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的法興寺位于長子縣慈林鎮(zhèn)崔莊村村北。來到法興寺正好是中午12:00,很不巧的是法興寺中午休息要到2:00才開門。大老遠不顧辛勞地跑到此處,要在此要處耽誤兩個小時很是掃興。正好就此機會填飽一下肚子,將車停在陰涼地,把車上帶的干糧和食品分給大家,抓緊時間吃東西休息。我自己趁此機會到崔莊的村子里走走。 在崔莊的村子里有些老舊的民居看上去已經(jīng)屬于危房了,由于年代已久看上去有些特色,也隨便拍了幾張照片。在法興寺山門的中軸線上,最南邊省道邊上立有一個牌樓,看樣子是近些年才立的,上寫“翠云山法興寺景區(qū)”,牌樓是四柱三樓黃琉璃瓦,頂部二龍戲珠,有些排場。從牌樓到法興寺山門有近300米的距離,實際上中軸線上的這條路,從南到北已經(jīng)成了村子的主要街巷了。沿著此大路一直向北來到山門前,一條高聳的石階(據(jù)說有108級)通向山門。石階兩側(cè)分別立著省級和國家級的文保碑。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原址寺院地基因煤礦采空嚴重下陷,裂縫縱橫交錯,殿宇走閃傾斜變形,經(jīng)國家與省文物局批準,逐步遷建于原址對面的翠云山上,到1996年10月竣工(據(jù)說搬遷了十二年)。搬遷后的法興寺,在村北的山坡上,占地六十畝,是原寺面積的十倍。整個建筑依山就勢布局,從石階、山門、以及中軸線上的建筑是層層升高,錯落有致。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建筑手法。新遷后的法興寺,滿山翠柏簇擁著壯麗的古剎,清澈的丹河水縈繞著山巒,古樸典雅,雄渾莊重的古建筑群與古意盎然的石拱橋及一百零八步石階渾然一體,相映生輝,身臨其境,令人心曠神怡。 |
|
|
來自: 巴山夜雨時00 > 《新浪微博-行走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