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在很多人看來似乎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殊不知如今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忙于工作,熬夜加班、喝酒應酬、大魚大肉更是家常便飯,腦卒中就像一個看不見的惡魔,潛藏在我們生活當中,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給你“當頭一棒”,每7秒就有一人發(fā)生腦卒中,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 據統(tǒng)計,70%以上的腦卒中患者會殘留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認知、吞咽、言語等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日?;顒幽芰蜕钯|量。 康復是降低卒中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及時、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的“黃金期”,在治療疾病、功能恢復、預防卒中復發(fā)、減少并發(fā)癥等方面發(fā)揮著彌足輕重的作用,經康復后,有約 60% 的患者在第 1 年末可達到日常生活自理,僅 5% 需要全部幫助。 而多數患者的康復并不是在醫(yī)院完成的,因此,腦卒中患者出院后,家庭及患者需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幫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復生活功能。同時,也預防卒中再次發(fā)生。 然而在康復的過程中總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么得了腦卒中,該如何正確、規(guī)范的康復呢? 下地走路越早,恢復就越好?牢記康復鍛煉原則! 1、早康復治療早受益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與臨床救治不是先后關系,而是同步關系。早期康復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降低并發(fā)癥以及各種殘疾的發(fā)生率。雖然對于具體哪個時間介入沒有統(tǒng)一標準,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如果沒有康復禁忌癥,康復訓練開始時間越早效果越好。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說,發(fā)病1個月內的修復能力很強,是康復治療的最佳時期。 2、不能太早下地走路 很多卒中患者在腦卒中后出現肢體癱瘓等功能障礙,部分家屬為了讓患者快點恢復早早的讓患者下地走路,這樣的行為對患者的康復進程是非常不利的。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康復過程就像嬰兒期一樣,要從翻身-坐-站逐步訓練,才能到邁步走,循序漸進。急于求成地拖、拽、架攙患者勉強站立、行走會導致或加重關節(jié)損傷,導致不良步態(tài),反倒影響肢體功能恢復。 3、接受主動康復訓練 堅持做主動運動,通過主動運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緊張度,使得各系統(tǒng)器官功能更加活躍,有效預防并發(fā)癥,同時也能改善健康狀況。經過研究表明,主動訓練的程度越高,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就越高,感覺運動功能恢復的速度就越快,所以應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4、三級康復 腦卒中的三級康復是可以使患者獲得更好的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生活質量,減少并發(fā)癥,是我國現階段適合推廣的腦卒中康復治療體系。其中包括:“一級康復”、“二級康復”、“三級康復”。 5、穩(wěn)定好血壓、血脂、血糖 大部分腦卒中是高血壓造成的,所以穩(wěn)定好血壓至關重要,保證每人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嚴格按照醫(yī)生囑咐服用降壓藥,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與此同時,穩(wěn)定好血脂和血糖,防止腦卒中復發(fā)。 卒中患者在家應該如何做康復? 一、床上良肢位的擺放 1.仰臥位 2. 健側臥位 3. 患側臥位 4、半臥位 二、被動運動 動作要點: 注意:在能承受范圍內進行,避免引起疼痛。 ● 患者取舒適體位,放松肌肉 ● 按照從近端大關節(jié)到遠端小關節(jié)的順序進行 ● 肩關節(jié)活動不超過正常肩關節(jié)范圍的70% ● 每天做2-3次,每個關節(jié)10次左右 ● 可同時按摩癱瘓肢體肌肉,防止肌肉萎縮。 三、肢體位移 ![]() ![]() ![]() 四、手部運動及橋式運動 ![]() 握手法 將患手五指分開,健手拇指壓在患手指下面,其余4指對應交叉,并盡量向前伸展肘關節(jié),以堅持健手帶動患手上舉,可根據患者能力上舉30°、60°、90°、120°,視病情每次鍛煉15分鐘,要求患者手不要晃動,不憋氣或用力過度。 ![]() 握拳法 用最大的力量握拳,大拇指在外,然后用最大的力量松拳,盡量使手指伸直為宜。 ![]() 對指法 用大拇指指腹依次對合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腹,然后再反向對指,達到定位快速準確為宜。 ![]() 橋式運動 分為單橋運動和雙橋運動:完成伸髖、屈膝、足平踏于床面。 溫 馨 提 示 值得注意的是,腦卒中患者不能盲目活動,不然會產生錯誤的動作,又或是養(yǎng)成錯誤的習慣,從而使得肌肉痙攣慢慢加重,甚至肢體因為肌痙攣而無法活動。另外,不能忽略認知、吞咽以及語言和感覺等多個功能恢復,不然會影響正?;貧w社會的進度,嚴重時可誘發(fā)抑郁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