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端胡同是因明代應(yīng)天府府尹孟端府第在此胡同而命名的。住在孟端胡同的是果親王的后代,輔國公載卓,故稱卓公府。府址在孟端胡同45號,雖不是王府,建筑也很精美、氣派,是由三組平行的四合院組成的大院。 歷史沿革歷史變遷
果親王府改端王府時,果親王的世襲者實為輔國公,府第遂遷往孟端胡同,人稱卓公第。 果親王允禮無嗣,雍正皇帝將其第六子果恭郡王宏瞻繼之。卓公其后人也。實際上孟端胡同之卓公第,乃雍正皇帝孫子的住宅。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稱:“弘瞻善詩詞,雅好藏書,與怡府明善堂埒。御下嚴(yán),晨起披衣巡視,遇不法者立杖之,故無敢為非者。節(jié)儉善居積,嘗以開煤窯奪民產(chǎn)。從上南巡,囑兩淮鹽政高恒鬻人葠牟利,又令織造關(guān)差致繡段、玩器,予賤值。二十八年(1763)圓是園九州清宴災(zāi),弘瞻后至,與諸皇子談笑露齒,上(指乾隆)不懌。又嘗以門下私人囑阿里袞。上發(fā)其罪,并責(zé)其奉母妃儉薄,降貝勒,罷一切差使,自是家居閉門,意抑郁不自聊,三十年(1765)三月,病篤,上往撫視。弘瞻于臥榻間叩首引咎,上執(zhí)其手,痛曰:'以汝年少,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因復(fù)封郡王,旋薨,予謚。” “子永瑹,襲。五十四年(1789)薨。謚曰簡。子綿從,襲貝勒。孫奕湘,襲鎮(zhèn)國公。歷官司副都統(tǒng),廣州、盛京將軍,兵部尚書。加貝子銜。卒,謚屬慎。子孫遞降,以輔國公世襲。 按時《清史稿》所載,果親王允禮之嗣子宏瞻,終為郡王。其子永瑹,襲郡王?!毒煼幌镏靖濉啡ィ骸?圣祖國統(tǒng)一十七子果毅親王,無嗣,世宗(雍正)以六子果恭郡王宏瞻繼之。卓公其后人也?!钡肚迨犯濉分?,宏瞻的后人,有郡王、有貝勒、有鎮(zhèn)國公、有輔國公。但未云哪位輔國公是卓公。這在清朝歷史上還是一個謎。 這位清初輔國公的住宅,在明代的主人是誰?這一直是一個謎。是否就叫孟端呢?孟端又是何許人也呢?史書不詳。明萬歷年間任宛平縣太爺?shù)纳虬?,著書?a target="_blank" >宛署雜記》稱,孟端胡同是他管轄范圍內(nèi)的一條街巷,被他稱之為“孟端家胡同”。又有人考證,孟端是孟子的后裔,是一位任職于明初的文官,精通孔孟之道,稱孟端公。 但名未見經(jīng)傳。今孟端胡同附近有前樓、后樓、玉帶之地名,疑與孟端宅第有關(guān)。是否就是當(dāng)年其宅第內(nèi)的遺名,有待專家考證。這一帶都是住平房的居民,也許日后有一天拆平房、蓋高樓深挖地基,會出土一件什么古物,能證實這位孟端家的身世。 現(xiàn)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