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除了韓國青龍獎,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還有北美最大的電影節(jié)之一——西雅圖國際電影節(jié),授予了這部《蜂鳥》競賽單元的評審團大獎,并稱:“它以真實的視角、世界普遍存在卻獨特的文化、特殊事件發(fā)生的年代背景呈現(xiàn)出的獨特故事情節(jié)吸引了我們?!?nbsp; 韓國Naver網(wǎng)站評分9.0,豆瓣評分7.9?!斗澍B》可謂一鳴驚人,成為了青春片的范本!不僅如此,電影上映后好評不斷,被稱為19年韓國獨立電影最讓人驚喜之作。 新人導演+一群名不見經(jīng)傳的新人演員組成的片子為什么如此受歡迎? 因為它拍出了每個人最普通不過卻又有口難言的青春。 一直以來,國內(nèi)導演拍青春題材的電影都會陷入某些固定模式。虐心虐情虐三角虐閨蜜,外加各種煽情,看多了都一個套路,真的很乏味。 這部《蜂鳥》是實力教國產(chǎn)青春片重新做人,不懷舊煽情,也不悲情催淚,而是用極為纖細、敏感的觸角,一直伸進你的回憶,毫無察覺地,眼淚會掉下來。 《蜂鳥》講述的是1994這一年里,在一個女中學生金恩熙身上發(fā)生的生活瑣事。 導演將主角設(shè)定為初二年級的學生,從親情、友情、愛情方面深討少女青春的痛。女主恩熙,有一個不和睦的家庭,哥哥毆打自己,姐姐經(jīng)常逃學被父親教訓,父母經(jīng)常吵架。 這樣的設(shè)定聽著當然不算驚艷,但作為一部青春片,《蜂鳥》是獨特的。 故事發(fā)生在1994年,那時韓國軍政府結(jié)束,金泳三上臺一年后,歷史進入下一個進程,國家也處在青春期。 
 民眾茫然、懵懂,對一切未知,只能用最直接的疼痛去感受。豆瓣網(wǎng)友說,這是一部韓國青春版的《殺人回憶》,不算過譽。 
 《蜂鳥》中用了非常多的細節(jié)展現(xiàn)與時代的勾連。老師的書架上,目之所及有《性的歷史》《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資本論》,這是一個進步知識青年的標志。 
 唱起勞工運動歌曲,悲愴,不甘。她為何沉默寡言、郁郁寡歡?她經(jīng)歷了什么? 
 聯(lián)系歷史,自行聯(lián)想??梢酝茰y,她和她那一代人的青春,被國家辜負過。結(jié)果,就成了這本書所言的——漂泊的靈魂。 
 《蜂鳥》沒有完整流暢的故事情節(jié),像一首散文詩一樣,用散點狀的故事講述了如何對抗青春的痛苦和迷茫。 
 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會有故事緩慢平淡的感覺。 
 導演兼編劇的金寶拉,被譽為韓國最值得期待的女性影人,這部電影也是她的處女作,根據(jù)她的同名小說改編。 
 “蜂鳥”象征愛、希望、毅力、生命力和自力更生的能力。蜂鳥飛翔時,小小的生命用力揮動翅膀的樣子,給人一種詩意的感覺。 
 它單薄卻很努力的樣子和恩熙很像,這也是導演為何用“蜂鳥”二字為電影片名的原因。導演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在我研究生的時候,我開始做噩夢,夢到自己回到中學的時候。夢中我很害怕,醒來之后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我會如此懼怕回到中學那段時光。于是我開始記錄自己過去所有的感受,情緒,回憶。 
 所以你問我這個故事來自哪里,它不是源自于一個女孩也不是那個時代的韓國。它甚至不是一個故事,在最開始。它是一些更深的,更私人的回憶和情緒。” 
 因此在《蜂鳥》這部電影里,沒有符合常規(guī)的開頭結(jié)尾,沒有絕對的人和事,一切矛盾沖突都被弱化,憑借細膩的情緒來織就細碎的回憶。 
 這樣的視聽效果在韓國電影上實在少見,看完之后覺得倒更像是臺灣電影。導演后來承認是楊德昌導演作品《一一》的忠實粉絲,也借鑒過該片。 
 女主的扮演者樸智厚小學5年級時在街頭被相中,有人說她像全智賢。 
 
 出演《蜂鳥》時只有16歲,卻貢獻了精彩的演技,將少女敏感細膩、迷然懵懂的狀態(tài)演繹的入木三分。 
 憑借這部電影,她在國際上一炮而紅,在第18屆翠貝卡電影節(jié)中拿下了影后大獎! 
 數(shù)不清的家庭瑣事,脆弱而又敏感的友情,對愛情無限憧憬,卻抵不過花花世界的誘惑。 
 把這些情感都揉碎在一起,就是這部電影的全部。樸實無華卻刻骨銘心,還原了青春本來的模樣。 
 這部每分每秒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的電影,最適合在一個安靜的午后,細細品味。 
 導演: 金寶拉 豆瓣 7.9 IMDb 7.8 點下方觀看完整影片↓↓ 
 點此購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