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的更新?lián)Q代是非??斓模院芏嘈』锇閾Q手機的速度也非???。在挑選一款新手機的時候,很多用戶可能會上網(wǎng)搜一些別人的推薦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恍┦謾C硬件的基本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在挑選的時候了解更清晰! 一、基本硬件流程圖在挑選手機之前,建議對手機的一些零部件做一定程度的了解。 這樣做的好處是,至少在看手機詳情的時候不至于被各種花里胡哨的描述忽悠,而且對手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對于以后挑選手機也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真不懂手機、也沒時間去了解手機硬件,可以簡單粗暴的沖著“銷量最高、且好評率不低于95%”的那些手機去也沒錯。
二、重點了解部分1、處理器 手機處理器更多的時候被稱之為“SOC”,即“System on Chip”。 手機處理器集成CPU、GPU、SP、ISP、RAM運行內存、Wi-Fi控制器、基帶芯片以及音頻芯片等芯片。 其中,CPU影響手機性能和應用,GPU決定游戲特效能開到多高,RAM內存即我們常說的“內存”或者“運存”。
目前主流的手機SOC芯片廠商,主要有高通、蘋果、華為、三星、聯(lián)發(fā)科。 各家的旗艦處理器,分別是驍龍888、蘋果A15、麒麟9000/麒麟9000E、獵戶座Exynos 2100。 除蘋果外,其余各家目前中端SOC芯片,又分別為驍龍778G、麒麟985/820、獵戶座Exynos 1080、聯(lián)發(fā)科天璣1100系列。 蘋果不存在中端芯片,只以上代旗艦或上上代旗艦與其余手機廠商競爭中高端市場。 建議在選購手機的時候,優(yōu)先選擇搭載上述旗艦和中端SOC的機型。而像驍龍4系、麒麟7系、聯(lián)發(fā)科P開頭的處理器機型,可以不選或者少選。 2、RAM運行內存 上面說過,RAM運存集成在SOC處理器中,相對于電腦的內存條,決定著我們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同一時間能夠打開的應用上限,以及手機使用過程中的流暢度,畢竟運存越大,能夠被處理器處理的任務就越多。 另外,目前安卓系統(tǒng)的處理機制,為了讓客戶能夠更加流暢的進行多任務切換,所以一般情況下將打開的應用切換到后臺時,系統(tǒng)會自動保留這個應用在后臺繼續(xù)運行,然而當手機開機時間越久、后臺駐留的應用就越多,因此也就會越卡。 因此,當手機RAM運存有足夠的大的空間,后臺能夠駐留的應用也就越多,這樣就不會在開幾個應用之后進行切換、發(fā)現(xiàn)有的應用已經(jīng)被系統(tǒng)殺掉的情況出現(xiàn)。
目前購買安卓手機,建議: 1000元以下:4G運存起步,最好購買6G運存; 1000-2000元:6G運存起步,最好購買8G運存; 2000元以上:8G運存起步,預算充足可以上到12G/16G運存; 另外就是,如果經(jīng)常玩游戲,或者多開應用但不喜歡清理后臺的話,建議8G運存起步。 3、ROM存儲 RAM運存決定了同一時間后臺駐留應用的數(shù)量,而ROM存儲則決定了手機的存儲容量和打開速度。 由于目前手機系統(tǒng)越來越占存儲容量,往往才購買的新手機,開機后就只剩下標注容量的80-90%左右。 關于手機存儲容量的個人建議: * 建議64G存儲起步,預算充足則上到128G/256G。 * 如果經(jīng)常拍照、視頻拍攝,或者緩存電視劇電影比較多,可以考慮256G或512G存儲空間。 * 部分機型可以通過TF存儲卡和NM存儲卡來擴充存儲容量。
另外就是,ROM對手機流暢度的影響,不僅僅在于存儲容量,還在于閃存讀寫速度會影響手機使用的流暢性。 早先的手機閃存規(guī)格多以eMMC為主,不過目前僅1000元以下少量機型還在使用eMMC閃存,1000元以上機型基本標配UFS閃存,然后又分為UFS2.1、UFS2.2、UFS3.0、UFS3.1、增強版UFS3.1等。 而華為Mate40系列、榮耀30 Pro+等機型疑采用自研SFS1.0技術,閃存讀寫速度相比UFS3.1更要提升巨大。 相對而言,現(xiàn)階段購買中高端、以及旗艦手機的話,建議優(yōu)先考慮更高存儲規(guī)格的機型。 4、屏幕 對于手機體驗和流暢度來說,屏幕非常重要。選擇一塊優(yōu)質的屏幕,不僅看得更舒服,也相對會更護眼。 目前主流的屏幕類型,主要有兩類:LCD和OLED。
那么選擇LCD屏手機、還是OLED屏手機呢? * 如果你更希望屏幕低亮度環(huán)境不傷眼,可以多考慮LCD屏手機,或者帶有類DC調光、高頻PWM調光的OLED平機型; * 如果你更喜歡屏幕色彩艷麗、全面屏、屏幕指紋,則可以考慮OLED屏手機。 另外也可以屏幕分辨率和PPI、刷新率、像素密度、對比度、色域、色階、色準、亮度、屏幕調光等方面,做一定的了解,以便在看到眼花繚亂的屏幕介紹時能夠分辨到底好壞。 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是指縱橫向上的像素點數(shù),單位是px,在相同屏幕尺寸的情況下手機分辨率越高,圖像清晰度也就越高。 目前手機主流的分辨率有720P、1080P、2K+、4K這幾種,其中又以1080P分辨率最為常用,建議在挑選手機的時候避開720P分辨率手機。 PPI像素密度: 對于不同尺寸的屏幕來說,并非分辨率相同、清晰度就是一樣的,這里可以引進PPI的概念,PPI是指屏幕每英寸對角線上的像素個數(shù)。 PPI值越高,手機也就越清晰。 刷新率: 通常以60Hz/90Hz/120Hz/144Hz等形式來表示,數(shù)額代表的是屏幕在1秒鐘流過的幀數(shù),刷新率越高,整體視覺效果就會更加流暢,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游戲體驗都會更好一些(主要是部分如和平精英已經(jīng)支持90幀/120幀模式的游戲)。 對比度: 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qū)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范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范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注:源自百度百科) 色域、色準、色階: 色域,指的是屏幕可以顯示出的色彩、能覆蓋多大的色域范圍。 色準,顧名思義指的是顏色的準確度; 色階,是圖像亮度強弱的指示數(shù)值,色階等級越多,圖像的層次越豐富,圖像也越好看。 屏幕亮度: 亮度,是衡量屏幕發(fā)光強度的重要指標,通常以nit作為單位,手機屏幕能支持的最大亮度無疑越大越好,可以提高屏幕的通透性,也可以確保在室外、或者陽光下能夠清晰的看清屏幕。 屏幕排列: 不同的屏幕排列,影響不同的屏幕顯示精細程度,LCD屏常用的屏幕排列主要為RGB排列,OLED屏常見的則為鉆石排列、Pentile排列、Delta排列等,其中又以鉆排最為接近RGB排列效果。 屏幕調光: 屏幕主要用于在屏幕低亮度情況下降低屏幕閃爍、以避免帶來視覺疲勞感。相對而言,有屏幕調光的手機要遠遠好于沒有屏幕調光的手機,尤其是OLED屏幕。 目前常用的屏幕調光有低頻PWM調光、DC調光、類DC調光,以及高頻PWM調光,其中類DC調光是目前OLED手機主要使用的調光方式(“類”即“類似”的意思,并非硬件級DC調光,而是通過系統(tǒng)層面軟件模仿實現(xiàn)調光效果)。 高頻PWM的調光效果,要比其它三類調光方式更好,比低頻PWM調光更護眼,而在低亮度環(huán)境的色準表現(xiàn)也比較不錯。 5、電池和充電 手機不像電腦隨時插著電源使用,我們使用手機的場景更復雜,因此對手機的電池容量和充電功率也就必須有了更高要求。 電池容量,決定了滿電后使用時長;充電功率,決定了電量不足時的回血速度。
對于手機電池,個人建議: * 4500毫安以上容量電池+至少30W以上快充的組合,既確保充足的使用時長、又保證迅速的回血速度。 *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40W、44W乃至65W或者更高的超級充電功率的機型,充電速度更快。 6、鏡頭 拍照,是目前手機的主要娛樂功能之一,但并不是像素越高就代表成像越好,像素大小只能影響照片輸出的大小,所以某些6400W、4800W像素的機型,拍照不一定很好。 對于手機攝像頭和拍照,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方面? 像素: 像素即拍照的分辨率大小,分辨率越高,拍的照片就越細膩,但圖像所占存儲空間更大。 鏡頭類型: 目前手常見的手機攝像頭類型,主要有超廣角、長焦、潛望式長焦、人像、微距、景深,以及并不常見的色彩過濾鏡頭。 手機搭載的鏡頭類型越多,則支持的拍照模式也就越多。 CMOS圖像傳感器: 手機攝像頭通常由PCB主板、CMOS傳感器、固定器、鏡頭構成。其中CMOS圖像傳感器是一種典型的固體成像傳感器,是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裝置。(源自百度百科) 目前常見的手機CMOS圖片傳感器,主要有索尼IMX700、IMX600y、IMX686、IMX586、IMX582,以及三星HM2、HMX、三星GW1、GW2等,鍋鏟則主要有豪威OV48C、OV48B、OV64B等。 光學變焦: 光學變焦英文名稱為Optical Zoom,通過鏡片移動來放大與縮小需要拍攝的景物,光學變焦倍數(shù)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源自百度百科) 光學變焦主要依靠長焦鏡頭,其中潛望式長焦鏡頭的變焦拍攝效果更佳,如華為P40 Pro+支持10倍光學變焦。 光學防抖: 光學防抖英文名稱為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所以一般又稱為OIS光學防抖,通過光學元器件的設置,來避免或者減少撲捉光學信號過程中出現(xiàn)的儀器抖動現(xiàn)象,從而提高成像質量。(源自百度百科) 雙OIS光學防抖就是手機兩個攝像頭都支持光學防抖,一般是主攝+長焦鏡頭,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榮耀30 Pro+為長焦鏡頭支持雙OIS光學防抖。 拍照調教: 手機拍照的效果,與攝像頭硬件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但手機的固件優(yōu)化和調教也非常重要。 三、基本了解部分1、射頻芯片 手機里邊有很多跟射頻相關的芯片,主要有射頻發(fā)射芯片、GPS導航天線芯片、WIFI無線網(wǎng)絡芯片、NFC近場傳輸芯片、藍牙芯片等,這些芯片的數(shù)量和性能,決定了手機通信手段的多少和通信能力的強弱。 2、散熱模塊 手機在運行游戲、或者其它大型應用的過程中,手機會發(fā)熱發(fā)燙、然后就會導致降頻,非常影響游戲體驗,這就要求手機至少具備液冷、均熱板、石墨、石墨烯、銅管、碳纖維以及內置風扇等一種或幾種散熱方式。
3、充電模塊 主要包括有線快充和無線充電。 4、馬達 優(yōu)質的振動馬達帶來的震感,在日常使用、打字、游戲等都能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沉浸感。 常見的振動馬達主要有線性馬達和轉子馬達(扁平馬達),其中線性馬達的振動效果要好于轉子馬達。 而線性馬達又分為X軸橫向馬達和Z軸縱向馬達,其中X軸橫向馬達要好于Z軸縱向馬達。
5、揚聲器 揚聲器一般位于手機底部,主要用于聲音外放,立體聲雙揚聲器則一般是上下各一個揚聲器(有的以聽筒來發(fā)聲)。 另外就是超線性揚聲器,相比普通的揚聲器,超線性揚聲器大幅度提升手機外放時中低頻的響度,更好的抑制外放聲音的失真。 這里要分清楚“雙超線性揚聲器”和“超線性雙揚聲器”的區(qū)別,前者是上下兩個揚聲器都是超線性揚聲(比如小米10系列)。 而“超線性雙揚聲器”則更多玩得是文字游戲,兩個揚聲器中有一個是超線性揚聲器,另一個則大多都是聽筒發(fā)聲。 6、傳感器 手機的傳感器,主要有NFC傳感器、紅外遙控器、超聲波距離傳感器、屏下環(huán)境光感應器、加速度傳感器、激光對焦傳感器,以及陀螺儀、氣壓計、電子羅盤等。 https://www./article/8-kvdm.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