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屠殺慘案84周年祭。 84年來,每年的這一天,南京的道路特別擁擠。 因為有30萬人要回家。 在浩劫中幸存下來的人,垂垂老矣。今年,時間又帶走11位幸存者。 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有61人在世。 他們還在陸續(xù)離去。 在國內(nèi),一些年輕人曾經(jīng)質(zhì)疑歷史紀念的意義,嚷著“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 在國際,幾乎人人都知道二戰(zhàn)中猶太人被血洗的歷史,但很少人知道作為同等悲劇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從家國痛史到世界記憶,南京大屠殺被廣泛認知是最近十幾二十年的事。這中間,有一個外柔內(nèi)剛的女子,值得每個中國人銘記: 張純?nèi)?/span>! 她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讓西方社會仿佛在一夜之間重新發(fā)現(xiàn)了南京大屠殺,讓這段慘痛的過往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歷史。 沒有她,世界或許不會記住南京大屠殺。 要論關(guān)系,張純?nèi)绾湍暇┐笸罋⑵鋵嵏舻煤苓h。 她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第二代華人。1968年,當她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場慘案已經(jīng)過去了30年。 在遙遠的美國,她對于中國的歷史記憶,全部來自父輩、祖輩的講述。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也是如此。 1994年,張純?nèi)鐓⒂^了在洛杉磯舉辦的一場小眾的南京大屠殺圖片展。 那些被蹂躪后慘遭殺害的女性,扭曲的身體,那些被斬首的男人,刀鋒落下時,頭還沒掉落的瞬間,極大地沖擊了她的內(nèi)心。 父輩和祖輩講述的遙遠歷史,突然變得如此真實可怕。 更讓她感到真實可怕的是,這段堪比奧斯維辛慘案的歷史,在西方世界的傳播幾乎是一片空白。 在那一刻,張純?nèi)鐩Q心寫一本書,告訴全世界,1937年的南京發(fā)生了什么。 但當她真正進入這段黑暗歷史的時候,她才慢慢明白,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么。 張純?nèi)缁ㄙM大量的時間,在美國的檔案館閱讀史料。 那些史料來自1937年身在南京的美國人的一手記錄,有大學教授的書信、傳教士的日記、新聞記者的報導(dǎo)和圖片等等。它們靜靜地在檔案館里躺了半個世紀,幾乎無人翻閱過。 閱讀那些真相,讓張純?nèi)缈嗤慈f分。 她經(jīng)常淚流滿面,有時氣得發(fā)抖,有時感到快要窒息。 南京大屠殺的慘絕人寰,使得任何心智健全的人,在面對這段歷史時,內(nèi)心都必須承受極大的壓力。 盡管像是隔了大半個世紀的陳年舊賬,但南京大屠殺史料閱讀起來仍像一部人類酷刑百科全書:
張純?nèi)绾髞碚f,在寫作《南京大屠殺》期間,每天都接觸到大量的日軍暴行歷史文檔,精神上受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常患失眠和憂郁,掉了很多頭發(fā),成書時體重銳減。 1995年夏天,張純?nèi)缰簧韥淼侥暇?,進行了長達20多天的實地調(diào)研和采訪。 在南京期間,她一遍遍重訪當年慘案發(fā)生的遺址,對幸存者進行口述和攝像。 她無數(shù)次讓自己沉浸到當年的情境之中。 她說:“南京大屠殺是南京這座城市一道難以愈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它深沉而痛楚,多年來一直隱藏著南京居民被壓抑的恐懼和仇恨。” 當年陪同張純?nèi)缭谀暇┱{(diào)研采訪的楊夏鳴教授,后來回憶說,張純?nèi)缬兄鴱娏业恼x感和對大屠殺幸存者所表現(xiàn)出的深深的同情。 張純?nèi)绮稍L過的大多數(shù)大屠殺幸存者,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都很差。她感到震驚和難過。她發(fā)自內(nèi)心說,她想去學法律,將來代表這些人與日本打官司,爭取賠償。 每次采訪結(jié)束時,她都給幸存者留下一些錢。 兩年后,1997年,張純?nèi)绲臅赌暇┐笸罋ⅰ吩诿绹霭妗?/span> 寫作的過程,對她是一種漫長的煎熬,為了鼓勵自己寫下去,她在書房內(nèi)抬頭可見的地方貼上日軍大屠殺的照片。 但實際上,張純?nèi)缤耆梢圆挥|碰這么“負能量”的題材。她出身良好,父母均為美國名校理工專業(yè)教授。她自己極具寫作天賦,正當大好年華,寫作計劃已獲得基金會的資助。 她真的沒有義務(wù)犧牲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來操作這樣一部沉痛的書稿。 如果說有,那就是她作為一個歷史寫作者的良心與責任感,在推動她作出這個決絕的決定。 她說過:“每個人都會死兩次——一次是肉身的死亡,一次是在他人記憶中的消失。當故事就此失傳時,我忍不住流淚。” 當她重新遇到這段被世界遺忘的痛史,那些已經(jīng)死過一次的遇難者,她決心“將這些遇難者從遺忘中拯救出來,替那些喑啞無言者呼號”。 忘記大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 她不忍見30萬遇難者再死一次。 幸運的是,她的書成功了,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南京大屠殺》甫一出版,就成為當年的暢銷書,連續(xù)三個月攀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之后被譯成15種語言,暢銷全世界,除了日本。 不僅如此,張純?nèi)邕€連續(xù)不斷就南京大屠殺慘案在媒體上發(fā)表輿論,教育西方人,使得這一長期被遺忘的歷史慘案變得廣為人知。 她的書引起美國白宮的關(guān)注,白宮專門購進數(shù)冊,供領(lǐng)導(dǎo)人閱讀。 隨后,美國國會在1998年通過一項譴責案,要求日本認真反省歷史。 在美國華人和猶太人的聚集地加州,當?shù)刈h會同年做出了修改有關(guān)教科書條款的決議,要求加州地區(qū)使用的歷史教科書增加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內(nèi)容。 歷史學大家章開沅說,在讓英語世界國民愿意去了解南京大屠殺這點上,我們?nèi)齻€教授(指唐德剛、吳天威和章開沅)加起來也不如一個小姑娘。 而“小姑娘”張純?nèi)缭趯懲辍赌暇┐笸罋ⅰ泛?,終于給自己、給歷史一個交代:
這一年,她還不到30歲。 張純?nèi)绲臅屓澜缦萑敕此寂c自責:為什么幾十年來,世界輿論對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如此漠然,甚至忘卻? 只有日本的反應(yīng)是暴跳如雷。 長期以來,南京大屠殺之所以不被世人廣泛知曉,除了因為大部分受害者對過去選擇沉默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對這一事件的態(tài)度。 張純?nèi)缭跁姓f,直到她寫作的1997年,“日本作為一個國家仍然試圖再度掩埋南京的受害者——不是像1937年那樣把他們埋在地下,而是將這些受害者埋葬在被遺忘的歷史角落”。 現(xiàn)在,張純?nèi)缱屵@一事件在全世界傳播,一直致力于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右翼首先坐不住了。 日本駐美大使齊藤邦彥1998年4月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招待會,大肆攻擊張純?nèi)绲臅f這是一本“歪曲歷史的書”。他還運用日本右翼分子的所謂“研究成果”來否定張純?nèi)绲难芯砍晒?/span> 在日本右翼分子眼中,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政府耍的花招,中國策劃了這場世界規(guī)模的情報戰(zhàn)和思想戰(zhàn),目的是要將日本驅(qū)逐出國際社會。 日本越是掩飾南京大屠殺,張純?nèi)缇驮揭议_他們的蓋子。她之后多次參加關(guān)于日本侵華的紀念活動,并在許多場合公開發(fā)表演說,反擊日本右翼的荒謬言論,向世人傳遞歷史的真相。 她成長為一個維護歷史真相的斗士。她對日本人面對歷史的態(tài)度,深感失望與傷悲:
與此同時,她不斷接到威脅電話,甚至收到日本右翼勢力寄來的子彈。 “我不想讓那么多人的生命從此灰飛煙滅,所以我寫了這本書。真正困擾我的是日本的強硬勢力,他們想讓這段歷史消失,這是對遇難者的侮辱?!?/span>她說。
同為發(fā)動二戰(zhàn)的軸心國,日本與德國在戰(zhàn)后的反思,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早在1970年,在華沙,時任西德總理勃蘭特,在“華沙起義紀念碑”的臺階上下跪。 其實,希特勒當政期間,勃蘭特本人的政治態(tài)度是反納粹的,二戰(zhàn)后,他本可以自豪地撇清歷史責任。但他沒有這么做,他代表他所屬的整個德意志民族,向曾經(jīng)被野蠻屠殺的猶太民族,下跪致歉,全面賠償。這也使得德國人在戰(zhàn)后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諒解。 日本在戰(zhàn)后也積極反思,但他們從不反思戰(zhàn)爭的前十年,僅僅反思最后的四年:為什么會莫名其妙偷襲珍珠港,為什么當年會蠢到與美國為敵,為什么那樣的不自量力以致戰(zhàn)敗收場? 戰(zhàn)后,日本人滿腦子想的,都是他們認為必勝的這場戰(zhàn)爭沒有打贏,他們想要構(gòu)建的大東亞共榮圈沒有形成,他們想要稱霸亞洲的意圖最終破滅。 這就是日本人所謂的戰(zhàn)后反思。 為戰(zhàn)敗反思和為罪惡反思,根本就是兩回事,但日本人毫不掩飾他們對前者的癡迷,對后者的無視。 對此,張純?nèi)缬绕鋺嵟o論在書中,還是在公開演講中,她都一再強調(diào),日本只有通過正視歷史,才能夠與本民族過去的恐怖行為一刀兩斷。 張純?nèi)缭c日本駐美大使在電視上公開辯論,她厲聲質(zhì)問日本人為什么至今不敢明確承認南京大屠殺并做出認真的道歉。她說:
張純?nèi)缟钪谔厥獾臅r代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之中,一個國家和政府,總能夠?qū)⒚菜坪侠韰s又有悖人性的危險觀念兜售給它的國民,即便是天性善良的青少年,也很容易被塑造成高效的殺人機器和冷酷的戰(zhàn)爭狂魔。 人類文明,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脆弱不堪。 通過南京大屠殺慘案,張純?nèi)缫淮未翁骄咳诵灾疁Y:
![]() 而如今,我們回看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與現(xiàn)狀,不僅要一再感嘆人類文明的脆弱如紙,而且會嚴重質(zhì)疑正義公道、好人好報、惡有惡報等樸素的真理是否存在。 這一些讓人絕望的念頭,張純?nèi)鐩]有寫出來。但我相信她生前,內(nèi)心肯定一次次被它們碾壓過。 卷入南京大屠殺慘案中的人,命運讓人壓抑。 在日本,大多數(shù)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老兵,終其一生未曾懺悔。有個別良心發(fā)現(xiàn)者,站了出來,結(jié)果成為日本全民公敵。 東史郎曾參與南京大屠殺,1946年作為戰(zhàn)俘被遣返回日本,40年后,他公開了他的《陣中日記》,以親身經(jīng)歷揭露南京大屠殺等侵華日軍暴行。晚年,他曾七次來到中國謝罪。 然而,一個懺悔贖罪的靈魂,在日本顯得那么的孤獨。他持續(xù)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騷擾、恐嚇和威脅。在他日記中出現(xiàn)的其他老兵,向法院起訴東史郎侵犯其名譽,東史郎連連遭遇敗訴。 在中國,正如張純?nèi)缢?,絕大多數(shù)大屠殺幸存者余生凄涼,痛苦度日,無論身體還是精神,均飽受摧殘,很多人生不如死。 當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之后,正義沒有得到充分伸張,大屠殺幸存者長期處于失語與失憶的氛圍中。尤其是女性幸存者,她們明明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余生卻經(jīng)歷了犯罪感、羞辱感與自我厭惡感的交疊折磨。 許多幸存者陷入了深度的自責與孤獨當中。他們?yōu)槭ビH人而內(nèi)疚,為自己“偷生”而內(nèi)疚,為目睹了暴力與仇恨卻無能為力而內(nèi)疚,為沒有自殺而內(nèi)疚。這種心理創(chuàng)傷,終生無法治愈。 當那些曾肆意蹂躪中國人的日本老兵,享受著日本政府的軍隊養(yǎng)老金和其他津貼時,成千上萬的大屠殺幸存者卻默默忍受著貧困、屈辱的生活,長期承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 在德國,曾在南京大屠殺中挽救了無數(shù)中國人生命的納粹黨員拉貝,因為談?wù)摵托麄魅哲娔暇┍┬?,回國后遭到兩名蓋世太保的逮捕和審訊。 好不容易熬到二戰(zhàn)結(jié)束,他又因為納粹的背景,再次遭到逮捕和審訊,卷入曠日持久的“非納粹化”運動,被打入另冊。在這期間,他一家擠住在一間小屋子里,忍受著饑餓和寒冷。他的精神幾乎崩潰,他在日記里寫道:“在南京,對于數(shù)十萬人來說,我是菩薩,可在這里,我是賤民,是無家可歸的人。” 個體在歷史面前,如此不堪。張純?nèi)缡恰独惾沼洝分匾娞烊盏年P(guān)鍵人,她對拉貝的遭遇肯定刻骨銘心。 在美國,1941年5月14日,曾被避難的南京女性當做“活菩薩”的魏特琳,在家中關(guān)閉了門窗,打開廚房的煤氣,自殺了。這一天,距離她離開中國正好一周年。 由于長期面對日本士兵的糾纏,目睹太多喪失人倫的慘案,魏特琳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在友人的極力勸說下,1940年5月14日,她從南京回國治病。 誰知道,她終究無法躲過夢魘,選擇在離開中國一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張純?nèi)缯f過,她最崇拜的人,正是魏特琳。她曾無數(shù)次閱讀魏特琳的日記,讀到淚流滿面,渾身產(chǎn)生痙攣性反應(yīng)。 可誰又知道,2004年11月9日,年僅36歲的張純?nèi)?,選擇了與魏特琳一樣的歸宿。 她獨自開車到郊外,坐在車內(nèi),用一把手槍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此時,距她完成《南京大屠殺》7年左右,而她正在撰寫一本關(guān)于日軍虐待戰(zhàn)俘的新書。 跟魏特琳一樣,在接觸南京大屠殺之后,張純?nèi)缁加袊乐氐囊钟舭Y。她在遺書中寫道:
美國《僑報》在悼念張純?nèi)绲奈恼轮姓f:
天公不語,歷史殘酷。 唯有熱淚奠孤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