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懷念的是18歲? 黎荔 最近朋友圈被一大波18歲的照片刷屏?!?/span>18歲刷屏”到底是什么梗?說法不一。一種流傳頗廣的說法是:因為到2018年了,這可是2018(愛你18)?。∵€有人掐指一算,90后已經(jīng)集體成年,00后、10后正式接管世界,18歲的復(fù)古風潮勁吹朋友圈,是失落的一代人說一聲18歲再見呀!又臨歲末,回憶下當初青春無敵的樣子,懷念下曾經(jīng)的青澀時光。 為什么懷念的是18歲,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18歲是明確無誤的人生分水嶺。18歲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最特別的階段。 春水漸盛,春水初生,春風十里,不如18歲。18歲那年,終于從未成年到成年——可以正大光明地出入網(wǎng)吧了!決定十指交叉牽住一個姑娘的手,也沒有人再吼你居然敢早戀。18歲,從自己那小小的一方土地走了出來,明白了世界的精彩,也看到了平凡的枯燥。18歲,意味著年輕與美好,可以盡情地做夢、幻想,可以勇敢地嘗試、失敗,同時也意味著成長與責任。可惜,沒有完美的成長,沒有完美的青春,我們總得跌跌撞撞,付出代價。 18歲,在中國意味著日夜刷題的“考試人生”結(jié)束了(暫時不考慮日后的考研考博托福雅思),終于結(jié)束了十幾年漫長的苦修時代,功課不再是巨大的負擔。離開直升機一樣日夜盤旋在自己頭上的父母老師,一夜之間,身上的種種捆縛神奇地松開了,面對著赤裸的、堅實的自由,反倒有些不知所措了。剛進大學的人,多會慣性地沿襲自己的前12年,努力學習,保持好成績。也許會有人醒悟,這不是他要的人生,但是更多的學生始終迷茫著。哪個年輕的生命都想主動地掌控自己,恣意自由,越這樣想就越慌張著急,越使不上力氣,越覺得茫然無力。他們是存在的嗎?看來是,每個都活靈靈的。但他們的心一點不踏實,踩不到地面的漂浮感,很多人在18歲或者可以說自由突然到來的時候,并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前12年是一顆釘在課本上的圖釘,18歲之后成了喧囂的游樂場,這種人生轉(zhuǎn)換太快太突然,等意識到已經(jīng)快大四畢業(yè)了。他們后悔沒有在18歲步入成人社會時,首先為自己寫好“自立”兩個字作為人生信條。 18歲還意味著生活空間的巨大變動,因為18歲之后,一場高考將我們拋向了遠方,從此有一個精神性的故鄉(xiāng),被遠行的我們隨身攜帶。18歲之后的故鄉(xiāng),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得以凸現(xiàn)。一方面,故鄉(xiāng)在某種空間和時間(18歲以前的全部歲月)上靜止著,作為一種有效的參照物和目擊者,確證著我們的“在”與“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流動不息,穿越眾多人事紛紜和離合聚散,與我們一起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出走,體驗生命的創(chuàng)痛和無奈,始終在我們心里。在我們此后的生命流浪中,故鄉(xiāng)會成為一個特定的情結(jié),象征性的暗示了我們生命的兩重性:對流浪與安居同樣強烈的渴望。故鄉(xiāng),那是一個“出走——歸來——再出走”的地方,鄉(xiāng)愁成為一種形而上的事物,有時候,故鄉(xiāng)是那個小城或者村莊,可是更多的時候,它意味著我們逝去的早年時光,那是無論如何都回不去的了。 所以,我們會不斷懷念18歲時的人生出發(fā)。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怎么可能呢?這一出走,就是天涯海角,“風流子弟曾少年,多少老死江湖前”。當60 后 70 后 80 后甚至90后們,紛紛拿起了保溫杯開始養(yǎng)生,念句阿彌陀佛一切隨他去吧,突然之間,18歲的回憶涌上了心頭,這一記回憶殺的傷害是一萬點。想當年,18歲時心比天高、無所畏懼。18歲時只問對錯,不問功利。18歲的那顆心,如此純凈,可以不顧一切愛一個人,心這么小,住進來那個人卻那么大,大到可以付出一切。至于18歲的身體那是杠杠的,囂張得厲害,哼著歌逃課,瞇著眼上網(wǎng),天天熬夜到凌晨兩三點,照樣如發(fā)電機一樣精力旺盛源源不斷。那些莽撞沖動,天真不羈,愛管閑事,容易滿足,理想主義,好奇心無窮,腦袋一根筋,都到哪里去了?18時甚至除了青春無敵,口袋空空一無所有,但因一無所有無所顧忌,因一無所有而敢于直言,為了一件小事可以賭上性命,看到落葉也會掉眼淚。 歲月流轉(zhuǎn)之中,什么時候我們把這些東西都消磨掉了?18歲,意味著以后的煩惱越來越多了。油膩、算計、老氣橫秋、暮氣沉沉、笑里藏刀,濃濃的市井煙火氣重重襲來,讓我們不再有一張干凈的臉。曾經(jīng)眼角眉梢的倔強變成了成年人的精明和疲憊。過多的選擇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東西,失去了我們曾有的純真和淡定?,F(xiàn)在很多人的眼睛中有很多驚慌,恰恰就是因為我們見到了太多,欲望太多,所以我們的靈魂不夠安定。18歲以后,我們有太多東西可以選擇,心安對于現(xiàn)代人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當然,永遠有例外。有的人在18歲就未老先衰,有的人90歲仍然年輕,也許時間并不存在,它只是一個人們自我預(yù)設(shè)的概念而已。對有些人來說,每一天清晨醒來,都像一個18歲少年一樣,這個世界充滿了意義、魅力無窮地在他眼前展開,無論他把自己包裹進出入CBD高層寫字樓的筆挺西裝,還是一身短袖 T 套長袖 T 的殺馬特的衣服,他都是在鮮活地過他余下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傾瀉的陽光照在他的額頭上,也照在唇角,有些陽光,更是調(diào)皮地跳到肩膀上,他頭頂上的那片天空也是清澈的藍,仿佛那藍只有18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