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12月21日,冬至。 在中國文化中,冬至,滿含期盼,又極具意蘊。這一天,隨著太陽的位置最靠南邊,白晝變得最短,夜晚變得最長。 跟著自然的節(jié)律,感知時光腳步。人們也在這一年快要走到終點,暫時卸下疲憊,奔赴團圓。 正如古詩言:
冬至節(jié)氣介紹視頻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古人這一天要祭祖,然后彼此賀冬。“其夜,家奉神佛前并主人臥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合家共坐,以助陽氣”,與除夕守夜差不多了,故有冬至大如年的這一說法。 也是從冬至之日起,就進入了 “數(shù)九”,俗稱“交九”,以后每九天為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稱“九九歌”“數(shù)九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同時也表述了農(nóng)事活動的一些規(guī)律。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 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九九消寒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冬至,十一月中來。終藏之氣至源此而極也。” 這天之后,白晝逐漸變長,陽氣初生。在呼嘯寒風中,依稀可以聽見春天的腳步隱隱傳來。 一候 · 蚯蚓結(jié)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 二候 · 麋角解 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到陰陽變化而解角。 ![]() ![]() 三候 · 水泉動 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來過。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 客家人冬至——釀酒 ![]()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勁頗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為了這一天,客家主婦常挑個吉祥的日子,專門到集市添置釀酒的器具,把陳年的酒壇搬到溪流中,用黃黃的細沙洗去污物,再讓清涼的泉水反復沖洗,最后置放在陰涼處風干。 ![]() 四川人冬至——羊肉湯 ![]() 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專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都有一定的輔助恢復作用。 ![]() 杭州人冬至——羊肉湯 ![]() 吃年糕從清末民初直到現(xiàn)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 南方人冬至——湯圓 ![]()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南北各地還有不少湯圓的名品,如寧波湯圓餡多皮薄,糯而不粘;長沙姐妹湯圓潔白晶瑩,香甜可口;如今不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湯圓,更多關(guān)于湯圓的做法,可查詢菜譜大全。 ![]() 河南人冬至——捏凍耳朵 ![]()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 湖南人冬至——赤豆糯米飯 ![]() 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吃了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產(chǎn)婦滋補產(chǎn)后造成的身體虛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嬰兒。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 冬至詩詞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 這首詩是對思鄉(xiāng)的生動描述,詩人在邯鄲驛館,冬至這天卻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寒冷的天氣使他愈發(fā)感到孤獨,只能獨自一人抱膝而坐以求安慰,想到家人,他們應該也還沒有睡,在談論思念著遠方的自己吧。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所作,當時他已顛沛流離多年,冬至那天,別人闔家團圓慶祝佳節(jié),窮困的詩人卻拄著拐杖踱步至荒山野壑,他忍不住想起家人,回憶起皇宮的日子,每每想起這些,再與現(xiàn)在的生活對比,不禁悲從中來。 ![]() 九九八十一朵梅花含苞待放,從冬至日起,每天撥開一朵,全部開放之日便是春天到來之時。讓我們一起來讓九九消寒圖變成真正盛開的花朵吧。 樹枝底端包裹保鮮膜,插入飲水機配套的空水桶。
調(diào)整角度,用素色的布遮蓋水桶,裝飾絲帶。
接下來開始做梅花了。選擇的材料是紙?zhí)?,紙?zhí)儆刑烊坏鸟薨?,而且比較耐折騰。用普通的紙也可以,先做梅花的模具,讓孩子畫了再剪下來,能保證每朵花差不多大。
折五折,剪成花瓣狀。用線扎起來。
把花瓣包起來,最后就是把花苞綁在樹枝上了。
![]() 冬已漸深,春光始近。萬物逐漸復蘇,開啟了新一圈的輪回。相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好,相信期待的明天會更美。 度過了苦難,未來也將一片光明,前路也會寬廣似海。
人已歸來,相聚團圓。 在外的游子,踏上歸家的旅途;在家的親人,盼望不遠的歸期。 許久不見的朋友啊,你過的還好嗎?時光不負有心人,緣分終究會讓我們再見。那時候,我再對你說:“好久不見,甚至想念!”
時光無聲,一路芬芳。 歲月匆匆,料峭又一年,冬至,在幸福中悄然而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备兄x四季的芳華,和陪我走過每一天的你。
冬至到,人生始圓滿。 惟愿時光能緩,愿故人不散。 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早安,愿你獨闖的日子里不覺得孤單;愿你有人疼也有人愛,每一天都充滿溫暖。 |
|
|
來自: 玲玲韓 > 《與月令有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