣的題目,再被引用者加上“這樣的教育觀也太難得了,這位媽媽好理性”的按語,傾向性非常明顯。這樣的故事能夠流行,難怪現(xiàn)在的家校關系越來越緊張。從表面上看,那位媽媽確實是處理問題的高手,做到了兩全其美:首先讓老師滿意,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得禮貌客氣,姿態(tài)很低,似乎完全同意老師的做法。然后又讓孩子滿意,對孩子表示了堅決支持,同時還教給了孩子人生的“道理”。但是,請注意,一開始的問題仍然存在,根本沒有得到解決。家長讓老師得到了一個錯誤信息,覺得自己上課時的判斷和懲戒是對的,學生就是在找借口,如果同學再請假,還是不準。而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仍然不知道該怎么做——媽媽說了自己是對的,老師說了自己是錯的,她該怎么做?更重要的是,那位媽媽對老師這個職業(yè)的定位以及給孩子的建議,也是錯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學校教育,是把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放到第一位的。家長告訴孩子只接受老師學業(yè)上的教育,人品道德不需要老師來教,會讓孩子怎樣看待老師、看待師生關系?孩子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在學校接受教育?說家長是在培養(yǎng)孩子精致的利己主義吧,她又口口聲聲強調人品道德。說家長心底無私天地寬吧,她又向孩子言傳身教什么叫“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仔細想想,她無非是把社會上的職場潛規(guī)則用到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上。老師現(xiàn)在管著咱呢,怕孩子被穿小鞋,所以笑臉相迎,有委屈也不說,背地里卻把老師說得啥都不是。這和我們在單位里受了領導的氣還忍著,還面帶微笑,然后在家罵領導是王八蛋,說“上班就是為了掙那幾千塊錢工資,不用聽領導說啥”有什么區(qū)別?但學校不是人際關系復雜的職場,老師管學生,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出于班級管理的考慮。作為老師,是要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有學生請假上廁所,老師其實也左右為難。準假,學生可能是在撒謊,你給他放出去,不知道他去做什么,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回來;不準假,學生可能是真的,萬一出點事,影響孩子健康,可能被投訴甚至被處分,自己也問心有愧。所以,老師一般會根據學生平時表現(xiàn)及當時的狀態(tài)綜合判斷,決定是不是準假。比如,請假的是班里那個最勤奮踏實的孩子,憋得腦袋直冒汗,老師不但會馬上準假,還會問他要不要衛(wèi)生紙,要不要幫助,有沒有事。如果是經常調皮搗蛋的那位,嬉皮笑臉舉手說上廁所,甚至想兩個人一起去,老師可能會傾向于不準。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太長時間辨別真假,難免存在判斷失誤。如果你也當過老師,也遇到過一上課就想出去校園里亂逛甚至想偷偷去廁所吸煙的學生,就會理解老師為什么這么“不近人情”了。如果家長據此就認為老師沒有資格教孩子道德品質,未免過于輕率。家長問怎么回事,孩子說:“今天上課鈴響后老師還沒進來,我跟幾個同學討論了一下游戲,被他撞見。明明三四個人都在說話,他卻單獨把我叫出來批評!”家長聽完,沒有去找老師理論說老師看人下菜碟,也沒有批評孩子反正你上課說話就不對,更沒有像開頭故事中的家長一樣,背地里否定老師的教育職責,而是建議孩子找機會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照做了,回家后高興地和家長說,老師跟他道歉了,還說不是針對自己,只是打開教室門的瞬間,只注意到他了。如果文章開頭故事里的家長也讓孩子和同學一起,找個時間和老師溝通一下,告訴老師確實是生理期特殊情況,相信老師也會坦誠向學生道歉,并在心里記下學生的提醒。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講道理的,如果自己誤會了學生,肯定不會固執(zhí)己見。說實話,如果家長和學生私下里和老師做了誠懇的溝通解釋,老師說什么也不聽,家長那么做還有情可原。當著老師面把老師糊弄過去,然后再跟孩子說老師的壞話,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對于某些網友“這位媽媽的教育太棒了”的說法,我一百個不同意。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