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jīng)》有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p> 人,只有與世無爭,才能遠離世事紛爭,免去諸多煩惱。 ![]() 卡耐基曾說過:“要想在爭論中改變別人的主意,一切都是徒勞?!碑斘覀兣c別人爭論時,往往使對方更加堅持其主張。 他的這句話源于一次教訓。 一天晚上,他在倫敦參加了一個宴會。宴席中,一位先生引用了一句話,說是出自《圣經(jīng)》,卡耐基立刻糾正了那位先生,而他收到的是對方的反唇相譏。 這時,卡耐基請旁邊的朋友來評判。沒想到朋友竟說:“沒錯,這句話是出自《圣經(jīng)》?!?/p> 等宴會結束,卡耐基不解:“弗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朋友答道:“當然,你是對的。可為什么要證明那位先生是錯的?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 卡耐基從此不再當面指責別人。他明白了,不爭論,既能保全別人的自尊,也可避免沖突與尷尬。 況且,還有很多事情,并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習慣不同、思維方式差異而已。 “總盯人過錯,人人皆錯;總尋人短處,處處不滿?!?/p> 不爭對錯,是修養(yǎng),也是氣度。 人活一世,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即可。不必事事都要究其對錯、爭個明白。 ![]() 人生不是比賽,本就沒有輸贏之分。沒有誰來定義什么樣的人生是成功的。 有的人,總憋著一口氣,盯著別人的腳步,卯足了勁要贏過對方。到頭來,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里說:“盲目較勁往往是人世間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備不較勁的智慧,你才能把勁兒節(jié)省和積聚起來,使在正確的方向上,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不爭輸贏,是睿智,也是清醒。 功成名就也好,平凡淡然也罷,生活是自己的,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不辜負自己的人生,就是生活的贏家。 ![]() 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得少。 生活中總是充滿得與失,多看看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少抱怨,少計較。心大了,事就小了。 蘇軾一生仕途多舛,屢遭貶謫,卻還能淡定自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p> 不爭得失,是智慧,也是境界。 只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會心平氣和、安然從容地在人生之路前行。 ![]() 比較,是心理失衡的開始。 不必羨慕他人,我們看到了別人的甜,卻不知別人背后付出的辛苦; 不要嘲笑他人,嘲笑只會讓我們變得狹隘,卻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楊絳先生說過:“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p> 不爭高低,是冷靜,也是自信。 只有不攀比,才能找到內(nèi)心的追求、活出真實的自己。 ![]() 唐代高僧寒山與拾得,流傳下來一段玄妙對話。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面對別人的質(zhì)疑、誤解,或是貶損、譏笑,智者選擇不去理會。這不是軟弱退縮,而是不爭眼前的榮辱,不逞一時之強。 不爭榮辱,是豁達,也是明朗。 不在意別人的刁難,不陷入一時的情緒之中,努力做好自己,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 ![]()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成為別人心中特別的存在。 長大了才明白,很多關系不能強求。不是付出真心就能得到親密無間。也不是你把別人看得重要,別人就會同樣對待你。 慢慢才懂得,親疏隨緣,順其自然。 不爭親疏,是成熟,也是真誠。 不必因為高估了自己與對方的關系而傷心。自己想珍惜的人,就認真對待,不留遺憾,不去衡量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 花開花落,自有期限;緣起緣盡,自有定數(shù)。 ![]() 有人早早就結婚生子,有人還是形單影只; 有人年紀輕輕就事業(yè)有成,有人到了中年還在徘徊和尋找。 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你只管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踏實前行。不被年齡束縛,不被焦慮影響。 1928年出生的達芙妮·塞爾夫,70歲的時候,重返T臺,并被倫敦最知名的模特經(jīng)紀公司選中簽約。 87歲時,她登上著名雜志《鄉(xiāng)村生活》,成為世界上最高齡的超模。她不僅是模特界的神話,還是孩子們最愛的奶奶。 不爭先后,是從容,也是通透。 人生是一場旅程,不必被年齡的界限框定。只有自己才是這旅途的主人,你可以一路奔跑,也可以走走停停。 “水不爭,自由自在; 天不爭,百鳥盡歸。 不爭,自有世界,也自有境界?!?/p> 與君共勉。愿你我都能收獲一份淡定、灑脫,于天地間自在行走。 |
|
|
來自: 皇家書庫319 > 《修生養(yǎng)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