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冬至,今年的數(shù)九寒天從此而始,嶺南近日因為臺風影響天氣變得陰冷潮濕,但是卻不影響人們對于冬至的熱情,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冬至習俗也比較豐富,“南方湯圓,北方餃子”、畫九、釀米酒、吃燒臘飯、冬至祭祖.....而疫情影響,游子們“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也隨著春節(jié)臨近越來越深沉!滿心的惦念著兒時在家,吃著母親包的餃子,一家團圓,其樂融融!而今只能遙遙為父母祈福,祈愿他們在故鄉(xiāng)能好好地過好每一天! 降脂驗方(潁州修善堂藥莊張氏驗方):綿茵陳30克,福澤瀉30克,制何首烏10克,廣郁金10克,北山楂10克,決明子30克,紫丹參30克,葛根30克,生黃芪30克,紅曲30克(包煎),生大黃10克(后下),懷牛膝10克,虎杖20克,制黃精10克,枸杞子10克,女貞子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6片,紅棗10枚(擘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功用:健脾益腎、化痰消脂、活血祛濁。 主治: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習慣性便秘、高血壓、高血糖、動脈粥樣硬化、水腫。 加減:肝區(qū)疼痛加赤芍30克,杭白芍30克,土鱉蟲10克,川楝子10克;心胸憋悶、痹痛者加刺五加30克,檀香10克(后下),春砂仁10克(搗碎后下),石菖蒲10克,蒲黃10克(包煎);失眠多夢者加炒酸棗仁15克,柏子仁15克,川芎10克,靈芝10克,紫貝齒30克(或珍珠母30克代替);大便硬結(jié)難下者加火麻仁30克(搗碎),郁李仁10克(搗碎),生白術(shù)30克,肉蓯蓉30克,甚者加玄明粉10克(沖服);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各10克,雞內(nèi)金15克,花檳榔10克,廣木香10克(后下);小便短少、色黃者加防己10克,白茅根30克,豬苓10克,云茯苓30克;心情抑郁,寡言懶語者加春柴胡12克,炒香附10克,素馨花10克,合歡皮30克;心律緩慢,唇舌暗紫者加太子參30克,五味子10克,嫩桂枝15克,紅參片10克,麥門冬10克;口咽干燥者加玄參30克,生地黃10克,干石斛10克,桃仁10克;皮膚色斑沉著顯著者加三七粉6克(沖服),白芷10克,白蒺藜10克,白茯苓10克;精力不濟,不耐勞作者加黨參30克,仙鶴草30克,五指毛桃30克;晨起咽部粘痰者加竹茹30克,浙貝母10克,姜半夏10克,膽南星10克。 日常降血脂可配合降脂茶:絞股藍3克,羅布麻3克,干荷葉6克,生山楂15克,決明子6克,紅曲茶10克(或橘普或三七花3克代替),茶袋包裝后用白開水泡飲,日一劑,反復(fù)浸泡頻飲。 鼾眠方:牛蒡子10克,苧麻根15克,甘草6克,加水200—250毫升,文火煎至60毫升,每晚睡前30分鐘口含2~3分鐘后咽下30毫升,連服兩周為一個療程。 解析:方中牛蒡子性涼滑利,清利咽喉、清熱散結(jié)、清熱解毒,善通利氣機、利濕化痰、消腫散結(jié),故用于治療咽喉不利癥有利咽、散腫、宣肺之效;苧麻根味甘性寒,入血分,可涼血止血,為補陰涼血、破瘀解毒之良藥,朱丹溪謂其能大補陰而即行滯血;甘草,甘平入肺,祛痰止咳、潤肺益氣之效,藥力緩和,生用性涼。諸藥合用能利咽化痰、破瘀散結(jié)。 主治:鼾眠。 加減:①痰濕壅盛者加青果、烏梅、陳皮、浙貝母;②食欲不振加雞內(nèi)金、三棱、莪術(shù);③聲音嘶啞加:木蝴蝶、玄參、胖大海、羅漢果、蟬蛻、僵蠶;④免疫力低下,反復(fù)感冒加黃芪、白術(shù)、防風;⑤夜寐不安者加龍骨、牡蠣、柏子仁、制遠志、法半夏。 張玉龍,中醫(yī)世家,畢業(yè)于安徽中醫(yī)學院,本科。師從楊俊、楊任民、馬俊、周楣聲、潘嘉龍、董洪強、馬山等國家級名老中醫(yī),精于切脈、面診、舌診診斷疾病,擅長中藥(內(nèi)治外治)、針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絡(luò)放血等綜合治療疾病。 擅長治療: 內(nèi)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氣管炎、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萎縮性胃炎、腸道息肉)、肝膽疾?。甭愿窝住⒛懩已?、膽道息肉、黃疸)、腎病(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等)、頑固性失眠、頭痛(偏正頭痛、頭風、外傷性頭痛)、結(jié)石及各系統(tǒng)腫瘤調(diào)治等。 婦科: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妊娠?。ㄈ焉飷鹤?、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壓、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婦科炎癥、產(chǎn)后病、乳腺病、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多囊卵巢綜合癥、子宮腺肌癥及不孕癥等。 兒科:感冒(反復(fù)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腺炎、腹瀉、蟲癥、小兒厭食癥、遺尿、多汗癥、濕疹、水痘、小兒多動癥等。 男科:遺精、陽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陰囊濕疹、生殖器皰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結(jié)膜炎、飛蚊癥、中耳炎、耳鳴耳聾等。 皮膚科:皮炎、濕疹、黃褐斑、青春痘、帶狀皰疹、蕁麻疹、白癜風、脫發(fā)、肥胖癥等。 骨傷科: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膝關(guān)節(jié)炎、痛風、腰扭傷、股骨頭壞死、神經(jīng)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關(guān)節(jié)周圍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骨質(zhì)增生及各種痛癥等。 以上內(nèi)容同步發(fā)布在360圖書館“張玉龍醫(yī)論”中。有需要解答的中醫(yī)話題也可以留言給我,我會盡力闡述我個人的臨床經(jīng)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