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感湖,就在故鄉(xiāng)。每次回家,過了長江之后,就會經(jīng)過一段上下起伏的龍感湖大橋,雖見不到湖,卻一直很向往。六年前的今天,休假在家,借老媽的好日子,終于得以成行。 照例,無論去哪里,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來到湖邊,先不忙著賞景,必須第一時間犒勞大家的胃。老爸老媽早就找好了當(dāng)?shù)仨敽玫暮r館,我們一到,老板非常麻利堆滿了一桌好菜。有燒甲魚、燉黃骨魚、炸魚仔、燜魚餅、炒菱角、爆藕帶、......怕不是滿湖的出產(chǎn)都擺上了。老板很自豪地說,所有的菜式都來自于這片湖,靠水吃水,來這里可不能放過任何一樣美食。 我們一邊敞開肚皮接納來自雷池的饋贈,一邊想著大名鼎鼎的“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典故。 公元327年,歷陽太守蘇峻謀反。溫嶠立即召集部下,打算從水路進(jìn)入建康,護(hù)衛(wèi)都城。庾亮寫信給溫嶠說:“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保ㄎ覔?dān)心西邊的敵人更甚于蘇峻叛兵,你就在原地呆著,不要越過雷池一步。) 蘇峻很快逼近建康,庾亮大敗,京都失陷。庾亮投奔溫嶠,身先士卒,奮不顧身,晉軍愈戰(zhàn)愈勇。最后,終于殺掉蘇峻,平定叛亂,“無過雷池一步”釀成的大禍總算得到了彌補(bǔ)。 不可越雷池一步的要求,以庾亮這樣的人品,以及他和溫嶠的關(guān)系來說,自然沒什么黑幕可猜疑的,無非就是當(dāng)時的錯誤判斷而已。后世將這個典故加工成“不敢越雷池一步”,既可用來形容一個人守舊、不敢突破,也可以比喻讓敵人膽寒、不敢進(jìn)犯。只是我面對一桌子雷池湖鮮流口水的時候,滿腦子都是要越雷池,于是吃貨的思路又洞開了:也許他是擔(dān)心人家驚擾了這一湖生靈,影響水產(chǎn)的肥美吧? 庾亮還有一個關(guān)于肥和瘦的故事。他去拜訪周顗(也就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周伯仁),周顗問庾亮:“你最近有啥開心事呀,怎么忽然胖了這么多?”庾亮回答:“你最近是有啥煩心事呢,怎么忽然瘦了這么多?”伯仁說:“我哪有什么可煩心的,只是清靜虛懷一天天增加,而污濁渣滓一天天去掉了而已!” 想想看,究竟是要減肥?還是要減肥呢?算了,先消滅這一桌子好菜吧! 飯畢去雷池泛舟。小小的蓬船,載著我們幾人。水面如鏡,寬闊無邊,波光里倒影著藍(lán)天白云。離湖岸越遠(yuǎn),荷花越來越多,剛開始還能有一條窄窄的水路通行,到后來就困在藕花深處了。船前船后,全是亭亭的荷花。高高低低在船舷旁擦過的,是一張張清圓的荷葉。已經(jīng)有不少蓮蓬挑在水面,我們的船經(jīng)過,留下長長的波浪,蓮蓬便隨著浪的蕩漾朝我們微微點(diǎn)頭。 船老大心情好,反正行船也累了,索性停下來摘了荷葉、荷花,三兩下把荷葉裁成了帽子、小坎肩,讓小朋友們戴上荷葉帽、穿著荷葉衣,再手持幾朵將開未開的荷花,紅撲撲的笑臉映襯著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莫不是一群荷花仙子終于回家了。 興盡晚回舟,正逢鷺鳥歸巢。遠(yuǎn)遠(yuǎn)的天空都是它們的影子,我們在一路的芬芳中劃向岸邊,左邊是荷花,右邊是荷花,頭上是夕陽,腳下是夕陽,身邊是歡鬧的孩子們,微笑的老爸,還有開心的老媽,這樣的歸途,真是幸福。 為什么肥了?實(shí)在是因?yàn)殚_心的事情太多?。?br> 附 2014年8月22日 舊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