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電腦打字普及的年代,人們似乎對動手寫字冷落了許多。如果你翻開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學語文課本,你一定會感到驚艷的! (說明:小編選的這本是其中的第二冊,因為是四年制,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年級下或二年級初) 雖然這僅是其中一冊,但當時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無遺。 知識之外,感受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向往,對文化的認同以及對做人的引導(dǎo),對成為有用之人的期待。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儀式,有時并不是形式,這是一種虔誠,一種尊重,一種珍視。隨隨便便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輕浮以待也是早晚的事兒。 這里是以實踐告訴學生,尊師重道的道理。再想想如今,純粹的師生關(guān)系往往夾雜著額外的東西,實在讓人唏噓。
讓學習計劃、學習目標變成學習內(nèi)容,這點很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而習慣的養(yǎng)成,其實對于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人生最怕的就是漫無目的,無所適從。 后面,就是正式開課了。除了識字,你將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內(nèi)容豐富,文辭優(yōu)美,言短而意長。。。 認識周圍的世界 理解生存的常識:
明白生活的不易:
端正求學的態(tài)度:
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知道做人要有禮有節(jié):
更要知曉國家的意義:
故事,也不可少:
總之,我們的語言,可以述盡世間美麗:
中華的風骨,千年依舊:
最后一課,再次提醒:對于學生,學習仍是第一要務(wù)。
以上就是100多年前的語文課本和教育理念。 動動手指,保存一下,給孩子看看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