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年間,平江府有一個姓李的秀才。李秀才運氣不濟,幾次考試均未中榜。 他心灰意冷,棄筆從商,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小藥鋪。 李秀才人品尚佳,口碑不錯,不久之后,在一位遠親介紹之下,娶了一位叫楊花的姑娘。 楊姑娘沒有爹娘,姨母看她可憐,遂將她領(lǐng)進家門,一手將她撫養(yǎng)成人。 楊花長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樣貌十分出眾。 只見她:明眸皓齒、鬢挽朝霞,好似天庭中的仙女一般。 李秀才見她如此美貌,并沒在意她的身世,對她是疼愛有加。 ![]() 婚后二人很是融洽,李秀才專心打理藥鋪,楊氏則留在家里。她時而做些刺繡,時而與別家女子嘮嘮家常。 二人的日子過得倒也安穩(wěn)。 一日,鎮(zhèn)上來了一位藥商,欲要在這里開一家很大的店鋪。 藥商姓韓,年約三十二三歲,身材不算高大,但樣貌長得卻十分俊朗。 韓公子聽聞鎮(zhèn)上有一家小藥鋪,欲要給些銀子一并收購。 于是,韓公子登門拜訪,來到李秀才的藥鋪,要與他商談收購之事。 無巧不成書,就在當日,楊氏閑來無事,做完刺繡便去藥鋪幫忙。 李秀才見一位穿著華貴的男子進了店鋪,便知此人非同一般。 他不敢怠慢,趕忙走上前拱手相迎:“這位公子有何需要?快快進來!” 楊氏聽見夫君說話如此客氣,便轉(zhuǎn)過身看了一眼。 韓公子拱手回禮,邁開步子就往里走。此時楊氏的一雙美眸正盯著他。 韓公子抬頭一瞥,一瞬間,四目相對! 楊氏的心顫抖了一下,而韓公子則愣在原地不動了。 他呆呆地看著楊氏,楊氏只覺臉上一熱,羞答答轉(zhuǎn)身走了。 ![]() 李秀才抬腿走了過來,并未見著剛才那一幕。 韓公子緩過神來,便與李秀才商談藥鋪之事。 本是糊口的營生,自己也精心打理多年,眼下卻要被人收購,李秀才哪里愿意? 不過,二人談話倒也和氣。韓公子見李秀才溫文爾雅,便起身走了。 李秀才將他送出店外,二人互道離別。 買賣雖未成,和氣還在。而讓韓公子更加在意的并不是這間藥鋪,而是那一雙美眸。 自從藥鋪一別,韓公子的心就被楊氏的美貌所俘虜。 他在心中打起了如意算盤。 再說那楊氏,自從見了韓公子,春心便蕩漾不止。那副俊朗的面容時時在她腦海里浮現(xiàn)。 唯有一人,還如往常一般,那便是毫不知情的李秀才。 他哪里知道,一場災(zāi)禍正在向他慢慢靠近。 那韓公子茶飯不思,終是忍不住了,便帶著下手再次來到李秀才的藥鋪。 楊氏自從上次一別,來藥鋪的次數(shù)有些勤了。當日,二人再次會面。 李秀才熱情招待韓公子,談話間,那位下手卻偷偷將一枚銀簪和一封書信交給了楊氏。 楊氏大驚失色,趁李秀才不注意,忙將那枚銀簪和書信揣入懷中。 須臾,韓公子拱手告辭,李秀才將他送出店外。 再說那枚銀簪,造型奇特,乃是域外之物,極為罕見。 楊氏偷偷將銀簪戴上,愛不釋手。 再看那封書信,字里行間是情意綿綿,看得楊氏是嬌羞不已。 ![]() 書信末尾,還寫著:明日一更末,城外石橋相見,只盼君來! 楊氏的心七上八下,赴不赴約,讓她猶豫不決。 這一晚,楊氏徹夜未眠。 翌日一早,李秀才去了藥鋪。楊氏端坐在鏡子前。 她看著鏡中如花的自己,再看看手中的那位銀簪。英俊的面容再次浮現(xiàn)出來,楊氏一咬牙,決定赴約。 李秀才忙于店鋪生意,回家并不早。 黃昏時分,楊氏對鏡貼花黃,梳妝打扮一番,便朝著城外走去。 石橋邊上,果然有一位男子,正駐足望著她。楊氏定睛一看,臉上羞紅一片。 走近了,韓公子壓抑不住內(nèi)心的思念,一把拉住楊氏的芊芊玉手,跨上馬兒朝著一戶庭院奔去。 那里不是別處,正是韓公子剛剛買下的住宅。 風(fēng)雨過后,不一定會有彩虹,但二人的情意倒是深了許多。 此后,那位下人常常來送書信,楊氏如約而至。 李秀才卻蒙在鼓里。 且說有一日,藥鋪里的一位伙計臨時有事,要回村里。 正巧碰見楊氏從宅院里走出來,一位男子扶著她的腰,舉止非同一般。 伙計欲要看個究竟,卻被楊氏看見了。她慌忙掙脫開來,小聲告訴了韓公子。 韓公子慌了,趕忙去請那位小伙計,還給了他50兩白銀封口。 小伙計得了好處,承諾不會外傳。 這次的風(fēng)波就此平息,可下一個的風(fēng)波該如何收場? 這成了韓公子與楊氏的一道難題。 韓公子發(fā)誓要娶楊氏為妻,一起回江南。楊氏被他的真心所打動,已然迷失了心智。 ![]() 可她如何向夫君開口?那位伙計要挾她又該如何? 二人商議幾日,一個惡毒的主意醞釀出來:楊氏要謀害親夫,再嫁韓公子,回到江南,過富太太的生活。 主意已定,不出幾日,楊氏拿了些砒霜,偷偷放入面湯之中。 待李秀才回到了家,楊氏異常殷勤,這讓李秀才很是意外。 夫妻倆說笑間,李秀才端起面湯,一口喝下。 要說楊氏不害怕,那是假的,怎么說也是自己的丈夫,她的雙手開始顫抖起來。 不多時,李秀才口鼻流血,他瞪大眼睛看著妻子,直到斷氣也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楊氏害怕了,轉(zhuǎn)身跑出了家門,朝著城外韓公子的住宅跑去。 說來也巧,一位鄉(xiāng)民前來歸還幾日前欠下的藥錢。 那鄉(xiāng)民在門外喊了幾聲,無人應(yīng)答,見大門開著,便走了進去。 這一看,卻見到李秀才斜躺在地上,口鼻流血。 鄉(xiāng)民大驚失色,叫喊著跑出門外去了衙門。街坊四鄰聽見喊聲陸續(xù)去了李秀才家里。 再說那楊氏: 她一路小跑到了韓公子的住處,將毒害親夫的事說了。韓公子聞言后大吃一驚,趕忙說道:“你怎么事先不和我說一下?他人在哪里?” 楊氏顫顫巍巍地說道:“他口鼻流血,正躺在家中!” 韓公子一聽,不禁擔(dān)起心來:“我去看看!” 韓公子騎著大馬進了鎮(zhèn)子,遠遠看去,李秀才家門口圍滿了人。 他扯住韁繩趕忙往回跑。 “大事不好,收拾東西趕緊離開這里!”韓公子慌慌張張對下手說道。 下手聞言后趕忙收拾行李。 楊氏害怕了,也要一同前往。韓公子看了她一眼,沒有理她,坐上馬車就要走。 楊氏開始哭鬧,韓公子一把將她推倒在地。 下手一揮鞭子,馬車朝前跑去。楊氏癱坐在地,徹底傻眼了。 ![]() 再說李秀才: 那位鄉(xiāng)民跑到縣衙門,將此事說了。縣令一聽吃驚不已,趕忙帶著人馬來到李秀才家。 仵作上前查驗,確認是中毒而亡??h令看了看桌上的飯菜,說道:“速將他的妻子帶到衙門!” 幾位衙役跑出門去,縣令命人將李秀才抬了回去。 此時,楊氏正六神無主地朝鎮(zhèn)里走著。幾位衙役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她捆住了。 楊氏跪倒在公堂之上,眼淚直流??h令接連追問,楊氏承認是她投毒謀害了親夫。 縣令追問緣由,楊氏大哭起來,遂將她與韓公子的丑事如實說了。 “那韓某人身在何處?你可知曉?”縣令問道。 楊氏搖了搖頭,只說回了江南。當?shù)弥n公子撇下她獨自離開,縣令是猛拍驚堂木,嘆聲說道:“楊氏,你為貪圖一時之歡,居然謀害親夫,心腸太過惡毒,你罪不可赦,不值本官同情!” ![]() 楊氏被押入死牢,等待明日上刑場??h令又派人前去逮捕那位韓公子,可眾人卻不知他的大名,也不知他家鄉(xiāng)在哪里。 追尋半月,也沒發(fā)現(xiàn)任何線索。 楊氏上了斷頭臺,臨行前,她不住地向夫君懺悔,兩行悔恨的熱淚隨即奪眶而出。 可事已至此,懺悔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 小編觀點: 故事中的楊氏,為了一時之歡,居然謀害親夫,真可謂: 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后針。 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