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以后的《新刻金瓶梅詞話》刊刻問世,到 1985 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的《金瓶梅詞話》(節(jié)本)的出版,時光流逝了三百六十余年。 在這段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金瓶梅》一書,雖屢遭禁毀,但禁者自禁,刊者自刊;其間,詞話本、《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本、第一奇書本以及名目繁多的「真本」「古本」「足本」等刪改本和影印本,總計不下四十種,這還不包括滿文譯本及各種外文譯本在內(nèi),更不包括各種續(xù)書版本。 眾多版本的出現(xiàn),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讀者對這部奇書的欣賞和喜愛。不僅小說《金瓶梅》,人們爭相轉(zhuǎn)抄傳閱,而且早在清代,就被改編成戲曲在舞臺上演出,曲藝藝人也以不同的藝術(shù)形式,披之管弦,予以演唱。 應(yīng)當(dāng)說,《金瓶梅》的故事內(nèi)容,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本文對《金瓶梅》主要版本的著錄,正是為了研究《金瓶梅》一書,在不同時期內(nèi)所發(fā)生的自身的演變及其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 所謂主要版本,即指有價值、有影響的版本,系同一版本而派生出的不同翻刻本,著錄從簡;徒有《金瓶梅》其名而內(nèi)容已失其實(shí)者,僅錄其出現(xiàn)時間最早的一種,他如各種「真本」「古本」「足本」,不錄;近期出現(xiàn)的影印本,不錄;見于他人著錄而未能睹其原貌者,亦不錄。 《金瓶梅詞話》 《新刻金瓶梅詞話》 一百回原北京圖書館收藏,現(xiàn)存臺灣。 十卷二十冊??v 21.5 公分,橫 13.8 公分。卷首正文前有欣欣子<金瓶梅詞話序>、<金瓶梅序>。次為<詞> <四貪詞>及。廿公跋、東吳弄珠客寫于萬歷丁巳(1617)季冬之然后是<新刻金瓶梅詞話目錄>,每卷十回,十卷一百回。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無評,卻有一些涂改處,不知出自何人筆墨。原書第五十二回缺七、八兩頁。 按:是書 1932 年發(fā)現(xiàn)于山西。1933 年 3 月,以「古佚小說刊行會」名義,影印了一百二十部,以便集資購買此書。影印本附圖一冊,每回兩幅,共二百幅。圖為后補(bǔ),系通州王氏據(jù)《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本提供。 原書由北京圖書館收藏,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寄存于美國國會圖書館,1975 年歸還臺灣。1957 年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又據(jù)此影印本重印二千部。第五十二回所缺兩頁,亦以《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抄補(bǔ)。 此書系萬歷四十五年原刻本的翻刻本??虝r間當(dāng)在萬歷四十七年稍后。 《新刻金瓶梅詞話》 一百回日本日光山輪王寺慈眼堂藏本。 筆者所見,系一九六三年八月,日本大安株式會社的影印本。分整五冊,每冊二十回。此本以慈眼堂藏本與棲息堂藏本「兩部補(bǔ)配完整」。亦為十卷,每卷十回。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無墨改痕跡。 此本與原北京圖書館藏本版式雖同,而正文旁圈點(diǎn)有異,故知非同一版本也??虝r間當(dāng)有先后。 按:此本最可注意者,在于第五十二回完整無缺。原北京圖書館藏本所缺兩頁,可以此補(bǔ)配。這兩頁原文如下: ……伯爵看見,說道:「好東西兒,他不知那里剜的送來,我且嘗個兒著?!挂皇謸肓撕脦讉€,遞了兩個與謝希大,說道:「還有活到老死,還不知此物甚么東西兒哩?!?/span> 西門慶道:「怪狗才,還沒供養(yǎng)佛,就先撾了吃?!?/span> 伯爵道:「甚么沒供佛,我且入口無贓著?!?/span> 西門慶分付:「交到后邊收了,問你三娘討三錢銀子賞他?!?/span> 伯爵問:「是李錦送來,是黃寧兒?」平安道:「是黃寧兒?!共舻溃骸附袢赵旎诉@狗骨禿了,又賞他這三錢銀子?!?/span> 這里西門慶看著他兩個打雙陸不題。 且說月娘和桂姐、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大姐,都在后邊上房明間內(nèi)吃了飯,在穿廊下坐的。 只見小周兒在影璧前探頭舒腦的,李瓶兒道:「小周兒,你來的好,且進(jìn)來與小大官兒剃剃頭,把頭發(fā)都長長了?!?/span> 小周兒連忙向前都磕了頭,說:「剛才老爹吩咐,交小的進(jìn)來與哥兒剃頭?!?/span> 月娘道:「六姐,你拿歷頭看看,好日子,歹日子,就與孩子剃頭?!?/span> 這金蓮便交小玉取了歷頭來,揭開看了一回,說道:「今日是四月廿一日,是個庚戌日,定婁金金狗當(dāng)直,宜祭祀、官帶、出行、裁衣、沐浴、剃頭、修造、動土,宜用午時。好日期?!?/span> 月娘道:「既是好日子,交丫頭熱水,你替孩兒洗頭,交小周兒慢慢哄著他剃?!?/span> 小玉在旁替他用汗巾兒接著頭發(fā)兒。那里才剃得幾刀兒下來。這官哥兒呱的聲怪哭起來。那小周連忙趕著他哭只顧剃。不想把孩子哭的那口氣憋下去,不言語了,臉便脹的紅了。 李瓶兒也?;攀帜_,連忙說:「不剃罷,不剃罷!」那小周兒唬的收不迭家活,往外沒腳子跑。 月娘道:「我說這孩子有些不長俊,護(hù)頭,自家替他剪剪罷。平白交進(jìn)來剃,剃的好么?」天假其變,那孩子憋了半日氣,放出來了。 李瓶兒一塊石頭方才落地,只顧抱在懷里拍哄著他,說道:「好小周兒,恁大膽,平白進(jìn)來把哥哥頭來剃了去了!剃的恁半落不合接,欺負(fù)我的哥哥。還不拿回來,等我打與哥哥出氣?!褂谑潜У皆履锔?。 月娘道:「不長俊的小花子兒,剃頭耍了你,便益了,這等哭!剩下這些,到明日做剪毛賊?!挂妨艘换?,李瓶兒交與奶子。 月娘分付:「且休與他奶吃,等他睡一回兒與他吃?!?/span>奶子抱的他前邊去了。 只見來安兒進(jìn)來取小周兒的家活,說門首唬的小周兒臉焦黃的。月娘問道:「他吃了飯不曾?」 來安道:「他吃了飯。爹賞他五錢銀子。」 月娘交來安:「你拿一甌子酒出去與他,唬著人家,好容易討這幾個錢?!?/span> 小玉連忙篩了一盞,拿了一碟臘肉,交來安與他吃了,往家去了。 吳月娘因交金蓮:「你看看歷頭,幾時是壬子日?」 金蓮看了說道:「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種五月節(jié)?!贡愕溃骸附憬?,你問他怎的?」 月娘道:「我不怎的,問一聲兒?!?/span> 李桂姐接過歷頭來看了,說道:「這二十四日,苦惱,是俺娘的生日,我不得在家?!?/span> 月娘道:「前月初十日,是你姐姐生日,過了。這二十四日,可可兒又是你媽的生日了!原來你院中人家,一日害這樣病,做三個生日。日里害思錢病,黑夜思漢子的病。早辰是媽的生日,晌午是姐姐生日,晚夕是自家生日。怎的都擠在一塊兒?趁著姐夫有錢,攛掇著都生日了罷!」 桂姐只是笑,不做聲。只見西門慶使了畫童兒來請,桂姐方向月娘房中妝點(diǎn)勻了臉,往花園中來。 卷棚內(nèi)又早放下八仙桌兒,前后放下簾櫳來。桌上擺設(shè)許多肴饌……。 《新刻金瓶梅詞話》一百回日本德山毛利氏棲息堂藏本。 此本亦為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與前列兩種詞話本的最大不同,為第五回末頁異版,有十行文字,明顯不同,迻錄如下(括號內(nèi)系原北京圖書館藏本文字): ……當(dāng)下那婦人干號(嚎)了半夜。次早五更,天色未曉,西門慶奔走討信,王婆說了備細(xì)。西門慶取銀子把與王婆,教買棺材津送。就呼(叫)那婦人商議。 這婆娘過來和西門慶說道:「我的武大,今日已死,我只靠你做主。(大官人休是網(wǎng)巾圈兒打靠后。)」 西門慶道:「這個何須得你說(費(fèi)心)?!?/span>(婦人道:「你若負(fù)了心怎的說?」西門慶道:「我若負(fù)了心,就是你武大一般。」) 王婆道:「(大官人且休閑說,如今)只有一件事最要緊:地方上團(tuán)頭何九叔,他是個精細(xì)的人,只怕他看出個破綻,不肯殮?!梗ǖ胤教烀骶鸵霘?,只怕被忤作看出破綻來怎了?團(tuán)頭何九,他也是個精細(xì)的人,只怕他不肯殮。) 西門慶(笑)道:「這個不妨(事),我自分付他便了(何九我自分付他),他不肯(敢)違我的(大官人快去分付他,不可遲了)?!寡哉Z?!?/span> 王婆道:「大官人便用去分付他,不可遲誤 正是: 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 兩般猶未毒,最毒婦人心。 畢竟未知后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正是:三光有影遺誰慨,萬事無根只自生。雪隱鷺鷥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畢竟西門慶怎的對何九說,要知后項(xiàng)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日本)毛利本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 一百回原北京孔德學(xué)校圖書館藏本,現(xiàn)存首都圖書館。 二十卷,二十冊。圖一冊,正文十九冊。框高 20 公分,寬 11.5 公分。封面不存,無序。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八字。無眉評,有旁評。 書口上端題《金瓶梅》,無魚尾,中央偏上是卷數(shù)、回數(shù),下為頁數(shù)。各卷之首題《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卷之×》。每五回一卷,二十卷一百回。正文前有回目。 原書缺五十一至五十五回。附圖一冊,無刻工姓名。每回收一幅,唯第一百回,收兩幅,共一百零一幅。圖后有半葉為「回道人題」。系一首詞,分上下兩闕。文字漶漫,唯有下闕末尾,清晰可辨。 ……須知先世種來因。速覺□,出迷津,莫使輪回受苦辛。 回道人題 按:「回道人題」放在正文之前,可證此本系化名回道人者作評、刊刻?;氐廊耍道顫O之化名。此本約刊刻于順治十五年(1658)之后,故「崇禎本」云云,實(shí)無據(jù)。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 一百回原馬廉(隅卿)藏本,現(xiàn)存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善本室。 二十卷,三十六冊。框高 20.8 公分,寬 13.6 公分。封面不存,存弄珠客序。正文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啬靠備浨邦}《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每卷卷首無此題。亦為每卷五回,二十卷一百回。有眉評、旁評。 每回前有圖兩幅,共二百幅??坦ひ噍^首都圖書館藏本精細(xì),偶有刻工姓名。 按:此本與首都圖書館藏本不同處,在于首圖本無眉評,正文旁評,兩本亦有異同。 如第一回,首圖藏本有三處旁評,為北大藏本所無:倘或有兩個人來,一個叫應(yīng)二哥,一個叫應(yīng)大哥。 〔旁評〕:小人媚勢,亦有自說。 思締結(jié)以常新,必富貴常念貧窮,乃始終有所依倚。 〔旁評〕:只怕富之假,又安得有終? 一五一十,說來就像親見一般。 〔旁評〕:小人媚勢,往往如此。 為了給人一完整的印象,我們不妨以第七回的評語為例,詳為對照,以察其異同。 第七回 就頂死了的三娘窩兒何如? 〔旁評〕:入情。兩本同。 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歲。 〔旁評〕:瞞四、五歲,妙。兩本同。 不瞞大官人說。 〔旁評〕:好頓挫。兩本同。 就住在臭水巷。 〔眉評〕:小小一地名,亦下得恰好。首圖本無。 就看到不打緊…… 〔眉評〕:引入彀,卻才勒住細(xì)細(xì)商量,松緊合宜。首圖本無。 房子里住的孫歪頭。 〔眉評〕:孫歪頭三字寫得活現(xiàn),恰像真有其人。首圖本無。 大官人家里有的是那囂段子…… 〔眉評〕:段子曰囂,禮物曰買上一擔(dān),銀子曰許他幾兩,只數(shù)虛字, 說得毫不費(fèi)事,想見立言。首圖本無。 近邊一個財主。 〔旁評〕:先入。兩本同。 我說一家人只姑奶奶是大。 〔旁評〕:妙。兩本同。 講了話,然后才敢去門外相看。 〔旁評〕:為何?北大本無。 阿呀,保山,你如何不先來說聲? 〔旁評〕:傳神。兩本同。 老身當(dāng)言不言謂之懦。 〔眉評〕:先入念經(jīng),故正題目,然后說到自己,說自己卻提出張四一段。 說得有條理,有斤兩,有拿手。 〔旁評〕:開口訣。首圖本無。兩本同。 院內(nèi)擺設(shè)榴樹盆景,臺基上靛缸一溜,打布凳兩條。 〔旁評〕:好映帶。兩本同。 毛青鞋面布。 〔眉評〕:偏在沒要緊處寫照。 〔旁評〕:異想。首圖本無。兩本同。 你老人家去年買春梅。 〔眉評〕:無意中點(diǎn)出春梅,冷甚,妙甚。首圖本無。 妻大兩,黃金日日長;妻大三,黃金積如山。 〔眉評〕:雖套語,用在此處恰好。首圖本無。 用纖手抹去盞邊水漬。 〔旁評〕:舉止俏甚。兩本同。 就趁空兒輕輕用手掀起婦人裙子來。 〔眉評〕:賣弄腳好處,妙在都不開口,只俏俏畫出。 〔旁評〕:有竅。首圖本無。兩本同。 既是姑娘恁般說,又好了。 〔眉評〕:滿肚皮要嫁,只三字。首圖本無。 薛嫂,其實(shí)累了你。 〔眉評〕:寫出中意。首圖本無。 但不知房里有人沒有人,見作何生理? 〔旁評〕:有含蓄。兩本同。 就有房里人,那個是成頭腦的? 〔眉評〕:說得活活落落,絕有意味,卻又妙在斬釘截鐵,摸寫處真匪夷 所思。首圖本無。 天么,天么,早是俺媒人不說謊…… 〔眉評〕:口角宛然。首圖本無。 強(qiáng)如嫁西門慶那廝。 〔眉評〕:句句良言,可惜為破親而發(fā)。首圖本無。 他家見有正頭娘子。 〔眉評〕:先被婦人看破,后便語言無味。首圖本無。 他最慣打婦熬妻。 〔眉評〕:破語雖毒,卻嫌太直。首圖本無。 他家還有一個十四歲未出嫁的閨女。 〔眉評〕:此一破尤不動人。首圖本無。 他少年人,就外邊做些風(fēng)流勾當(dāng),也是常事。 〔眉評〕:護(hù)局中夾出喜愛真情,妙甚。首圖本無。 吃了兩盞清茶,起身去了。 〔眉評〕:一「清」字,傳冷落之神,令人絕例。首圖本無。 張四羞慚歸家,與婆子商議。 〔旁評〕:伏后罵句,細(xì)甚。兩本同。 不該我張龍說。 〔旁評〕:酷肖。兩本同。 有人主張你。 〔旁評〕:暗指姑娘。兩本同。 都使在這房子上。 〔旁評〕:好出脫。兩本同。 只見姑娘拄拐自后而出。 〔眉評〕:先讓張四與婦人鬧一陣,然后姑娘慢慢走出來,絕有情景。首圖本無。 他背地又不曾私自與我什么。 〔眉評〕:此處無銀。首圖本無。 那張四在旁,瞅了婆子一眼。 〔旁評〕:逼真。北大本無。 你這老油嘴是楊家…… 〔眉評〕:罵得妙,才像孫歪頭的婆子。首圖本無。 趕人鬧里……一陣風(fēng)都搬去了。 〔眉評〕:收煞得妙。若等講清日子再扛抬,便呆矣。首圖本無。 細(xì)檢兩本評語之異同,不難看出,首都圖書館藏本略,而北京大學(xué)藏本則較詳。所以造成這個現(xiàn)象,有可能李漁在初刻此本時,著重對《金瓶梅詞話》作了修改寫定工作,同時也作了簡單的批評,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首都圖書館藏本。 而北京大學(xué)藏本的刊刻年代,則稍后于首圖藏本。這一刻本付刻時,不僅增添了圖,也增添了評語。而此本刊刻年代的下限,又早于康熙年間張竹坡評本第一奇書之前。 北大本 證據(jù)就在于張竹坡批評《金瓶梅》里,已經(jīng)參照了此本之評語。請看張竹坡的這段批語:原評謂此處「插入春梅。」予謂:自酒醉,春梅關(guān)在炕屋,已點(diǎn)明春梅心事矣。此批見于第八十二回。 原文描寫西門慶死后,潘金蓮欲與陳經(jīng)濟(jì)幽會,先把春梅和秋菊用酒灌醉,鎖在屋里,然后來到花園。陳經(jīng)濟(jì)突然從荼蘼架下跑了出來,摟住金蓮。金蓮嚇了一跳,訓(xùn)斥他兩句。「經(jīng)濟(jì)吃的半酣兒笑道:『早知摟了你,就錯摟了紅娘,也是沒奈何』?!?/span> 張竹坡正是在此處寫下了如上批語。竹坡所謂的原評,即是北京大學(xué)藏本。此本于此處旁批云:趁勢就插入春梅,妙甚。 而首都圖書館藏本,此處卻無此句批語。故此本之刊刻年代絕不能晚于張竹坡批評《金瓶梅》之時。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康熙乙亥本。 不分卷,三十冊。框高 21 公分,寬 14.8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無魚尾,中央偏上為回數(shù),下為頁數(shù)。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無圖。每回前無回評。正文內(nèi)有眉批、旁批、夾批。 扉頁上端題「康熙乙亥年」??騼?nèi)右上方署「李笠翁先生著」,中間為大字「第一奇書」。首謝頤序,署為「康熙歲次乙亥清明中浣秦中覺天者謝頤題于皋鶴堂」。附錄部分計有: <凡例> <目錄> <雜錄小引> <雜錄> <西門慶家人名數(shù)> <西門慶家人媳婦> <西門慶淫過婦女> <潘金蓮淫過人目> <趣談> <苦孝說> <寓意說> <冷熱金針> <非淫書論> <大略> <房屋回> <竹坡閑話> <西門慶房屋> <第一奇目> 一百回,每回四字,如第一回:<勢結(jié)冷遇>。 <讀法>(一百零八則) 按:此本系第一奇書之原刻本,刊刻于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 皋鶴堂本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在茲堂本。 不分卷,二十冊。框高 19.3 公分,寬 14.5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無圖。每回前無回評。正文內(nèi)有眉批、旁批、夾批。扉頁上端題「康熙乙亥年」??騼?nèi)右上方署「李笠翁先生著」,中間為「第一奇書」,左下方系「在茲堂」。首謝頤序。 附錄部分排列次序?yàn)椋?lt;趣談><房屋回><凡例><雜錄小引><大略>(<竹坡(一百零八則) <冷熱金針><非淫書論><寓意說><第一奇書目>、閑話>) <讀法>、<雜錄><苦孝說>。 按:此本亦為第一奇書之早期刻本。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 皋鶴草堂本不分卷,二十冊??蚋?19.3 公分,寬 14.5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無圖。每回前無回評。正文內(nèi)有眉批、旁批、夾批。 扉而上端無題??騼?nèi)右上方署「彭城張竹坡批點(diǎn)」,中間為「第一奇書金瓶梅」,并有兩行小字「姑蘇原刻」,左下方系「皋鶴草堂梓行」。首謝頤序。(<竹附錄部分排列次序?yàn)椋?lt;凡例><目錄><趣談><雜錄><房屋回><大略>坡閑話>)、<苦孝說><寓意說><冷熱金針><雜錄小引><非淫書論><讀法>(一百零八則)。 按:此本系在茲堂本之翻刻本,唯附錄排列次序有異。紙質(zhì)較劣。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 影松軒本不分卷,二十冊。框高 21 公分,寬 14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無魚尾。正文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圖為一冊,每回兩幅,共二百幅。每回前有回評。正文內(nèi)有眉批、旁批、夾批。 扉頁上端題為「第一奇書」??騼?nèi)右上方署「彭城張竹坡批評」,中間大字為「繡像金瓶梅」,左下方系「影松軒藏板」。首謝頤序。附錄部分計有: <趣談> <雜錄> <西門慶家人名數(shù)> <西門慶家人媳婦> <西門慶淫過婦女> <潘金蓮淫過人目> <房屋> <大略>(<竹坡閑話>) <雜錄小引> <苦孝說> <寓意說> <讀法>(一百零八則) <第一奇書目> 按:此本刊刻時間晚于康熙乙亥本和在茲堂本。 影松軒本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 本衙藏板本不分卷,三十六冊??v 26 公分,橫 17 公分。框高 20 公分,寬 13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無魚尾。正文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有圖。每回兩幅,共二百幅,另裝一冊。每回前無回評。正文內(nèi)有眉批、旁批、夾批。 扉頁上端無題??騼?nèi)右上方署「彭城張竹坡批評金瓶梅」,中間為「第一奇書」,左下方系「本衙藏板翻刻必究」。首謝頤序。 附錄部分排列次序?yàn)椋?lt;雜錄><雜錄小引><冷熱金針><苦孝說><趣談><寓意說><大略>(<竹坡閑話>)、<房屋><讀法>(一百零八則)。 按:此本是第一奇書中刻工最精者。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 本衙藏板本不分卷,三十二冊??蚋?21 公分,寬 13.6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有魚尾,魚尾下為回數(shù),下為頁數(shù)。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五字。有圖,每回兩幅,共二百幅。每回前有回評。正文內(nèi)有眉批、旁批、夾批。 扉頁上端題「全像金瓶梅」??騼?nèi)右上方署「彭城張竹坡批評」,中間為「第一奇書」,左下方系「本衙藏板」。首謝頤序。附錄排列次序?yàn)椋?/span> <雜錄小引><苦孝說><大略>(<竹坡閑話>)、<趣談><家 眾雜錄><寓意說><讀法>(一百零六則)、<目錄>。 按:此本為帶回評之本衙藏板本,其與影松軒本同為一個系統(tǒng)。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崇經(jīng)堂本不分卷,二十四冊??v十八公分,橫 11 公分。框高 13 公分,寬 9.3 公分。書口為「第一奇書」,有魚尾,魚尾下為回數(shù)、頁數(shù),下為「崇經(jīng)堂」。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五字。有圖,每回兩幅,共二百幅。每回前有回評。正文內(nèi)無眉批,有旁批、夾批。 扉頁上端題「全像金瓶梅」??騼?nèi)右上方署「彭城張竹坡批評」,中間為「第一奇書」,左下方系「本衙藏板」。首謝頤序。 附錄部分排列次序?yàn)椋?/span> <非淫書論><寓意說><大略>(<竹坡閑話>)、<家眾雜錄><雜錄小引><苦孝說><讀法>(一百零八則)、<目錄><趣談>。 按:此本與巾箱小字本同。 本衙板本 《四大奇書第四種》 一百回乾隆丁卯本 五十卷,每兩回一卷??蚋?21.2 公分,寬 13.2 公分。書口為「奇書第四種」,下為卷數(shù),無回數(shù)。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有圖,每回兩幅,共二百幅。 每回開始為詩、詞,然后插入張竹坡之回評,回評結(jié)束后,用「說話」轉(zhuǎn)入正文。無眉批,偶有旁批。 扉頁上端題「金圣嘆批點(diǎn)」??騼?nèi)右上方署「彭城張竹坡原本」,中間為大字「奇書第四種」,左方上端為「丁卯初刻」,下方系「本衙藏本」。首謝頤序,但署為「時乾隆歲次丁卯清明上浣秦中覺天者謝頤題于皋鶴書舍」。序文內(nèi)之「今天下失一《金瓶梅》」一句中的「失」字,改為「知」字。 附錄部分計有: <彭城張竹坡閑話><寓意說><趣談><雜錄小引><苦孝說><家眾雜錄><四大奇書第四種讀法><西門慶房屋>(抄補(bǔ))、<四大奇書第四種目錄>。 按:此本對第一奇書已稍有刪改。 《新刻金瓶梅奇書》 一百回六堂本 八卷,二冊??蚋?18.6 公分,寬 11.8 公分。書口為《金瓶梅》,有魚尾,魚尾下為卷數(shù),下端為頁數(shù)。無圖,無評語,亦無附錄。 封面不存,僅書「元、亨、利、貞」。扉頁上端無題。框內(nèi)右上方無署,中間為「金瓶梅」,左下方系「六堂藏版」。首謝頤序,但署為「時嘉慶歲次丙子清明上浣秦中覺天者謝頤題于皋鶴書舍」。次為《金瓶梅奇書目次》,目錄依第一奇書本,每回四字。 正文前題《新刻金瓶梅奇書前后部》,四十六回前為前部,四十七回以后為后部。每卷下列回數(shù)不齊,具體為: 《新刻金瓶梅奇書前部》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 第一回~第六回 第七回~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第七十二回 第七十三回~第八十六回 第八十七回~第一百回 《新刻金瓶梅奇書后部》 按:此本徒有《金瓶梅》之名而無其實(shí)。各種名目之「真本」「古本」「足本」皆濫觴于此。為了使讀者對這類冒牌的《金瓶梅》有所了解,這里原樣照錄本書之第十五回,并與《金瓶梅詞話》之第十五回全文相對照,其「佛頭著糞」之面目,昭然于天下矣。 《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 佳人笑賞玩月樓 狎客幫嫖麗春院 ──引文見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 年版《金瓶梅詞話》 人文本 《新刻金瓶梅奇書》第十五回 佳人笑賞玩花樓 狎客幫嫖麗春院 話說西門慶到正月十五前一日,差玳安送八色厚禮,寫月娘名字與李瓶兒做生日。 到次日,吳月娘留下孫雪娥看家,同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四頂轎子,竟到獅子街燈市里。 李瓶兒內(nèi)設(shè)四張桌席,叫了兩個唱的董嬌兒、韓金釧兒,彈唱飲酒。又請月娘眾人登樓看燈,十分熱鬧。大家看了一回,吳月娘因家中無人,再三告辭,先同李嬌兒回家去了,留下玉樓、金蓮,還在這里玩耍。 這日西門慶,應(yīng)伯爵側(cè)席,家中吃了飯,同往燈市里串當(dāng)。不想孫寡嘴、祝實(shí)念也來看燈。 西門慶道:「不是也請眾兄弟去,今日房下都出門去了?!?/span> 祝實(shí)念曰:「不往李桂姐家去?只當(dāng)去拜拜年?!?/span> 西門慶不大愿意,想往李瓶兒家去,故推辭道:「我還有小事,明日去罷?!鬼ソ眠@伙人死拖活拉,于是同進(jìn)院中。 那李桂姐正打扮著在門首站立,一面接入中堂。 老虔婆扶拐出,與西門慶見了禮,說道:「老身不曾怠慢姐夫,如何一向不來看看姐兒?」 祝實(shí)念道:「大官人近日相與了個絕色婊子,剛才不是俺強(qiáng)拉著,他還不來呢!」 老虔婆道:「不是老身夸口,我家桂姐也不差,姐夫自有眼?!?/span> 西門慶道:「老媽,休聽他們胡說?!顾煜蛐渲刑统鋈齼摄y子來,那虔婆接了。就叫保兒安排些果品饌肴,設(shè)放案酒。 桂卿、桂姐,一個彈箏,一個琵琶,飲酒彈唱了一回。又與眾人打雙陸,踢氣球兒。 只見玳安騎馬來,附耳低言道:「大娘、二娘家去了,花二娘請爹早些過去?!?/span> 西門慶于是酒也不吃,拉著桂姐到房中,只坐了一回,只推辭解手,出去在后門上馬,一壁向走了。 李家恐怕他又往后巷吳銀兒家去,使丫鬟直跟院門首方回。應(yīng)伯爵、謝希大、孫寡嘴、祝實(shí)念四人,還吃到二更方散。 ![]() 《劉輝<金瓶梅>研究精選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