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問:唐朝最長壽的詩人是誰?答案非丘為莫屬。他卒年九十六歲,放在當下也絕對是高壽了,更何況是一千年前的時代。丘為是盛唐詩人,但他存世之作較少,在唐朝如浩瀚星際的詩壇中,已被嚴重淹沒。雖然他默默無聞,但山水田園詩具有清幽、和平坦蕩的境界,值得后輩人深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唐朝最為長壽的詩人丘為筆下八首詩作,體會文字背后的深刻內涵及意境。 除了以長壽聞名以外,丘為還以孝順稱道。據說,他在為官時期,繼母在世,他會拿出一半的俸祿供養(yǎng)繼母,直至繼母去世,這種大義凜然的做法備受當世稱贊,并把他這一舉動成為榜樣教材,被口口相傳數百年。再有,丘為的為人也是被人口口相傳的。他為人低調謙遜,據說八十多歲的時候辭官回鄉(xiāng),縣令慕名而來,丘為竟然彎腰恭恭敬敬的還禮,更是引縣令上座,拖著80歲的身體在旁邊站立陪著,縣令走后自己才落座,此舉被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傳頌。 在朝為官,又具有詩人的身份,在丘為朋友之中,王維、劉長卿、祖詠是最為要好的朋友,他們之間會有詩歌往來,而且都是山水田園詩,在立意、風格和寫作技巧方面是非常相近的。在丘為辭官回鄉(xiāng)的時候,王維更是做了一首《送丘為落第歸江東》相送,抒發(fā)自己對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另外,丘為還和禪僧、隱士來往密切,而且將與這些人的友誼寫進詩中,在他僅存的十余首詩作中,有部分詩歌中有體現。 丘為的山水田園詩以五言為主,描繪出山水田園的自然之美,表現出詩人閑情逸致和超塵出世的思想,又能體現出佛禪之理。他還善于運用意象,詩文內涵詩人“隱士”的崇尚,在大自然景觀的背后,蘊藏著詩人幽雅之趣,并從自然中悟出深刻的佛禪清凈之理,思想境界深刻,寫作手法另辟蹊徑。在詩歌風格和手法方面,丘為遵從陶淵明詩中的精神,還隱約有吳越山水詩的清新風格,運用白描、煉字和獨特的視角與田園隱逸生活、自然景觀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別有風味的山水田園詩。 我們來欣賞和研究一首丘為的詩,走進這位近百歲老人的詩文世界。《題農廬舍》,這首詩為五言古詩,描繪出恬淡寧靜的春日農村生活風貌。首句“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平淡質樸,但“綠”字有漫不經心之感,給讀者帶來一片春意盎然的唯美畫面。第二句“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閑”是概括農人在春季里農忙的概括敘述。第三句“溝塍流水處,耒耜平蕪間”則是具體描寫,展現出農人在田地里使用農具勞作的場景。第四句“薄暮飯牛罷,歸來還閉關”則是描寫傍晚時分,結束一天的田間勞作后,農人關上柴門休息的場景。 《題農廬舍》這首詩含蓄的寫出春忙,又體現出農人之間的互不干擾、閉門自守的心態(tài),也可以說明當時社會的安定祥和,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穩(wěn)生活。這是詩人丘為在贊美農家生活,將農人生活詩化、美化,譜寫一首可贊頌的“田園牧歌”,也暗含詩人向往這種田園生活的心態(tài)。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唐朝最高壽的詩人丘為的八首詩作,體會文字背后的田園意境與詩歌背后的禪理,細品會有所收獲。 左掖梨花 [唐] 丘為 冷艷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送閻校書之越 [唐] 丘為 南入剡中路,草云應轉微。 湖邊好花照,山口細泉飛。 此地饒古跡,世人多忘歸。 經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蕓閣應相望,芳時不可違。 省試夏日可畏(一作張籍詩) [唐] 丘為 赫赫溫風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馳迥野,畏景爍遙途。 勢矯翔陽翰,功分造化爐。 禁城千品燭,黃道一輪孤。 落照頻空簟,馀暉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獨踟躕。 竹下殘雪 [唐] 丘為 一點消未盡,孤月在竹陰。 晴光夜轉瑩,寒氣曉仍深。 還對讀書牖,且關乘興心。 已能依此地,終不傍瑤琴。 登潤州城 [唐] 丘為 天末江城晚,登臨客望迷。 春潮平島嶼,殘雨隔虹蜺。 鳥與孤帆遠,煙和獨樹低。 鄉(xiāng)山何處是,目斷廣陵西。 尋廬山崔征君 [唐] 丘為 日高雞犬靜,門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亭冷石床。 住山年已遠,服藥壽偏長。 虛棄浮生者,相逢益自傷。 題農父廬舍 [唐] 丘為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閑。 溝塍流水處,耒耜平蕪間。 薄暮飯牛罷,歸來還閉關。 泛若耶谿 [唐] 丘為 結廬若耶里,左右若耶水。 無日不釣魚,有時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寬。 每得樵風便,往來殊不難。 一川草長綠,四時那得辨。 短褐衣妻兒,馀糧及雞犬。 日暮鳥雀稀,稚子呼牛歸。 住處無鄰里,柴門獨掩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