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書柜時,無意間看到一些漂亮的信紙,突然有了寫信的沖動,卻發(fā)現(xiàn),竟無人可以相寄。 還記得第一封來信是在小學,寄信給我的是就坐在我身后的閨蜜。她說總有些話是說不出口的,想通過信箋的形式告訴我。 就這樣,我們開始往來書信。不知怎的,寫信這件事好像突然變成了一種潮流,朋友們都開啟了寫信生涯。從小學到初中,從當面遞給對方,到分道揚鑣后,郵票幫著往來。 那個時候,學業(yè)繁忙,筆墨卻向來從容。寄信時的忐忑,收信時的喜悅,到如今都成了珍貴的記憶。 只是,歲月飛逝,世事更迭,書信成了古老的時光,光怪陸離的世界有百媚千紅去追逐,便也懶待費神去完整語言,還要等一個千山萬水的距離,才能得到回復(fù),實在不如一通電話一封Email來得更加方便。 傳統(tǒng),就這樣淡漠。 當終于有人感慨舊時光里的美好,感慨“從前慢”,想要一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時候,靈魂慢慢覺醒。 就像《高山上的小郵局》,隨著被拋棄的書信,還有即將關(guān)閉的郵局。可是,小鎮(zhèn)上的居民,卻不想它們的郵遞員失去工作,便背著她開啟了“書信接龍”的游戲,每個人都在意外收到的陌生來信里知曉緣由,又選擇繼續(xù)將新寫的信傳遞給下一個陌生人。 每一封信都是有溫度的,因為那是筆者親自書寫下的文字?!耙娮秩缥睢?,一封信的溫度與情緒都在文字里表漏無疑,信紙上或許還留下了淚痕亦或是寫信時偷吃留下的面包屑。 那一刻的筆墨,傳來的多么熟悉的氣息,那是千里之遙的一份相思一份牽念。每一封信,都值得保留,待多年后再次翻閱,重歸當年的記憶。 我還記得自己的最后一封書信,是幾年前的寫的,用的是木蘭花的信紙,筆墨在信里鐫刻了我的心情。 那是寫給我曾深愛的人,也是傷我最深的人。那封信里充滿了回憶與控訴,還有不甘與思念,就像王爾德寫給道格拉斯的長信,幾乎相同的心境。 不同的是,他的信成為了《自深深處》,而我的信卻終成灰燼。 我沒有將它寄出去,而是存放在充滿記憶的盒子里,直到下定決心“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時,我親手將它焚燒了。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一切筆墨都是為了挽留,真正的訣別是無聲的。 時間是良藥,它讓你能爬出廢墟,舔舐傷口,重新微笑。 一切有情皆為過往,當內(nèi)心再無羈絆,便還能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看四季更迭里的姹紫嫣紅,能聞到花香,聽到雨聲,觸碰飛雪,亦擁抱陽光。 如今,天空蔚藍,飛機劃過長空留下云的痕跡,風穿越千里來到我窗前,竟又有了寫信的心情。 我想寫給我最親密的朋友們,訴說思念與感恩,等到這座城市解封的那天,找一個遺世獨立的郵筒,一一投遞進去。 也期待著,她們的回信。 終于等到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