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價值驅動交付上一大篇的敏捷框架怎么樣,有沒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敏捷框架只是敏捷的一部分,而且是偏實踐的部分。所有的教材都喜歡把這些敏捷框架寫在前面也是因為這部分非常吸引人。但是,真正的敏捷還有許多理論等著我們來探索,不要著急,在學習完后面的內容之后,再回來看敏捷框架,或許你會理解得更加深入。 什么是價值其實在敏捷框架中,我們不只一次的提過要交付價值。什么是價值?從最直觀的角度來說,就是項目最賺錢的部分,但也不全是。也有一些項目不是以賺錢為主的,比如說公益項目,比如說 12306 。 對于普通的商業(yè)項目來說,我們肯定是要以盈利為主。所以,敏捷提倡的是盡早交付有價值的產品。然而,敏捷是迭代、增量的開發(fā)的,而一個項目產品中,也一定有一些功能或者內容是會產生更高的價值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盡早的交付這一部分的功能。在迭代開始時,PO 或者是其他類型的敏捷團隊會優(yōu)先選擇價值最高的部分來優(yōu)先實現(xiàn)。這也是對需求進行排序的一個重要參考值。 盡早交付價值有什么好處呢? 當然是為了讓客戶盡早嘗到甜頭。對于一個項目來說,除了短期的外包項目,都會有一個很長的開發(fā)周期。在這個漫長的時間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工期越長,帶來的風險也越大,而我們如果能夠盡早的交付價值,那么項目也就會越早帶來收益。即使在后期出現(xiàn)風險問題,也會將影響降到最小。在《關鍵鏈》這本書中,作者就一直在強調,超時的項目帶來的虧損會比不做項目更大。 其次,對一個項目的滿意度,會影響到項目后期的支援與援助。如果領導或者客戶一直看不到我們項目真實的樣子。那么你覺得他們心里會有什么想法呢?在迭代和增量中,要交付的是可用的產品,是可以正式上線的功能。這樣的項目展示,比起內部測試和原型演示來說,會給予干系人最大的沖擊,也讓他們更加能夠提振對項目的信心。 當然,一次迭代也可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在迭代中出現(xiàn)了問題,通過敏捷的靈活性和快速反饋的機制,也能夠及時的修正錯誤,將客戶的損失降到最小。這也是一種價值的體現(xiàn)。 話說回來,公益項目的價值在哪里?提供援助和幫助,展示成果,推進社會發(fā)展,不過公益類的項目一般都比較簡單。而 12306 呢?好買票。怎么才能好買?高并發(fā)架構、緩存隊列?不好使,瞬時并發(fā)還是嚇死人。最后,用了一個非技術的手段實現(xiàn)了,不同火車站分時段放票,外加候補功能。相信不少人都看到了 12306 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這些變化。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通過敏捷手段來迭代開發(fā)的,但這也是一種增量的實現(xiàn)。最終也找到了用戶真正的疼點,而這個疼點,正是價值的體現(xiàn)。 價值分為預測價值和貨幣的時間價值。預測價值當然就是我們要做的產品預期能夠帶來多少收益,需要多少成本。預測價值有助于組織決定項目是否有價值去推進或提前終止。這也是我們的 PO 所要關注的部分。時間貨幣價值就是現(xiàn)在的錢和將來的錢的對比,有現(xiàn)在馬上就可用的錢,遠比將來才有的錢更有價值。怎么理解呢?考慮通脹、通縮以及各類不可預計的風險情況的發(fā)生。當然,這個就是很經濟學方面的東西了,我也不是太清楚。 總之,對于商業(yè)項目產品來說,貨幣收益是最基本的價值體現(xiàn)。而如上所述的為用戶帶來的滿意度的持續(xù)提升,同樣也是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 什么是價值驅動的交付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一下什么是價值驅動交付。既然我們要交付的是價值,那么我們就要以價值來驅動這個交付的過程。 就像我們上面說過的,一個產品,最大的價值就是要解決用戶的需求,而用戶的需求又如天上繁星。所以我們要找疼點,這個點,會讓用戶覺得少了他就沒法玩了。這個東西,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真的是難。在這里,我只能說,如果想做一名偉大的產品經理,或許真的有時候是需要天賦的,比如喬幫主。 使用蘋果的產品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從來不會跟進什么大潮流,比如說 5G 是很晚才支持的。但是,它卻很會發(fā)現(xiàn)一些疼點并用技術的手段去實現(xiàn),比如 AppStore 。我們往往只關注每年的硬件新品發(fā)布,而忽視了這個軟件應用商店的威力。想要賣好硬件,沒有好的軟件支持也是白搭。而如果有了好的軟件支持,但是對開發(fā)者不友好,那么開發(fā)者數量也會很少。這個可以參考當年 Nokia 的軟件開發(fā)是有多難受。最后,一起整合在一個其實早就已經不是高科技的觸屏手機上,一切便水到渠成了。 用戶的疼點在哪里?好用的硬件+好用的軟件=消費的欲望。價值便從這里產生了。 同樣的,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被打車軟件解決了,用戶價值在于便宜快捷的打到車,當然,司機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爝f、外賣更不用說了。而抖音呢?內容生產者是他的最大價值來源,智能算法推薦是他的殺手锏,讓用戶看到喜歡看的東西自然帶來了價值。 綜上,用戶價值的發(fā)掘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可能牽涉到方方面面。如果是我做一款打車軟件,我們考慮兩個敏捷小組同時開發(fā)用戶端和司機端。功能多少不重要,前期導航不準沒關系,但一定要讓司機能快速接單收錢,并給予一定的補貼,這樣司機多了自然用戶就好打車,用戶端也只需要能馬上定位到上車的位置,能快速發(fā)出訂單,能馬上有司機接單。我想,最早的滴滴也無外乎就是這么點功能。而你今天所看到的打車軟件上的功能,都是在后期一步步地迭代出來的。 我們學習過了 測試驅動開發(fā) 和 特性驅動開發(fā) 。它們都是偏技術方向的,而真正與產品和項目完成有關的,只是這個 價值驅動開發(fā) 。試想,一個電商產品,你先開發(fā)一堆分提成、抽傭金、抽獎、運營活動的功能,而最基本的下訂單的功能卻各種 BUG 不斷。似乎看來,這些東西都是能夠賺錢的東西,但是在開發(fā)的前期階段,這些可真不一定是實實在在的價值。(別笑,筆者的真實經歷) 扯遠了,如果僅從做項目的角度來說,價值這個東西,是由客戶、用戶或者高層領導來確定的,遠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在重要干系人確定的價值優(yōu)先級基礎上,以價值為核心,盡早交付這些期望的價值。這些,就是 價值驅動交付 。 價值交付驅動的流程雖說我們不能完全地決定一個項目價值的大小,但是,我們還是有一系列的流程和工具可以對價值進行一些評估的,否則 PO 和團隊也就無法排序了。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我們就是在講定義高價值需求這一塊的內容。之后的最小發(fā)布、風險相關的內容我們在后續(xù)對應的相關文章中會再提到。而價值驅動交付這塊,我們更關注的是評估價值優(yōu)先級方面和增量開發(fā)方面的內容。 總結今天的內容不多,也總算是從敏捷框架的長篇大論中解脫出來了。不過,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才是進入了敏捷中最核心部分的學習。原則上升至理論方法,理論方法上升到實踐框架。我們已經學習過了敏捷原則,也了解了敏捷框架,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要繼續(xù)學習中間這一層的各種理論和方法。 參考文檔: 《某培訓機構教材》 《用戶故事與敏捷方法》 《高效通過PMI-ACP考試(第2版)》 《敏捷項目管理與PMI-ACP應試指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