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年3月 行走方式:自駕 行走路線:民國海軍醫(yī)院舊址: 地址:江邊路與老江口交叉口西150米 在長江邊的火車主題公園時,爸爸說:“找一天有空帶我們去看看浦口火車站?”?;疖囍黝}公園帶給我們的不止是逝去的物件展示?;蛟S是在浩瀚的長江邊,看到那列蒸汽機車勾起了他們滿滿的回憶。為什么還要找一天有空?。×ⅠR出發(fā)。一路往南,江邊路馬路及馬路兩側都規(guī)整的很漂亮。 在這里靠近江堤的一側偶遇了她。這場景這畫面猶如將我們帶進了歷史的場景中。一層樓高,順著長江方向呈長條形排列,青磚灰屋頂,遠看雖古樸低調,但灰磚墻紅窗框,大氣而跳躍,一眼就能留住我們行進的車輪。靠邊停車細看,原來是民國海軍醫(yī)院舊址。 南京是民國時期的首都,這段近代史原本應該給這座城留下很多的印記。但以前并不知道有這個地方,今天偶遇真是萬般驚喜。 建筑物一看就有著修繕的痕跡,但不論怎樣在這長長的廊道下還是勾起歷史畫面的回放。在中國近代史上,并不強大的民國海軍曾演繹出不少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作為民國首都的南京,一直有海軍軍艦拱衛(wèi)。于是這座民國海軍總醫(yī)院舊址于上世紀30年代就坐落在這里。 建筑物的一部分成為濱江風光帶游客服務中心。房子內部還是空的,還在等待完善中。 海軍醫(yī)院舊址的南樓以前是海軍醫(yī)院的住院部。 醫(yī)院坐落的江邊,跨上幾級臺階就可以看看長江風光。一側臨江已經修建起的步行道一直伴著長江,貫穿整個濱江風光帶,其總長度66公里。在這里散散步,騎騎車,吹吹江風,憶憶歷史。民國時從南京下關的中山碼頭,一直到棲霞區(qū)的笆斗山、烏龍山一帶的長江邊,都有不少和海軍有關的軍港、醫(yī)院、倉庫、油庫等建筑。民國海軍部位于中山北路,靠近長江邊,有利于指揮長江上的軍艦。可惜的是,當年南京江邊的海軍建筑群,如今所剩無幾。對民國海軍醫(yī)院舊址的保護和修繕對這段歷史的記憶作用非凡。 遠處的長江大橋。 漫步在江堤步行道上看舊址。 在紅葉綠樹中來到這里。 民國海軍醫(yī)院舊址的北樓。 北樓的建筑成凹形排列,中間有庭院。 庭院中是西方的醫(yī)院布局,這建筑是曾經的手術室,門診室。建筑風格中西合璧,既有傳統(tǒng)的木屋架,也有西洋的羅馬柱。 庭院一側上幾級臺階就是觀景步道,可以直面長江。 這里除了建筑格局沒變,其他都已銷聲匿跡了。現(xiàn)在它已經變身為深業(yè)濱江半島項目的售樓處。終覺得有些遺憾。下關承載了南京近代史的很多故事,既然已經意識到舊址保護的重要意義,何不賦予它更多的內容,比如博物館,歷史展示館,留給后代更多的記憶與思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