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生活中,我們往往容易對于小事,缺乏足夠的重視。很多小事,看似是小事,實則有著重大的意義,關(guān)乎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品行的養(yǎng)成。 好的家教,從小事做起 我有一個同學(xué),她教育自己的兒子,吃東西的時候,如果旁邊有其他人,要記得分享。 很小的一個細節(jié),卻展現(xiàn)了良好的教養(yǎng)。 一件小事,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樂于分享的心態(tài),心中裝得下別人,心胸寬廣。 曾子是孔子的學(xué)生。一次,曾子的妻子去菜市場買東西,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 曾子的妻子便對兒子說:“你回去吧,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div> 兒子這才罷休。 妻子回家,看到曾子正準備殺豬,喊道:“你瘋了,哄孩子的話,你何必當真呢?!痹踊卮穑骸昂⒆舆€小,分不清是非,什么都跟父母學(xué),你騙他,他就會學(xué)著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不相信母親,這樣還有家教嗎?” 曾子說完,便把豬殺了。 孩子的良好品行,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小事上形成的。 細節(jié)看人品 一個人,是否善良,并非看他對普通人如何,而是看他對待社會底層的人是怎樣的。 剛畢業(yè)的時候,在一個打印店打工。一次,打印店的老板叫進來一個清潔工大爺,讓大爺收拾那些廢紙。 老板態(tài)度極其惡劣,頤指氣使,一副居高臨下的模樣,似乎別人如同螞蟻一樣卑微,任他命令。 大爺唯唯諾諾。 我看了真不是滋味。 這樣的人,倘若掌握生殺予奪之權(quán)力,很大可能會是暴戾的,是不會對別人心存半點仁慈之心的。 《菜根譚》之中說:“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時造的。故持盈履滿,君子尤兢兢焉。” 壯年時身體強健,不懂愛惜身體,疾病便在老年顯現(xiàn);興盛之時,為惡無所顧忌,衰落之后,罪孽便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君子即使在志得意滿的時候,依然是小心謹慎的。 積小惡,終毀身 人在得志之時,便容易驕縱。雖不敢為大惡,卻容易小惡不斷。 或逞口舌之快,對于不如自己的人,極盡諷刺攻擊之能事,來顯示自己的“能言善辯”,高人一等;或在交往過程中,損害他人,以顯自己之“能”;或純粹以欺凌他人為樂,釋放自己黑暗的一面,不加約束。 自認為無人能夠與自己爭斗,卻忘記了“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每個人都有運去的時候,不可能永遠幸運。一旦運去,積累的小惡,便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況且,再好的運,也經(jīng)不起惡行的消磨,終將會化為烏有。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默默耕耘自己的心田,即使不能大富大貴,也能安心快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