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雪敲天鼓,禪音不可說。豹子奔跑時,四肢放松,胸背涌動,頻繁交替。這個動態(tài),叫胸腰折疊。內腔涌動,脊柱屈伸彈性,或前輪,或后輪,即使腳步沒動,身體也在奔跑。太極拳,看似慢悠悠,運動量可不小,都是內動。他穿個寬大衣服,所以身法不顯。
朝陽灑山川,月涌大江流。練拳時,身上別像塊板。比如三換掌,看似手臂滾圈,實則胸腰折疊。前合后開,前開后合,不停滾動身法。身如大蟒,腹內滾珠。幾斤的魚,突然掙蹦起來,很難拿住,都是身上的勁。你總用手,則身子閑置。你多用身體,則手臂輕松。放松歸放松,但從來不缺勁。
光會傳遞,霧會消散。在你迷惑時,總有一個人,他會出現(xiàn),給你力量,彌補你的短板,告訴你方向,增強你的信念。終有一天,你步入正軌,練出了成績,有了感悟,也變成照亮別人的人,這就是最大意義。以燈傳燈,拳道不死。 
一動無有不動,一圈無有不圈。多運動內腔,使內臟得到鍛煉,這是好的。內臟許久不動,活力下降,蠕動減弱。尤其中年以后,需要一些內運動。太極是內動功法,通過腹腔運動,連同胸腔盆腔,都產生連續(xù)圈勁。固本培元,增強內能,此拳非常高明。
三尺水,十丈波。十個點,支持一個點。打個比方,說起式,緩緩抬手,周身各部位,都在支撐這個動作,而不是僅僅抬手。大家一起動,所有技術支持,把一雙手抬起,這是太極拳法。這就好比,你推他手,就是推不動,撐著你的不是手,而是他的周身。
薔薇帶荊棘,寒風撞孤島。練拳,是一輩子的事,千回百轉??璨婚_,自重下不去,就得先解決胯的問題。掖胯撐胯,慢慢練開胯,髖臼空間有了,可以承接自重,才算練到。站樁,有很多小活。比如定一動一,定住肘不動,雙肩靈活交錯。然后,定住肩不動,兩肋暗暗波動。

胯法就是手法。打個比方,還說擰螺絲,不會擰的,手酸胳膊累,會擰的,胯催著手擰,勁來自胯上,動態(tài)不一樣。打拳也是,手指一捏,胯就落了。胯尖突崩,一掌拍出。順勢一個襠弧,手法消失,化于無形。手指輕輕一動,尾椎下意識也動,暗調平衡。
一套拳,我們很熟悉手法,手法含著胯勁,這是研究課題。叫人摸不著,是摸不著重心,虛虛實實的,不是摸不著手,手跑了沒用,要動胯切換,手雖未動,胯位變了,手勁也就變了。最重要的是,通過打拳,體悟到手與胯的關系。
看一個人打拳,注意他的襠勁,襠勁與手法,有種默契,非常虛靈協(xié)調,這是高手。我認識個人,拳頭頂著你,手臂不動,零距離,突然蹬胯,脊柱一涌,肩部放長,人被彈出三四米,他內空間大。當你打拳時,手臂怎么畫圈,襠就怎么畫圈,建立同步性,直到把胯軸,練得和手指一樣練活,結構關系就通了,很多事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