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農業(yè)展覽館,看到各種各樣的土, 突然明白了古人為什么說: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也明白為什么水土不服會用到灶心土, 還明白為什么唐僧自東土大唐去往西邊拜佛求經的時候, 皇帝會讓往他喝的水里面加一些本國的泥土。 我們前面講了很多礦物, 每種礦物主要成分不一樣, 于是土壤顏色,微量元素,黏度,酸堿度,保水性等各不相同。 經過無數代的自然選擇, 每種土壤中都會有適宜環(huán)境的優(yōu)勢種群, 當植物和動物的尸體腐爛后, 周而復始,完成天地與動植物之間的能量循環(huán)。 我們人體之所以能消化, 也是得益于我們的胃腸道里面, 他們在幫我們分解食物的過程中, 自己也周而復始的延續(xù)種族的生命。 我們因為他們獲得能量, 他們因為我們得以生存,是一個共同體。 當我們去到一個新環(huán)境, 新的食物中的微生物,微量元素等, 與我們身體里面的不一樣, 于是脾胃菌群不協調,開始罷工,上吐下瀉。 人的脾胃像大自然的土壤一樣, 土壤中塑料袋很難降解, 由于添加劑結構穩(wěn)定, 我們身體的酶不一定能解開, 食品添加劑在身體里面沒法代謝分解, 希望我們的食品可以更純天然, 在致富經有個人賣的蓮藕是帶著泥巴的, 因為帶著泥巴,可以保存更久, 洗去泥土之后,表面的微生物失去平衡, 沒法互相制約,強勢的微生物趁機繁殖, 就會導致蓮藕腐爛。 腐爛是必然現象, 帶著泥賣有何不妥呢? 不應該為了避免它腐爛,用藥水處理, 其他的生鮮也是一樣,希望都能更天然。 在貴州, 迷信的說法會提到: 蛇是靈性動物,他是我們的老祖人, 不能傷害蛇,否則會遭到報應, 在南京, 當地人卻說蛇沒有靈性,黃鼠狼有靈性。 如果從物質循環(huán)的角度去解釋, 當我們人體逝去時, 我們身體剩余的能量會被微生物分解, 我們釋放出來的各種微量元素腐殖質等, 又重新滋養(yǎng)了那一個地方的動植物。 人與大自然的所有生物, 在基因的指導下進行排列組合。 或許過去在貴州, 蛇出沒的地方往往是偏遠深山老林的墓地周邊, 蛇所食用的動植物, 大多由古人尸體的分解的能量滋養(yǎng)而來, 這種能量循環(huán),讓蛇擁有一些古人的靈性。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曾經的微量元素和破碎的DNA片段, 又被土壤里面的蚯蚓細菌等重新利用起來, 天地萬物得一性而生, 唯人類得全性, 于是我們有智慧,可以感知萬物,創(chuàng)造文明, 我們不應該像食物鏈中其他動物一樣, 一味的滅殺其他生靈,破壞生態(tài)平衡。 中國古代哲學尊土、尚土, 認為土在五行居首。 木無土則不能生發(fā), 火無土則不能潛藏, 金無土則不能凝聚, 水無土則不能停蓄。 坤土孕育涵藏, 方可天地合德,水火既濟, 蘊含無限生機,生育天地萬物。 脾胃位居中央,坐鎮(zhèn)中宮而澆灌四旁, 是人體一身氣機升降之樞紐, 是維持氣機升降和調之關鍵。 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 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 以滋養(yǎng)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 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 為傳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 水谷之精氣得以灌溉四臟必賴脾氣之升, 代謝之濁氣得以通降排出體外必賴胃氣之降, 脾胃升清降濁推動臟腑精氣的上下流行, 充分體現了其樞紐作用。 1:土壤的作用 2:土壤的種類
3:土壤構造
聲明 醫(y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yī)囑。 參考文獻 (1)脾胃為后天之本的理論探討 燕欣朋 田元芬 張慶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