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方式:自駕 行走時間:2021.6 行走景點:江蘇園博園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qū)湖圣路與湖法路交匯處附近東北 行走路線:景區(qū)西平門——揚州園——蘇州園——鎮(zhèn)江園——南京園——宿遷園——徐州園——泰州園——淮安園——西平門 離開徐州園往山下行走,一路上看景,一步一景,景景不同。 園博園以山勢打造,蘇韻薈谷中的城市展園,錯落有致,風采各異。 離開宿遷園時天空又下起了小雨。雨后游園氣候宜人,感覺舒適。此時小雨飄飄,天色漸暗,我們也準備打道回府了。往山下走一路上繁華盛開。 路過泰州園,不忍放棄還是去轉(zhuǎn)一下吧!泰州園林認識的不多,印象中是幾年前帶著爸媽去泰州的梅園玩過。泰州是大師梅蘭芳的故鄉(xiāng),梅園就是因為紀念梅蘭芳而建的市民公園。當時最有印象的是公園里有梅蘭芳紀念館還有自發(fā)的戲迷在一起唱戲。現(xiàn)在看看泰州園也勾起了曾經(jīng)的記憶。 泰州園的外圍用著最質(zhì)樸的青磚砌成清水墻,所有墻面均使用“一順一丁”的砌筑方式,用一塊塊磚背“拼”出墻面的自然紋理。 簡樸的清水墻上的花窗卻是各有姿態(tài),絕不雷同。 泰州園的原型是泰州的喬園。喬園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蘇北地區(qū)最古老的園林之一,是泰州市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私家園林,素有“淮左第一園”之稱。去泰州沒去喬園,現(xiàn)在在這里一睹喬園的風采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這副畫面很有蘇北園林的特點。先說建筑,單檐歇山頂,四周出廊,門前擎檐柱上有對聯(lián)。青磚黛瓦,不像我們前面看到的粉墻黛瓦的蘇式建筑,而是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黛瓦清水墻。飛檐翹角,屋面翹角既不象北方地區(qū)那樣平緩,又不象南方地區(qū)那么高昂,是一種南北建筑的交匯,彰顯泰州園林建筑特點。建筑周邊山石環(huán)抱,花木點綴,趣味橫生。 因巢亭 地勢高敞的松吹閣 青松相伴的來青閣
池水蜿蜒,山石環(huán)抱,數(shù)魚亭立于山石之上
泰州園不大,亭臺樓閣高低錯落,大小,形狀千姿百態(tài)。但樓閣的色彩都是清水磚墻,配上松,竹的園林植被更顯古樸內(nèi)斂而端莊。樓閣軒亭相映生輝,花草松竹點綴其間,層次分明。
園林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院墻相隔,沿著院墻一路盛開的繡球花,藍紫色的花與青磚墻是典雅的搭配。 園林還有一大特色為注重花木的配置。景區(qū)以喬木為主,假山上,高閣旁多輔以高松,梅林。 山坳后隱藏竹、屋,庭前后栽臘梅叢桂。小徑邊此時繡球花開的正艷。
樓閣前的這株桂花如此的高大
樸樹
園林景觀小巧玲瓏,典雅別致,構(gòu)思巧妙,尤以松柏、奇石,花木來表現(xiàn)四季之變化的特點。
園區(qū)內(nèi)有一座飛檐翹角的觀景閣——來青閣。來青閣前假山怪石嶙峋,蹬道和臺階用山石疊成,與假山渾然一體,再現(xiàn)了大自然的峰巒峭壁。我們穿過曲徑通幽的小徑來到閣前。
登上來青閣,樓上兩面為白墻配花窗,兩側(cè)敞開有美人靠可依。閣樓四處鏤空,清風徐徐吹來,好不愜意。
登高望遠,園內(nèi)景點以另一個角度盡收眼底。腳下一條道路通往另一個園林。
眼前的這株樹形蒼勁,外觀頗具古意。
現(xiàn)在這座亭經(jīng)營著一家品牌店。泰州園不大,小巧緊湊,布局,景觀一樣不少,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