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楚國的女子和吳國的女子爭搶桑葉,楚女搶輸了,氣得回家找父親,讓他幫自己出氣。兩國邊邑的長官聽說自己國家的人死了,一怒之下相互攻伐,最后楚國滅掉了吳國的邊邑。吳王聽到此事后,派了幾萬兵馬討伐楚國,兩敗俱傷,各自走向衰落。原本友好的鄰國鬧到短兵相接,誰還記得最初矛盾的起源,不過是一兩片桑葉?很多時候,因為控制不住情緒,一件小事就被無限放大,最后擾亂了自己和別人的生活。作家狄更斯曾說:“情緒心態(tài)之健全,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span> 生活中的苦,大都是情緒種下的毒 2006年世界杯決賽,傳奇球星齊達內(nèi),率領法國隊迎戰(zhàn)意大利隊。作為34歲的老將,這是齊達內(nèi)最后一次沖擊“大力神杯”,因此他表現(xiàn)得格外賣力,開場不久就攻破意大利隊的球門。憑借他出色的發(fā)揮,法國隊整場比賽都牢牢占據(jù)主動權(quán)。比賽還剩下10分鐘的時候,意大利隊的防守就已處于崩潰的邊緣。 此時,意大利隊的馬特拉齊在一次拼搶中,故意對齊達內(nèi)說了幾句侮辱性的話。裁判見狀,毫不猶豫地向齊達內(nèi)出示紅牌,將他罰下場。缺少一人的法國隊由主動變?yōu)楸粍?,最后被對手拖入點球大戰(zhàn),以一球之差遺憾落敗。賽后,齊達內(nèi)因為惡意犯規(guī)的事,一夜之間,從眾人愛戴的英雄,淪為全國聲討的罪人。滿懷不甘的他,只得被迫退出國家隊,結(jié)束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作家胡夫蘭德說:“世上一切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功敗垂成的,往往就是過度的情緒?!?/span>很多時候,那些讓人抱憾終身的結(jié)果,大都是因為一時沖動,讓情緒擾亂了心智。修煉情緒,才能掌控人生 《莊子》有言:“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意思是說,人的心情不能像流水那樣反復多變,唯有心如止水,才能活得平靜從容。行走世間,一個人由稚嫩到成熟的蛻變,無非就是從意氣用事,到淡然處之的過程。蔡元培剛擔任北大校長時,因為大力推廣白話文,得罪了許多守舊文人。當時舊學文壇的領袖林紓,寫了一篇叫《妖夢》的小說。書中把推廣白話文的學者比作閻王殿里的小鬼,更把蔡元培寫成了十惡不赦的閻羅王。蔡元培的朋友們看到這篇小說后怒不可遏,準備寫文章罵回去。他不僅沒有大發(fā)雷霆,還將剛寫好的書法送到林紓家中,請他指教并題序。林紓收到他的書法后,感到羞愧難當,立刻撤回了《妖夢》,從此不再發(fā)聲。 守舊派失去了主心骨,針對蔡元培的發(fā)難,也就自然而然地作罷了。 演說家安東尼·羅賓說:“杰出人生的秘訣,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緒這股力量,而不是被這股力量所反制。”EPSN頻道曾對美國現(xiàn)役的籃球教練,進行過一次性格調(diào)查。調(diào)查員們原本覺得,有脾氣的教練才能樹立威信,把一支隊伍帶好。可結(jié)果卻顯示,那些帶隊勝率高的教練,反而都很溫和。在比賽中,不管自己的球隊是領先,還是落后,他們始終都表現(xiàn)得鎮(zhèn)定自若。正因如此,他們從不會帶給球員多余的心理負擔,球員們才能發(fā)揮出正常的水準。“一個心地干凈、沒有多余情緒和妄念的人,才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安全感?!?/span>越是優(yōu)秀的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越是懂得沉著冷靜,不被情緒左右。你的情緒,藏在你的認知里 “情緒,不過是對周圍環(huán)境的反應,你看見怎樣的環(huán)境,就會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緒。”你站在山腳,會感覺日暮山陰,到了山頂就會覺得“一覽眾山小”。你身處河畔,會埋怨流水喧囂,在江邊便會感嘆“天凈水明霞”。說到底,修煉情緒,修的是眼界,煉的是認知,成的是格局。公寓停電,錯過地鐵,聚會沒被邀請……遇到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讓她一點就爆。甚至有時別人在身旁交談,她也會大發(fā)雷霆,覺得他們是在故意干擾自己。漸漸地,曾經(jīng)親密的朋友一個個離開,她的工作和生活也變得一團糟。導師了解她的情況后,和她一起分析了半年以來,每次情緒失控的原因。蘇珊發(fā)現(xiàn),自己在80%的場合中,都不是為某件具體的小事發(fā)脾氣,而是對自己身邊糟糕的環(huán)境感到不滿。“當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你會明白所有的過度敏感,只是因為你對眼前環(huán)境的無能為力?!?/span>在這之后,蘇珊將所有心思用于心理學的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從隔離區(qū)的公立中學,到國外的高級學府,隨著學習與工作的平臺不斷進階,蘇珊發(fā)現(xiàn)不順心的事與人變得越來越少。如今,已是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的蘇珊,在演講時分享道:當我們的智慧和內(nèi)在的感受相調(diào)和,所做出的行動與價值觀一致時,我們才能克服情緒,修煉成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每天都有意料之外的問題發(fā)生,當我們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與其憤怒和抱怨,不如直面問題,提升自己的認知與眼界。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不以心情為導向,而以成果為導向。他們以理性駕馭情緒,改變能改變的,看淡不能改變的。而那些不能改變的,也會在逐年增長的閱歷面前,變得微不足道。 曾仕強教授說過,很多人覺得情緒沒法改變,認為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人。但其實,控制情緒是自主性最高的一件事,因為這完全是你自己在做決定。是你選擇不讓此刻的環(huán)境影響今后的生活,不用別人的行為來折磨自己的心情。點個在看,往后余生,以平常心,待無常事;凡事從容淡定,遇人氣和心平。本文作者:洞見姜榆木, 本文作者:洞見姜榆木,洞見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小來早晚安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本文,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