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被確認為西漢早期漢文帝劉恒的霸陵。這是又一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可喜可賀。 慶賀之余,我們來聊一聊漢文帝劉恒的政治手腕和《漢書·文帝紀》記述霸陵的不實之處。 一、劉恒的政治手腕 1、劉恒的猶豫 陳平、周勃平定了呂氏家族的叛亂,就謀劃著立代王劉恒為帝。 劉恒的屬臣們對此事,多持懷疑態(tài)度。朝廷的現(xiàn)任大臣,都是劉邦手下的將領(lǐng),“多謀詐”,劉邦和呂后在的時候,還能鎮(zhèn)得住他們?,F(xiàn)在,劉邦、呂后已經(jīng)歸西,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大臣們,隨即誅殺了諸呂,形勢不容樂觀。 今天的我們,恐怕也會像劉恒的書臣一樣,懷疑陳平和周勃的目的不單純。 但是,劉恒有位好幫手。代國中尉宋昌,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且有理有據(jù)。宋昌表達了四層意思: 1、秦末群雄逐鹿,劉邦最終完成帝業(yè)。 其他人現(xiàn)在想搞事情,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2、劉邦把自己的兒子們分封為王,搞了一堆諸侯國,這是劉家的基本盤。 誰想搞事情,也翻不了盤。 3、漢初的搞了一堆惠民政策,民心思治。 這個大勢,誰也違逆不了。 4、周勃輕而易舉就誅滅呂太后的親族,并不是因為周勃有多大能耐,而是因為順應了當時的大家心愿。 就算周勃想搞事情,也搞不定。 一者,周勃對西漢的基層缺乏號召力; 二者,參與誅殺呂氏親族的大臣們,內(nèi)部意見也不統(tǒng)一,不會擁戴周勃; 三者,劉姓諸侯王不是擺設(shè),周勃想搞事情,就會挨揍。 5、劉邦還在世的兒子,只有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 劉恒年長、名聲又好,有優(yōu)勢。 基于上述理由,宋昌勸劉恒不要猶豫、大膽接受擁立。 劉恒聽完,心里還是沒譜。 古人遇事不決,就用占卜做選擇題。 劉恒命人燒龜占卜,得到一條大大的橫形龜殼裂縫。占卜師的解讀是:“大橫庚庚,余為天王,夏啟以光”。意思是,恭喜代王賀喜代王,大吉大利,您要當皇帝了。 劉恒這才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去見周勃。薄昭聽周勃說了一通因為所以,回來報告劉恒:這事靠譜,能干。 接下來,就是劉恒表演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的時刻了。 2、劉恒的表演 薄昭帶回了好消息,劉恒一行六人出發(fā)了,目的地:長安。 到了今天西安的高陵區(qū),劉恒就不往前走了,派宋昌去長安探視情況有沒有變化。 宋昌到了長安城外的渭河橋,發(fā)現(xiàn)陳平已經(jīng)帶領(lǐng)群臣在那恭候代王大駕了。 劉恒這才繼續(xù)前進,來到渭河橋。群臣拜謁,劉恒下車還禮。 周勃這個時候有自己的小算盤,開了腔:“愿請間”——我想和代王說點悄悄話。 宋昌這時候說出了被后世不斷當作范文的一句話:“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這話堂堂正正,但意思很明白:周勃你不要搞小動作,我家外王知道你想干啥。 周勃想和劉恒勾兌勾兌,結(jié)果被當眾打臉,只好把玉璽呈上,等于把勝券塞進了劉恒的手心。 劉恒不慌不忙,沒接玉璽,反而對周勃說,這事不急,到我府里再議吧。 劉恒到了代王府,群臣也跟著到了代王府。 古代勸進和辭讓的戲碼,不可避免地又來一遍。劉恒說我不配,群臣都說我的心里只有你。 《漢書》記載,“群臣皆伏,固請。代王西鄉(xiāng)讓者三,南鄉(xiāng)讓者再”。好大一場漢秀。 最后,陳平表態(tài):劉恒你是最合適的人選,我們一直擁戴你。 劉恒當仁不讓,“宗室、將、相、王、列侯以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辭”,當天晚上就入住了未央宮。 劉恒接下來的動作,緊鑼密鼓。 當晚,劉恒任命宋昌為衛(wèi)將軍,“領(lǐng)南、北軍”,也就是長安衛(wèi)戍部隊的司令;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負責未央宮的安保工作。 搞定了自己的安全,劉恒隨即下命令:“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 劉恒用發(fā)福利的形式,廣而告之:現(xiàn)在是劉恒做皇帝了。 3、劉恒搞定各方的措施 劉恒是被周勃、陳平等人選中迎立的,自然要論功行賞,但劉恒的論功行賞,有點匠心。劉恒下了一道論功行賞的詔書:
乍一看,詔書是為了行賞而論功,細讀又覺得字字扎心,把陳平、周勃等人的行為羅列了一遍。這就不是在論功了,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我劉恒知道你們干過什么,還要大家都知道你們怎么干的。其中寸勁,各位看官,能領(lǐng)會否? 對陳平等人行完賞,劉恒把趙幽王的兒子劉遂封為趙王,把瑯玡王劉澤改封為燕王,把原屬呂氏一族的齊地和楚地,劃給劉遂和劉澤管理。呂氏盤面,被翻成了劉家的基本盤。 漢文二年正月,“有司請早建太子”。劉恒又是一番推讓,只一番,就確定劉啟為太子。 至此,劉恒的位置,穩(wěn)了。再有人想搞事情,需要把劉恒和劉啟一起搞定,需要承擔弒君的罪名了。 不過,周勃、灌嬰等武將,還是危險因子。 不過不用急,有劉邦的心腹陳平做丞相,還鎮(zhèn)得住他們。 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劉恒一口氣把自己的子侄封了六七個王,加強了劉家的基本盤。 五月,劉恒下令,廢除“誹謗、妄言之罪”,廣開言路,暢通自己與基層的聯(lián)系。 九月,劉恒頒給郡守們“銅虎符、竹使符”,強化西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隸屬關(guān)系。 漢文三年,陳平去世,周勃繼任丞相。 劉恒隨即下令,各位王侯都不要在長安住著了,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自己去不了的,也要把兒子派去。理由嘛,是現(xiàn)成的:王侯的經(jīng)濟來源是封地,長安離封地那么遠,“吏卒給輸費苦”。 大家都不動,劉恒也不急。 十個月后,劉恒就要周勃給大家做個表率、回到自己的封地絳縣去,免掉了周勃的丞相一職。隨即,劉恒把時任西漢三軍總司令、淮陰侯灌嬰拎起來,做了丞相。 回到封地的周勃,惴惴不安。每當河東郡守、郡尉巡行到了絳縣,絳侯周勃就懷疑是來捉拿自己的,經(jīng)常身披著鎧甲接待郡守、郡尉。 漢文四年的十二月,灌嬰薨了。 漢文初年的三巨頭,時間幫助劉恒去其二。 漢文五年的九月,有人上書告發(fā)周勃想謀反,劉恒把案件交給廷尉,周勃被“逮詣廷尉詔獄”。 至此,再無人有足夠的影響力,能夠威脅到劉恒了。 劉恒去世,議定的謚號為孝文皇帝。 劉恒在位23年,開啟了“文景之治”。我們讀史,容易把劉恒的謚號“文”,理解為“慈惠愛民曰文” 謚法中,另有一個解釋:化成天下曰文。 我認為:“化成天下曰文”,可能更能彰顯劉恒的作為。 周勃等人誅殺諸呂,西漢局勢風飄雨驟。 劉恒憑著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有驚無險地把西漢導航到了“文景之治”。 這一點,劉恒恐怕比他孫子、漢武帝劉徹,要強一些。 二、《漢書·文帝紀》記述霸陵的不實之處 《漢書·文帝紀》不吝筆墨,記述劉恒的遺詔。
劉恒的遺詔,有三層意思: 其一,死亡是自然規(guī)律;其二,喪禮從簡;其三,霸陵修治從儉。 劉恒的遺詔,得到貫徹了嗎? 《漢書·文帝紀》記載:
應該說,周亞夫等三人,并沒有讓劉恒如愿,修建霸陵征調(diào)的人力超過三萬人。 《漢書·文帝紀》露了馬腳,但是隨即往回掩了一掩:
江村大墓被確認為霸陵,也證偽了《漢書》的掩飾動作。 江村大墓被盜文物(圖自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霸陵的修治,如果真如《漢書》所言“皆瓦器”,土夫子盜出的金器,又從何而來呢? |
|
|
來自: 天地人和w > 《歷史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