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上海人。諸生,年二十九,隱居小昆山,后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自然隨意,意態(tài)蕭疏,對董其昌影響極大。著有《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吳葛將軍墓碑》《妮古錄》。 陳繼儒行書《藥師功德經》 冊頁(五十五開一百一○頁) 水墨灑金箋 庚申(1620 年)作 27.5 × 11 cm 萬歷晚期,皇帝昏瞆,奸佞當道,人禍既熾,天災不斷,國無寧日,民不聊生。陳繼儒作為一個大名士,又居住在江南富庶之地,“雖穩(wěn)臥云龕,飽吃花露”,然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是國若危卵,民情艱難。所云“庚申歲儉,斗米百三十錢,中州尤甚”即此謂也。因此,他發(fā)愿書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欲借佛法保佑百姓“消散饑渴貧窮”。其心也善,其意亦誠,故是冊百有余頁,非數日夜不能盡,而振筆寫來,絕無懈怠倦色,而是年繼儒已六十三矣。 .................................................... 陳繼儒晚年,享盛名于大江南北,求其書者接踵,然如此長篇則絕無僅有。可能久藏寺廟,有神物護持,故保存完美,連素雅的明式裝裱亦完好無損。置之案頭,當有吉祥云來集,若能日讀數頁,自能洗塵垢,滌煩襟,心性俱入新境矣。是冊曾經恭親王奕訢、近代收藏家程琦收藏,是其精作無疑。 ....................................................
題?識:庚申歲儉,斗米百三十錢,聞中州尤甚。老夫雖得穩(wěn)臥云龕,飽吃花露,未嘗不憂人之憂。嘗聞此經有九難,若人書寫供養(yǎng),受持讀誦,乃至饑渴貧窮即能應念消散。用書一卷回施,法界有情,使其見聞,隨喜得霑法味,悉皆飽滿充足。設彼投灰臥棘之流聞而弗信,則佛即有不實之語,彼日月輪亦當如崖墮落也。眉道人陳繼儒拜書并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