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是一個科技和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這個時代真真正正把很多老年人“拋棄”了,雖然說老年人也需要與時俱進,與社會與時代接軌,但這句話在老年人這里基本是一句空口號,沒轍,因為由于在年齡,在文化教育程度,等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下老年人已經基本無法改變了。 這一界的老年人,基本都是出生的那個連吃飽飯都成問題的年代,電燈也沒有,靠的是煤油燈照明,更別說文化教育程度了,而且很多農村的老人更是沒上過學,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隨著近二十年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科技產品不斷涌入人們的生活中: 數字電視,電腦,冰箱,智能手機,各種各樣的APP五花八門 ,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但是這些智能的高科技對于老年人又是一大考驗啊,因為他們已經沒法接受新事物了,思維已經固化。 例如,以前去醫(yī)院看病,都是他們自己早早拿著病例本去醫(yī)院人肉排隊了,按著病例本的順序先到先看,現在呢?不一樣了,要網上預約掛號,老年人肯定不懂這些操作了,所以你現在去醫(yī)院觀察一下,一個老年人身邊必備一個年輕家屬陪著,哪怕去量一下血壓都是一樣的,其實那個年輕人就是在幫老人跑醫(yī)院的流程而已,自助掛號,自助聽號,自助繳費,自助取報告,因為這一系列操作現在的老人已經不懂了,跟他之前的方法變化已經是翻天覆地了。還有一個數字電視,你要幫他們設置好頻道,你一旦調過回看或者只看電影頻道,他們就不會調臺了,因為這些操作太復雜了。他們去搭公交車司機要他們亮健康碼,老人反問司機:我去哪里找健康碼?你幾時給過我健康嗎?簡直是雞同鴨講,無法溝通交流。但是這些都不能怪老人,只能多些耐心解釋。 這個時代造就了很多高科技產品和互聯網 ,方便了很多年輕人,但也拋棄了很多老年人,希望社會和家里人多多理解和關注他們,不要嘲笑他們跟不上潮流和時代,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和耐心的幫助,我們家也有老人,將來我們也會變老,關心身邊老人從我做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