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在為本,九型為鏡 自我覺察,內(nèi)圣外王 在東方九型的體系中,自我覺察是生命成長和轉(zhuǎn)化的核心,陳浪老師說“自我覺察不是頭腦層面的知,是本體層面的知,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只有臨在,啟動本體的覺察功能才能如實如是看到真相,才能突破人格模式構筑的自欺機制(幻相),這個時候改變會自然發(fā)生,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把臨在和九型相結(jié)合,就可以支持到學員培養(yǎng)自我覺察的能力”。自我成長就意味著把自我覺察變成生活中的習慣,所以我們需要以覺察日記的方式來和自己的內(nèi)心對話,促使生命的轉(zhuǎn)化。 那么,如何寫覺察日記呢?需要做到以下十個步驟。 1、主題是什么? 2、事件是什么? 3、即時反應是什么? 4、此刻身體的感覺如何? 5、內(nèi)在對話是什么? 6、內(nèi)在感受是什么? 7、自己內(nèi)在什么情緒傷痛(情緒鉤子)被觸動?(需要臨在中去經(jīng)驗和表達) 8、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 9、臨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10、可調(diào)整的回應和選擇是什么? 通常大家寫覺察日記的時候,多數(shù)會停留在第7-8個問題上,就深入不下去了。即使寫出來也知道是自己頭腦編出來的。還并不能作用于我們生命的轉(zhuǎn)化上。這是我們整體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在繞圈,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兒,傷痛,但是真正能為自己做出哪些新的選擇?有什么新的可能性,我們還是摸不著門路。探索發(fā)現(xiàn),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內(nèi)在的感受不了解。那么,如何描繪自己的感受呢? 讓你舒服的 1、開心/高興:心情快樂、舒暢 2、慶幸: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結(jié)局而感到高興 3、舒暢:開朗愉快;舒服痛快 4、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適 5、喜悅:愉快;高興 6、好奇: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 7、踏實:情緒安定、安穩(wěn),因為沒有風險而覺得安心 8、坦然:形容心里平靜,比踏實更進一步,無所顧慮 9、自在:想怎樣就怎樣,感到不受約束,安閑舒適 10、佩服:欽佩,對方的行為或事件讓自己由衷的感到尊重 11、激動:感情因受鼓舞或刺激而感到心情澎湃 12、輕松:沒有負擔;不緊張 13、急切:滿懷期待,等不及 14、自豪:因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 15、滿足:合自己的心愿,當下別無所求 讓你不舒服的 1、緊張:精神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 2、別扭:覺得哪里不和心意而又不足以解釋 3、心慌:預感到潛在的不確定而感到慌張,但未確認是否有具體的風險所以還沒到害怕 4、委屈:受到不應有的待遇,心里難過 5、害羞: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恥笑心中不安,難為情 6、后悔:事后悔恨 7、內(nèi)疚:對某人因自己曾經(jīng)的作為感到慚愧不安 8、郁悶:犯愁,不舒暢,有一團氣郁結(jié)在胸口而感到沉悶 9、心酸:內(nèi)心悲痛、酸楚,多為回顧過去而傷感 10、傷心:心里非常痛苦難過 11、害怕:遇到困難、危險等而心中不安或發(fā)慌 12、恐懼:比害怕層次更深 13、后怕: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還是感到害怕 14、窩火:有委屈或煩惱而不能發(fā)泄 15、生氣: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但力度不大,一般不會導致攻擊 16、憤怒:生氣到極點,心中感到積郁亟待爆發(fā) 17、憤慨:因別人或自己遭受嚴重不公而感到氣憤不平,心里有氣難以消解 18、難堪:處境讓自己覺得沒有面子或無法應對,下不了臺的窘迫感覺 19、驚訝:時間超出自己的預想,沒有料到,但沒有或正或負的評價 20、震驚:大吃一驚,心理波動較大 21、困惑:感覺疑難,不知道該怎么辦。 22、懷疑:疑惑,不很相信,對事件或?qū)Ψ接斜壤Щ笙鄬ω撁娴母惺?/span> 23、無聊:沒有吸引力,情緒散淡,對這件事提不起精神 24、掃興:正當高興的時候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興致戛然而止,變得低落 25、無力:虛弱、疲憊和無能為力的心里感覺 26、失落:與遺失、丟失相關的感覺,愿望或期待沒有被滿足,而這種愿望或期待通常與別人有關,比沮喪的程度輕 27、絕望:長期希望落空導致不再有任何期待,心灰意冷 28、孤獨:因無人陪伴、理解而感到形單影只,寂寞空虛冷 29、煩躁:因期待或急于做成某事但久拖未決,或被人叨饒非常厭煩而感到急躁 30、著急:想趕緊做某事而心理緊促 31、焦慮:著急并且伴有憂慮、顧慮、無奈,停滯不前而無法處理的感覺 32、掛念:因思念而放心不下 33、同情:對他人的苦難、不幸會產(chǎn)生關懷、理解 34、輕視:看不上,蔑視 35、怨恨:充滿強烈不滿或仇恨,潛藏心中隱忍未發(fā)的怒意積蓄而成。 在體驗每一個詞時,找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和這種感覺對應的一件事,細細的體會當時心里的感受,就會牢牢記住了;多去對比程度不同的詞之間微妙的感受差異,慢慢你的感受的層次就會多起來,變得更加靈敏和細膩。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更加清晰的覺察和清理自己內(nèi)在的鉤子。只有去體驗限制性信念背后的痛,真相被揭示,信念才會轉(zhuǎn)化,也才能真正作用于我們的生命轉(zhuǎn)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