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導管(DV)連接臍靜脈腹內(nèi)段與下腔靜脈的膈肌下段的左側(cè)。利用2D成像技術可在胎兒正中矢狀縱切面或胎兒上腹部斜橫切面顯示靜脈導管。 應用彩色血流成像顯示DV狹窄處高速血流,利于定位DV以及判斷多普勒測量的標準取樣位置。 從胎兒前下腹部入射進行DV多普勒測量最易成功,因為這樣較易控制峽部高速血流所導致的混迭(圖1)。從胎兒胸u中矢狀切面進行測量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對技術要求更高。斜切面要為前向或后向聲束提供合理的通路,從而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波形,但是對于聲束入射角度和絕對流速的控制則相對欠佳。 對于早孕和高危妊娠的孕婦中,應注意將取樣容積縮小至適當范圍,以清晰記錄心房收縮時的最低血流速度(圖2)。 胎兒DV多普勒頻譜通常為三相波,但雙相或無搏動性波形在健康胎兒中也偶能見到。 妊娠后半期流速相對較高,大部分在55和90cm/s之間,而妊娠早期流速較低。

圖1 靜脈導管多普勒測量:從聲束從矢狀面入射與峽部平行,不需要進行角度校正。低速血管壁濾波器(箭頭)不影響a波(a)的顯示,a波距基線距離較遠。高速掃描可使頻譜波形的細節(jié)顯示更充分。 
0 圖2(a)靜脈導管頻譜顯示36周搏動指數(shù)增加。 因為沿著基線的雜波感染,導致很難確認心房收縮時a波是否真的反向(短箭頭)。(b)再次采集時稍微增加低速血管壁濾波(長箭頭)可以提高圖像質(zhì)量,并清晰顯示心房收縮期的反向血流信號(短箭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