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示  (龐蘊(yùn)居士)至藥山,山命十禪客相送。至門首,士乃指空中雪曰:“好雪片片不落別處?!?/strong>有全禪客曰:“落在甚處?”士遂與一掌。全曰:“也不得草草?!笔吭唬骸绊ッ捶Q禪客,閻羅老子未放你在?!比唬骸熬邮孔髅瓷??”士又掌曰:“眼見如盲,口說如啞。”——《指月錄》【白話參考】龐蘊(yùn)居士到藥山參訪,藥山禪師讓十個學(xué)禪的弟子去送行。到了門口,龐居士指著空中的飛雪說:“好雪,片片不落別處?!庇袀€“全禪客”問:“落在哪里?”龐居士拍了他一掌。全禪師說:“不要亂來?!饼嬀邮空f:“你這樣也配稱為禪客?閻王老子不肯放過你呢?!比U師曰:“龐居士什么意思?”龐居士又拍他一掌說:“眼見如盲,口說如啞。”
且向風(fēng)之外,幡之外 認(rèn)取你的腳印吧
【注】周夢蝶先生(1921-2014),著名詩人、文化人,長期師從南懷瑾先生。
以下摘自林清玄的散文《武昌街的小調(diào)》:記得舊日周夢蝶在武昌街?jǐn)[攤的時候,有時路過去買兩本書,小立一下,和周公閑聊幾句;有時什么都不干,只是看剃了光頭的詩人,包卷在灰布大袍內(nèi)盤膝讀經(jīng)書,總覺得有一輪光暈在詩人的頭顱以及書攤四周旋舞。……十幾年前,武昌街就非常非常熱鬧了,可是總感覺周夢蝶坐的地方,方圓十尺都是十分十分安靜的,所有的人聲波浪在穿過他書攤的時候仿佛被濾過,變得又清又輕,在溫柔里逸去。我常想要怎么形容那樣的感覺呢?那雖是塵世,周夢蝶是以坐在高山上的姿勢坐在那里;那雖是萬蟻奔馳的馬路,他的定力有如在禪房打坐;有時候我覺得他整個人是月光鑄成的,在陽光下幽柔而清冷。……上個星期,朋友約我們?nèi)ヂ犞芄罢f法”,才想起我們已整整三年不見了。那一天也不能算是說法,是周夢蝶自己解釋了一首1976年發(fā)表的詩《好雪,片片不落別處》講解每一句在經(jīng)書里的來處,或者每一句說明了經(jīng)書的哪個意旨,原來句句都有所本,更說明了詩人的苦心。那詩一共有三十三行,卻足足講了五個小時,每一行說開了幾乎都是一本書了。……當(dāng)我聽到周夢蝶用濃重的口音念出這兩段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