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伯,贏姓名康,又名贏慶,字伯侃。秦仲少子,秦莊公嬴祺之弟。因父親秦仲為西戎所殺,為報父仇,公元前821年秦莊公贏祺率兄弟五人以及七千士卒,打敗西戎。周宣王對秦莊公兄弟五人都有封賞。封贏康于夏陽之梁山(今陜西澄城縣東北一帶),史稱“東梁”。周平王時封贏康為伯爵,史稱梁伯康,建立梁國(今陜西韓城一帶)。亡國后,子孫大部分逃到晉國,以國為氏,稱梁氏,尊伯益為鼻祖,尊梁康伯為得姓始祖,史稱梁氏正宗。尊梁康伯之玄孫梁益耳為河東梁氏開基始祖。
子啟,子姓宋氏,史稱微子啟,宋微子,商王帝乙之庶長子,商紂王帝辛之庶長兄。周成王時封啟于商朝舊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qū)),公爵,建宋國。國亡后,子孫以國為氏,為宋氏,尊微子啟為宋氏得姓始祖。此支糸為宋氏正宗,占目前全國宋氏人口的絕大部分。
也有一部分宋氏為姬姓宋氏,其先祖為姬宋,字子公,又稱公子宋。后裔子孫中有一部分以先祖名字為氏,也稱宋氏,尊姬宋為得姓始祖。
鄭恒公友,姬姓鄭氏,周歷王姬胡之子,周宣王姬靜之異母弟,受封于鄭地(今陜西華縣東),伯爵,建鄭國,后世子孫以國為氏,為姬姓鄭氏的得姓始祖。也有姜太公少子井叔封于鄭,史稱西鄭(今陜西鳳翔縣),為姜姓鄭氏始祖。
申伯,炎帝后裔,姜太公第十一世孫,周宣王之舅,賜封于謝邑(今河南南陽市唐河縣南),為申國國君。后世子孫以封地為氏,稱謝氏。為謝氏正宗。尊申伯為謝氏得姓始祖。
韓景侯虔,姬姓韓氏,與趙氏、魏氏一同受封諸侯,正式建立韓國。國亡后一部分子孫以國為氏,為韓氏。韓虔被后世尊為韓姓得姓始祖。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周武王姬發(fā)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同母弟弟。封于唐,其子姬燮繼位后,遷居晉水之傍,改國號為晉,國亡后,其后裔中,有一支以唐為氏,尊唐叔虞為得姓始祖。
馮文孫,姬姓名康,也稱魏啟,字長卿,畢公高后裔,魏文侯魏期之子,封于馮城,國亡后,一部分子孫以封地為氏,稱為馮氏。尊馮文孫為馮氏得姓始祖。
邘叔,姬姓名誕。周武王次子,被封于邘國(今河南沁陽西北十五公里的西萬鎮(zhèn)邗邰村),建立姬姓邘國。春秋時期被鄭國吞并,邘叔誕八世孫于厥逃往它處,去阝旁,改為于氏,后世子孫尊于厥為于氏始祖。尊邘叔誕為于氏得姓始祖。
董父,帝顓頊之裔孫,火神吳回之玄孫,飂叔安之子。因會養(yǎng)龍,帝舜封董父為鬷川侯(今山東定陶),賜董姓,史稱董氏正宗,后世子孫尊董父為董氏得姓始祖。
春秋時期,周朝大夫辛有,兩個兒子都擔任過董督(考察并收藏)之職,其后裔有一支也以董為氏。
董仲舒,西漢大儒,生有八子,后裔眾多,被后世尊為始祖。

蕭大心,子姓,字叔,名大心。微子啟的裔孫,宋戴公白的玄孫,因功被宋恒公封于蕭邑,建立子爵蕭國,為宋國附庸國。后來蕭國被楚國侵并,后世子孫以國為氏,稱蕭氏,尊蕭大心為得姓始祖,史稱蕭氏正宗,后世子中:漢丞相蕭何,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為其裔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