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做事,真正優(yōu)秀的人考慮的是德行,而小人考慮的是利益。 ![]() 作者:烈烈(富書作者);主播:蘇芮菡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微博上有個很火的話題:什么樣的人會吸引到身邊的人? 各路網(wǎng)友的答案層出不窮,有人覺得是溫柔,有人覺得是獨立,也有人認(rèn)為自信勇敢才是最能catch人心的。 誠然,每一個都足以成為人身上很大的魅力,但如果關(guān)乎到命運,這些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說到底,一個好命的人,必須看他身上有沒有這兩種品質(zhì)。 一個是人品,它是一個人最好的底色,最亮的底牌;另一個是心態(tài),它是人生的色彩,能決定人的一生。這兩座人生靠山,缺一不可。 如果有人問我什么樣的人極具吸引力,我想我會說:“就是好人品與好心態(tài)兩者俱全的人?!?/p> 人品,為你的人生基調(diào)背書 咱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子欲為事,先為人圣”。 想干大事,先學(xué)會做人。就像現(xiàn)如今,喜歡一個人,始于共鳴,陷于才華,忠于人品,可見人品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主持人白巖松曾說:“人品是最高的學(xué)位,德與才的統(tǒng)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p> 比如一個單位,無論它的管理制度多么嚴(yán)謹(jǐn),可一旦任用了品德有瑕疵的人,無疑是給單位埋下了一顆深水炸彈,隨時會有引爆的危險。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公司里,有個人天天歪心思想挖公司墻角,這個人老板還會要嗎?哪怕他再有能力,老板也不會留著,避免更大的反作用出現(xiàn)。 幾年前,在一次媒體訪談會上,有這么一個話題,說的是“單位最忌諱員工哪一點?” 許多在場名企老板都旗幟鮮明地把人才觀中的“人品”列入第一位,他們表示,無論是對企業(yè)還是對其他員工,個人在人品方面所犯的錯誤是最不能容忍的。諸如見利忘義、投機取巧、責(zé)任心差或者不誠實等。 不僅如此,有的老總甚至直言道:“能力可以有大小,人品卻容不得打折扣?!?/p> 羅斯福講過:“有學(xué)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xué)問,如一鄙夫?!比松梢詻]有學(xué)位,但不可以沒有學(xué)問,更不能失去人品。 古往今來,我們的老祖宗就有很多關(guān)于人品的名言,所謂厚德載物,就是一個典型。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沒有承載不了的事情。相反,人無品德,便不能成就任何大事。 平常生活中,很多人在與朋友聊天時,常常會使用“人品不好”這個詞來評價他人,并因此而遠(yuǎn)離那些人品不好的人。 由此可見,我們在選擇與一個人往來時,也是下意識把人品擺在了第一順位。一個人的人品不好,會影響自己的人脈,進而影響自身今后的發(fā)展機會和空間。 學(xué)市場營銷時,老師給我們講過這么一個案例: 有個年輕人去應(yīng)聘銷售,面試時,年輕人侃侃而談,并且獲得了面試官的一致認(rèn)可。但在面試即將結(jié)束時,面試官卻沒有打算錄用這么人。 面試官問他,至今為止,你最滿意的一次銷售的經(jīng)歷是什么。 年輕人說,他把一套定價5000元的智力開發(fā)課程,賣給了一個月收入只有2000的清潔工。年輕人說自己之所以能成功推銷,是因為清潔工有個年僅幾歲的孩子,自己抓住了這位清潔工望子成龍的心理。 面試官聽完年輕人的講述后,連連搖頭并不掩飾地說:“我看好的你能力,但不看好你的人品?!?/p> 《論語》里講:“君子懷德,小人懷土?!?/p> 也就是說,做人做事,真正優(yōu)秀的人考慮的是德行,而小人考慮的是利益。 這樣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因為他興許會為了利益,做出更加沒有道德章法的事情。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們可以沒有優(yōu)越的家境和資源,但千萬不能失去良好的人品。 堅守底線的人品,就是時時刻刻會恪守為人處世的底線和原則,不會說不該說的話,不會做不該做的事,這樣的人,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都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和欣賞。 而人類社會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人為而成,有了過硬的人品、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人脈資源,人生都會順利得多。 心態(tài),決定你的人生方向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說:“一個健全的心態(tài),比一百種智慧都要更具有力量。” 換句話說,你是不是一定很喜歡身邊陽光開朗、積極向上人?面對那些給你帶來負(fù)能量的人,你只想快點逃跑遠(yuǎn)離,哪怕那個人有再多的本領(lǐng)。 但擁有積極心態(tài)的人,總是正能量滿滿,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甚至哪怕別人沒有站在他身邊,他也能用溫暖的光照亮他人。 給大家講個老故事,也幫助我們快速找回好心態(tài)。 有一位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染布的,小兒子是賣傘的,兩個人都獨立且友好,可老太太卻成天發(fā)愁。 一遇上壞天氣,她就開始憂郁,說大兒子不能曬布了。但天氣一放晴,她也開心不起來,因為不下雨的話,小兒子的雨傘就賣不出去。 長此以往,老太太總給人愁眉緊鎖的狀態(tài),沒有一天開心,終于把自己折騰得疾病纏身、骨瘦如柴。 后來,兒子們?yōu)槔咸襾硇睦磲t(yī)生,醫(yī)生告訴老太太,不妨換個心態(tài)看問題。比如天要下雨,你就為小兒子開心,因為他可以賣傘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大兒子歡呼,因為他可以曬布了。 心結(jié)被解開了,老太太每天都樂呵呵的,身體也逐漸恢復(fù)健康。 同一件事,用不同的心態(tài)去看,立馬就換了心情,所謂困擾無非就是自己畫地為牢,試著用好心態(tài)面對人生,不僅改變自己,還能改變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和他人眼中的形象。 美國成功學(xué)學(xué)者拿破侖希爾在講述心態(tài)的意義時,曾講過這樣一段話: “人與人之間其實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差異卻會造成巨大的差異。而這個很小的差異就是指人的積極與消極,巨大的差異則指的是人的成功與失敗?!?/p> 有這么一則故事可以詮釋上述這段話: 兩位窮人分別得到了一頭牛。 第一位窮人發(fā)現(xiàn)需要每天放牛吃草,覺得麻煩便把牛賣了,換來幾只羊,想等著羊生小羊。后來發(fā)現(xiàn),等待生小羊也太久了,便著急得又把羊賣了換成了雞,等著雞下蛋賣錢。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雞生蛋賣的錢太少,又把剩下的雞賣了換成酒,最后喝得爛醉如泥,什么也不剩,貧窮依舊是他的標(biāo)簽。 另一位窮人則是認(rèn)真放牛吃草,春天在田里埋下種子,用喂養(yǎng)的牛耕田,秋天的時候迎來了豐收,換來了財富。積累資本之后,這個人又買了一頭牛,如此循環(huán),變得越來越富有。 看完之后,是不是覺得很像生活中的某些人呢?每個人即便是幾千塊的工資,有的人就是能在一年后存下一筆錢,而有的人則是月光,還欠下不少網(wǎng)貸。 有人說: 我們這一代人最應(yīng)該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心態(tài)穩(wěn)的人即便身處逆境,也能有機會翻盤,心態(tài)差的人即便穩(wěn)操勝券,也必定會錯失良機。 讓人貧窮的并不是起點,而是用什么心態(tài)做了什么樣的事兒。 或許你們都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有具備這樣一個共同的品質(zhì),那就是擁有積極的人生心態(tài)。 用好心態(tài)去支配人生,用樂觀的精神去面對一切可能出現(xiàn)的艱難險阻,是他們能不斷走向成功的秘鑰。 還記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說的那句話吧? 好一聲“我命由我不由天”,因為在現(xiàn)實中,要不要做個好人,以及轉(zhuǎn)變自己的心態(tài),大都是由自己操控的。 縱覽那些活得好、活得精彩出色的人,他們身上一定俱全這兩種品質(zhì),擁有行云流水般的人生。 希望我們也能做自己人生的榜樣,見更廣闊的天地。 或許你還想看 聽李安一席話,勝離十次婚 去世48年,他依然是唯一的世界級偶像 如何在不確定的人生里,成為一個有勇氣的人 作者簡介:烈烈,富書原創(chuàng)作者,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rèn)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fā)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