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是可以選擇的,因為你可以選擇被誰影響
人生,交往的圈子不同,接觸的人就會不同,當然就會對個人成長造成不一樣的影響,也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這個道理。
佛學則認為人是最有靈性的生物,也是適應性最強的生物。所以,人處于怎樣的人際交往圈層,其言行舉止就會受圈內(nèi)人的影響,長期以往,就會慢慢適應該圈子的一切。
與消極的人交往,你聽到的永遠是抱怨,哀嘆,譴責,怨天尤人和自己的無能為力,世間事對于他們永遠是不可能,所以,你的人生就會在充滿負能量的氛圍中,感覺沒有一點希望,自身也就沒有了走出去的勇氣,就只好選擇在平庸中度過。
與積極的人在一起,你會時時充滿著正能量,聽到都是積極向上的聲音,看到的都是充滿朝氣與激情奮斗的身影,所以,你的人生也會在這樣的氛圍中,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改變,逐步走向自己理想的人生巔峰。
所以,怎樣的人生,就會有怎樣的圈子,圈子不同,人生肯定就會不一樣。
圈子、思維和學習力鑄就不一樣的人生,圈子不同,結果不同
一、不同的圈子,往往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人們常說物語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的人吸引什么樣的人,如果你足夠優(yōu)秀也是會吸引同樣優(yōu)秀的人。優(yōu)秀的人是太陽,走到哪里點亮哪里。
太陽也會有缺席的時候,除了陰雨天、雪天等極端天氣,太陽都會照常升起。但是月亮就不一樣了,初一十五不一樣,總有太多的不完美。不高興了可以缺一塊,這叫月有陰晴圓缺。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當自己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吸引一些跟你同樣狀態(tài)的,然后達到惡性循環(huán)。當自己做的好,夠優(yōu)秀的時候,也會同樣有很多人去追趕你的腳步。
最近看了一本書,讓我覺得圈子很重要。咱們可以看一下我們身邊的例子吧。我的一個小學同學,在上初中的時候去了縣城,而我依舊在鄉(xiāng)里上,等到高中時候又在一個班級了。在鄉(xiāng)里我還是有點名氣的,但是在高中時候沒有那么出名了,和人家有差距了,我只能通過努力去補充。
可是,走過千軍萬馬,到大學之后,發(fā)現(xiàn)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很優(yōu)秀。我也在學習,也在玩,但是別人沒有學習,平常玩優(yōu)秀的很多,但考試的時候人家突擊一下,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是和人家水平差不多。
二、思維能力往往比記憶力更重要
在如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網(wǎng)絡發(fā)達,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人工智能、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等等已經(jīng)是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現(xiàn)在做地鐵也不用刷卡,一部手機也就搞定。
人們需要的是資源整合的能力,以前車馬很慢,傳播消息的速度很慢,而如今分分鐘甚至幾十秒,就已經(jīng)是上了熱搜榜。我們需要的把資源整合,更系統(tǒng)化更加的專業(yè),而不是零碎的,分散的。
如今科技發(fā)達,比記憶,科技要更勝一籌,象棋的人機大戰(zhàn)、醫(yī)學界的人機大戰(zhàn),均顯示人工智能更勝一籌。從這個角度來說科技對人們的沖擊是很大的。
但是,科技能取代一部分記憶力,大腦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思考,這個是科技無法取代的。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有些東西,讓你想不到,也許在幾百年前的蒙拉麗莎圖,也是利用了一種科技呢?
三、學習力永遠是價值所在
兩個水平相當?shù)娜?,一個愛學習,涉獵廣泛,懂得思考。一個在本職崗位堅守著,平時不怎么學習。5年過去了,愛學習的人,不斷的升級自己的圈子,遇見更優(yōu)秀的人,然后自己也是越來越優(yōu)秀。因為優(yōu)秀的人相互鼓勵相互督促。
大多數(shù)人去做一件事,是先看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但其實呢更多的是看價值創(chuàng)造吧。也就是思考差異化的優(yōu)勢,我們同樣的水平,我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你也可以,但可能我做得更好。萬丈高樓平地起,都知道三馬很優(yōu)秀,但是有多少人能成為他們呢?
至少我們當下關注的點應該立足在身邊、立足當下。比如一個部門的頂端、然后分公司的頂端、一步步的走。不管何時,讓自己無可替代,那這其中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學習力。也許你現(xiàn)在的工作技能在未來不適應了,但是只要是跟上時代,和趨勢共舞,那么結果一定差不了。
選擇圈子,一定要做好合理權衡
身處正能量圈,心里經(jīng)常被陽光照耀,就算有負面情緒也會轉化過來。生命影響生命,大概說的就是,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影響,不同的人生。
圈子就像一個泥坯,總是有形無形地雕刻著一個個圈內(nèi)人。不同的圈子陶冶不同的性情,造就不同的人生。南山的幽靜給予陶淵明淡泊平和,普羅旺斯的清新給予彼得·梅爾質(zhì)樸脫俗,陋室的簡樸給予劉禹錫高潔傲岸。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告訴我,你和什么人在一起,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樣的人?!本褪钦f看一個人平時結交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樣的圈子中浮沉,就可以直接看出這個人平時的為人、品行、素養(yǎng)等。要了解一個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了。與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對個人的成長影響很大。長久地生活在低俗的圈子里——無論是道德上的低俗,還是品位上的低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不知不覺地沾染到一些壞習氣。
圈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人是一種很容易“著色”的生物,即便是雙胞胎,也有可能造就兩種不同的人生結構和人生命運。同一個工廠生產(chǎn)的兩個同樣的盤子,一個可能成為招待貴賓的用具,而另一個卻可能成為給貓喂水的用具。同樣是盤子,所處的位置不同,它們的作用和命運就不同,這就充分闡述了圈子變化帶來的影響。
在倉在廁,圈子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差異。人生不是在倉便是在廁,我們與老鼠其實無異,一樣在營營碌碌,一樣在為了生存奔波。不一樣的是,我們可以主動選擇自己的圈子,可以對圈子有合理的定位和權衡。在進入一個圈子前,我們可以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我是什么樣的一個人?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圈子?我在圈子中可以做什么?
其一,人最需要的是了解自己
如果問一個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生命?事業(yè)?愛情?答案不一而足。我倒是覺得一個人要融入社會這個大圈子,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試著給自己提一個問題,我是什么樣的人?我很喜歡的一位臺灣插畫師林怡芬就說,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了解自己。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會在什么時候悲傷,什么時候憤怒,才會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對自己有一定了解之后,每當面臨抉擇時,我們才能作出最正確的選擇,走最正確的路。她的說法不由得讓我想起球王貝利說過的話,他說我天生適合踢足球,就跟貝多芬天生適合彈鋼琴一樣。
了解自己,我們才更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才能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機會成本”。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自我能力的適應性及自我的心性。心性,是你走向世界的第一引力,心理的急、緩,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如果你是一個性急的人,千萬不要看別人得到什么就追隨什么。你要做的是,先壓制自己膨脹的欲望,仔細觀察和學習他人成功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再三反復,從昔日經(jīng)驗中獲取有用的方法和策略。
其二,是了解圈子,了解世界
在學校讀了十幾年書,突然要面對社會,面對更多的圈子,這份陌生感對很多人而言都是正常的。一般對圈子的不了解通常表現(xiàn)出兩種極端狀態(tài):一無所知和想當然。這兩種狀態(tài)常常使很多初涉圈子的年輕人陷入被動,稀里糊涂地就吃了悶虧上了大當。所以,對圈子抱持一份清醒而中立的認知,就不會盲目跟風以致陷在圈子中左右為難。
了解圈子,包括適應圈子,調(diào)整規(guī)則。人是需要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的,圈子不同,規(guī)則就會變。小說《輸贏》結尾故事里的對話,讓人深思。不能隨便抱的美女,到了舞場上就可以抱了——圈子變了,法則變了,人也需要換一套思維模式。有句俗話叫,樹挪死,人挪活?!案F則變,變則通?!绷记輷衲径鴹?,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最佳定位,只有體驗和思考,才可以找到自己最合適、最佳的位置。
其三,我能為這個圈子做什么?
在圈子中和人互動是很需要一種主動和奉獻精神的。現(xiàn)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圈子中許多原本牢靠的關系也變得松懈,朋友之間逐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而到了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圈內(nèi)關系不夠,拉不下臉開口求人。
中國人諷刺臨事用人,最常見的說法便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是十足的目光短淺,俗話說得好:“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早作準備,未雨綢繆,這樣在急時就會在圈內(nèi)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
當然,經(jīng)營圈子是不能抱持一種功利的目的——覺得圈子一定要給自己帶來什么利益好處,這樣的圈子就是好圈子,自己便可以好運連連,諸事順利。圈子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代名詞,它還代表著這樣一種精神的存在——當你在這樣的圈子里時,你的精神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你的意志會得到極大的錘煉,你的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就一個真實的自己。如此,你便能在層層疊疊的圈子中圈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艷陽天。
圈子不同,人生不同
我們常說,一個人變得強大,是從獨來獨往開始的。其實不然,不善于借力使力的人,即便有天大的力量,也只是一己之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不同的處世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人際關系就像一座金字塔,能夠往高處走的人,都是“眾星捧月”的結果,是智慧的體現(xiàn);因此說,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善用“圈子”的高手。
君子圈,需要結交
自古以來,人與人之間的爭斗,天天都有,如果耿耿于懷,那就沒有辦法相處了,只要是賢明的人,都可以拉攏,唯有這樣,才能成大事。
君子的圈子,你要主動加入,并且主動為圈子做點什么。眾人拾柴火焰高,你得到了圈子的幫助,就像老虎長了翅膀,老鷹有了千里眼一樣。
小人圈,需要遠離
一群為了私利而結交的人,等他們?yōu)榱死?,爭?zhí)不休的時候,注定會散去,圈子就變成了禍根;人心不齊,一開始就意味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現(xiàn)實社會中,單位里總有一些小圈子,大家匯聚在一起,可以和集體對抗,并且可以隨意欺負那些老實人;很多人,以加入功利性的小圈子為榮幸;如果你也這樣,需要警醒,馬上退出;自古以來,親君子,遠小人,才是交友的好方法,所有背道而馳的行動,都是不可取的,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比方說,你在某個單位做領導,身邊圍著一群小人,個個都給你點贊,從來沒有人反對,你就是做了“一言堂”的蠢事;因為決策的偏失,帶來的惡果,只有你自己去承擔。
有頭腦的人,一定會遠離小人圈,不管多大的利益驅(qū)動,他都不以為然;畢竟,做人應該有長期主義思想,要舍小抓大。
無用圈,需要瓦解
俗話說:“結識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span>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習慣喜新厭舊,也需要悟透“叢林法則”,因此,朋友也需要推陳出新;
比方說,你在南方的城市里,結交了很多朋友,后來你去了北方發(fā)展,這些朋友對你的幫助就減小了。你注定會慢慢淡忘一些不再聯(lián)系的朋友。
成年人的斷交,總是靜悄悄的,你不需要用“杯酒釋兵權”的套路,只要做到“不打擾不聯(lián)系”,感情自然就變淡了;欲成大器,不拘小節(jié),不能被圈子的感情困惑,才能甩開臂膀,努力向前沖。
結束語
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麼多,你能給的也只有那麼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
人這一生,要善交友,交善友;別讓身邊的位置,被惡毒的人占領了,把握規(guī)則,才能長盛不衰。
其一、類似的人,才能長期相聚。那些與你三觀不合的人,你就是拼命巴結他,也不能引領你去做什么,反而會指揮你往相反的方向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至關重要。
其二、遠親不如近鄰。朋友滿天下,不如鄰居兩三個。和你距離很近的人,對你近期的生活情況很了解,幫助你的速度也會更快。
其三、行善積德,問心無愧。只有堅持在一起做善事的人,才能讓圈子灼灼放光,成為時代的領頭羊。
其四、學會拒絕。一旦發(fā)現(xiàn)圈子不適合自己,要果斷退出,別礙于情面,勉強和別人同路。
記住,牌友喊你打牌;損友背后算計你;工友和你一起勞動;驢友一起去探險;加入正能量的圈子,你才能發(fā)光發(fā)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