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們【書法繪畫作品如何鈐印】系列文章的第九篇,我們來說說在書法繪畫作品里鈐印的位置和排列規(guī)則。 先說署名印一幅書畫作品,所有鈐印類別中最重要的印,也是最基礎(chǔ)的印當(dāng)然是署名用印,因?yàn)樗鹱罨镜膽{信作用,確切地標(biāo)明了書法繪畫作品的作者,不管是用姓印、名印、字印、姓名印、別號(hào)印、齋號(hào)印等都可以起到這個(gè)作用。因此,中國(guó)書法繪畫一般都有署名用印,在漫長(zhǎng)的書法繪畫史上,也形成了相應(yīng)約定俗成的鈐印位置規(guī)范,先看啟功先生的一幅書法作品: (啟功舊詩(shī)書法) 這幅書法,正文是一首詩(shī):“軟金杯子瘦金書,家法宣和秘本儲(chǔ)。天上樓臺(tái)春似海,楊花一曲卷簾初。”后面是落款:一九八四年春日啟功。鈐兩方署名?。?jiǎn)⒐χ。ò孜模⒃祝ㄖ煳模?。啟功之印,是姓名印,因?yàn)橄壬苑Q“姓啟名功”,元白是他的字。 一般來說,我們認(rèn)為這是通用的署名鈐印位置和排列方法,即:兩方署名印均跟在落款之下,第一方印與落款保持半個(gè)字(指款字)大小的距離,第二方印整齊排在第二方印之下,兩方印之間保持一方印大小的距離。 例子很多,比如王遐舉先生的隸書作品: (王遐舉隸書李商隱詩(shī)) 這幅書法的內(nèi)容是李商隱的一首詩(shī):“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壻(婿的異體),辜負(fù)香衾事早朝。”落款是:“李商隱七絕一首,王遐舉?!扁j印兩方:王(白文),遐舉(朱文)。所不同的是這方作品有引首章“詩(shī)情畫意”,如果僅看署名用印部分,位置與排列方法完全相同。 繪畫落款也同樣是這樣鈐印,比如豐子愷作品: (豐子愷的畫作) 這幅豐子愷先生的畫作,畫題為:“百泉競(jìng)流異途同歸,百花齊放共仰春暉?!甭淇顬椋骸办\民先生雅賞,庚子小春,子愷畫?!扁j印兩方:石門豐氏(朱文),子愷書畫(白文)。同樣是兩方印跟在落款之下,整齊縱向排列。再比如: (田世光的花鳥畫) 這幅畫落款:“辛未春日,田世光?!扁j印兩方:田世光(白文),公煒(朱文,別號(hào))。樣式也同樣是兩方印跟在落款之下,整齊縱向排列。 這實(shí)際上很好理解,因?yàn)?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initial;border-color: initial;">繪畫作品的落款,如果單獨(dú)拿出來,它就是一幅書法作品,只不過最終它同時(shí)又參與整幅畫面的章法,與畫面渾然一體,成為畫面的有機(jī)組成部分。 那么,如果落款太長(zhǎng),款下的位置不夠鈐兩方印時(shí),應(yīng)當(dāng)如何呢?這實(shí)際上是署名印鈐印的特例一種:即當(dāng)落款下部位置不夠鈐兩方印時(shí),將署名印鈐在落款字的左側(cè)。如同樣內(nèi)容的啟功的詩(shī)文書法: (啟功詩(shī)文書法) 與上面的那幅字是同樣的詩(shī)文內(nèi)容,不同的是落款:“一九九二年夏日書,時(shí)年八十,啟功。”鈐印兩方:?jiǎn)⒐χ。ò孜模?,元白居士(朱文),另有引首章:?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initial;border-color: initial;color: rgb(51, 51, 51);">闥門”。這里的款文縱向高度較高,甚至底部已經(jīng)到了正文的底邊水平位置,再依照常規(guī)鈐印顯然已不可能,這時(shí),就把署名印鈐在落款的左側(cè),注意,兩方印還有同一條縱線上排列整齊。 在繪畫作品上,基于章法需要,也經(jīng)常采用這種鈐印方法。比如: (錢松巖山水畫) 這幅畫,右上有落款:“拈得匡山小院中,引來瀑布奪天工,銀河倒掛翠崖上,飛沫濺珠悅我翁。香山客舍有人造瀑布,戲?yàn)橹茍D并賦。八十五叟錢松巖?!扁j印兩方:錢(朱文),松巖(白文),左下角有壓角章:大好河山。因?yàn)槁淇钶^長(zhǎng),而落款的高度受限,兩方署名印就鈐在了落款的左側(cè)。 實(shí)際上,在繪畫作品中,署名印往往會(huì)因?yàn)檎路ǖ男枰烩j一方,如圖: (亞明《沽酒入蘆花》) 這幅畫畫題之后落款:“近水山莊亞明作?!扁j印一方:亞明之印(白文)。右下角有壓角章:悟園主人,右上角有攔邊章(引首章):居大冰湖。因?yàn)楫嫹菣M向的,畫題落款也是窄窄的橫向,于是鈐印的高度也只有窄窄的位置,只夠鈐一方印,為了配合章法,才有了壓角章和攔邊章(共同形成穩(wěn)定的三角,畫面安穩(wěn))。再比如: (馬晉的馬) 這幅馬晉的《馬》,右上部有落款:“戊辰閏二月湛如馬晉?!扁j印一方:馬晉之印。左下角有壓角章:湛華館主。署名印只鈐一方的原因,是為了畫面章法的簡(jiǎn)潔。 鈐印有總原則,就是要服務(wù)于內(nèi)容,要與內(nèi)容互相關(guān)聯(lián)。清代鄭績(jī)?cè)凇秹?mèng)幻居畫學(xué)簡(jiǎn)明》里說:
簡(jiǎn)言之就是,不能字是字,印章是印章,二者不可毫無關(guān)系,“各自為戰(zhàn)”,要“一氣貫穿”,互相依托,互相支持。 關(guān)于署名印還有一個(gè)問題:兩方署名印,一般一白一朱,究竟哪一方在上面呢? 答案簡(jiǎn)單:兩方署名印,不論朱白,一般先鈐姓印,然后鈐名印、字印,別號(hào)印、齋館印??傇瓌t就是:姓印在前,名印在后,如果姓名在同一方印,則姓名印在前,別號(hào)印、齋館印在后,不考慮印章的朱白印式。那些以“抑陽扶陰”的理由將白文印放在上面的說法的來源:是因?yàn)槿藗兊男彰∫话愣际菨h白文印印式,因此,我們看到的作品,白文印大多數(shù)是在上面。比如: (啟功“書緣墨趣”) 這幅書法,落款后面的印章,“啟功之印”之所以在上面,是因?yàn)樗菃⒐Φ男彰?,而朱文“元白”是他的字,所以在下面。再比如溥儒這幅《馭馬圖》: (溥儒《馭馬圖》) 這幅畫的落款是:“落日黃沙萬里開,燕山秋草沒金臺(tái)。天池神駿皆龍種,不受胡兒控御來。心畬。”鈐印三方:溥儒之?。ò孜模?、心畬(朱文),另有引首章:“竹素”。署名印部分,溥儒是他的名,所以在上面,心畬是他的字,所以在下面。來看李鴻章的這幅對(duì)聯(lián):
(李鴻章書法對(duì)聯(lián)) 對(duì)聯(lián)內(nèi)容“獨(dú)立千載誰與友,自稱一家始逼真?!鄙峡睿骸肮饩w辛巳秋?!毕驴睿骸袄铠櫿??!扁j印三方:李鴻章?。ㄖ煳模?,大學(xué)士肅毅伯(白文)。右上有引首章:青宮太傅(朱文)。這時(shí),朱文印在上面,是因?yàn)橹煳挠∈撬男彰 ?/span> 再說引首章引首章也叫起首印,表示作品內(nèi)容由此開始,引首章的位置,一般在書法作品正文起首處偏下一點(diǎn),一般在一幅作品的右上方,與左下方款識(shí)末端所鈐的署名印遙相呼應(yīng)。中式作品的起始一般在右上角。 這是中式文法所特有的特征,一般認(rèn)為這種文字的排列方法起源于竹簡(jiǎn),但實(shí)際上,從右上開始行文的方法在甲骨文、金文時(shí)期就是從右上角起始行文的。比如《大盂鼎》的銘文:
(《大盂鼎》內(nèi)部銘文) 因此,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作品,起首章一般都在作品的右上角。比如:
(黃苗子書法) 這幅書法,內(nèi)容是杜甫的《秋興》詩(shī),落款:“知達(dá)同志方家正書。壬戌夏。苗子?!毕赂环绞鹈。狐S苗子(朱文),引首章位置,鈐一方:望湖樓(實(shí)際上,如果稍稍向下一絲會(huì)更好)??v幅稍長(zhǎng),為使氣息連貫,配有一方“雙鶴圖”腰章。
(李苦禪《鷹戲圖》) 落款:“鷹戲圖。丁巳春正月。苦禪寫。”鈐?。豪钣⒅。ò孜模?,苦禪(朱文)。右上角鈐引首章“以學(xué)愈愚”,位置比首字“鷹”稍低一點(diǎn)。再比如:
(林散之草書《山行》) 林散之的草書落款“杜牧山行一首,八十一叟林散耳?!庇盅a(bǔ)款:“天云同志留念,散之又記?!扁j印分別是江上老人、散之信璽。右上角鈐引首章“大年”,也比首字略低。右下角的印是“天云藏畫”,是一方鑒藏印,不是作者的壓角章。 印貴少不貴多,同一幅書畫作品,一般只鈐一方引首章,不再另舉例了。 最后說壓角印壓角印,一般鈐在書法繪畫作品的下角(或左角,或右角)。其作用有三:1、表示這里是作品的底邊;2、調(diào)節(jié)作品重心;3、表示作品不得裁剪。 壓角印一般用于繪畫作品,書法作品較少使用,鈐蓋壓角印時(shí),要注意不能與署名印置于同一水平線上,要注意左右參差。同時(shí),壓角印也不能在左右兩角同時(shí)使用,如果一幅作品,既有引首印,又有壓角印,二者要呈斜角呼應(yīng)。也舉個(gè)例子吧,來看看:
(陳仁倩《翠竹鳥語》) 這幅《翠竹鳥語》畫,落窮款:“仁倩。”鈐姓名?。宏惾寿弧W螽嬅娴淖笾胁?,與之呼應(yīng)的壓角印是“瀟湘晴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