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郎神,又稱灌江口二郎,赤城王,萬天川主、小圣真君等等。在中華古代傳說和民俗神話信仰中,他不僅神威顯赫,而且正直仁義、為民除害、顯圣護民,深受百姓的愛戴。 在各種神話故事里,二郎神都是英姿颯爽,手持三尖兩刃刀、腰挎彎月金彈弓、額頭多出一只能識別是非善惡的天眼、身后跟隨著一只哮天犬的青年形象。 最早關(guān)于二郎神身份的,是戰(zhàn)國時期水利家李冰的二公子。李冰在擔任蜀郡太守時,征發(fā)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了以都江堰為代表的許多水利工程。幾千年來,這些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后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李冰的二公子被尊為灌江口二郎神。 因李二公子主要功績是治水,五行講究土克水,人們就經(jīng)常用土來供奉他,無需香火。 在中華神話故事的標尺巨著《西游記》里面,大多數(shù)神話人物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來源。二郎神在這里面多次出場,曾親口說出自己是玉帝外甥,被孫悟空嘲諷“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吳承恩的《西游記》成書之后,許仲琳寫了著名的神魔大劇《封神榜》,里面提到二郎神名叫楊戩。 楊戩在京東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區(qū)的州縣,逼迫百姓租佃廢棄的堤堰,還有荒山退灘、河水淤積之處,增收租賦,水旱之災(zāi)害也不進行蠲免。 當?shù)匕傩丈钍芷浜Γ瑓s又不敢惹他,就諷刺他“刮地皮”,稱呼他為“二郎神”。寓意有三: 一,楊戩刮地皮,二郎神也是需要用土上供。 二,楊戩很會察顏觀色,簡直就像二郎神的三只眼。 三,楊戩是太監(jiān)沒有胡子,就像是二郎神相貌英俊白面無須。
楊戩還真不知恥,就以二郎神身份自居,非常得意。 感謝您的關(guān)注! |
|
|
來自: 新用戶05287284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