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大人我愛您們 重陽節(jié)將至,父母親,我很想念您們!您們雖然離開我已多年,但您們的音容笑貌永難忘懷。父親,你識字不多,可種田是能手,青壯年時要抽幾作粉干賣,有時也去麻車幫人家炸青油、桐油補貼家用。母親您是個善良、刻苦、勤勞的母親,一生忙于家務及帶兒帶孫,喂豬等。你們辛辛苦苦養(yǎng)活一家八口很不簡單,大半輩子過著艱苦樸素生活。我是您們最小的兒子,謝謝了! 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父親您得了“黃胖病”,病得實在不行了才用竹躺椅抬往義烏縣吳店看病。我是跟著去為你服侍的,經(jīng)過險峻的水坑嶺和肅黃堂到吳店估計有二三十里路。我的腳底皮磨破了,走得很吃力,堅持為您倒茶,買飯菜,扶你大小便。病愈后,您的身體大不如先前健康。 53年,我在浦江初中讀書,父母親和二個哥哥分了家,當時您愿與幼子一起生活?!胺旨壹s”上寫明三個兒子都有贍養(yǎng)父母具體義務,老二雖將招婿也不例外。到了下半年父母參加了慶豐農(nóng)業(yè)合作社,靠做勞動工分吃飯。自此二個哥哥從不提起贍養(yǎng)雙親的事了。 54年我初中畢業(yè),回家跟父親一起參加社里勞動(兼會計)。因為家貧,放棄升學考試,又因3歲時右眼被人石塊拋傷而失明,與參軍無緣。安心學干農(nóng)活,只希望多得工分,能改善生活。可是現(xiàn)實很不理想。我與父母相依為命,同甘共苦干了二年多農(nóng)活,收益甚微,而且嚴重饑荒提早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我與父母把紅花草(紫云英)、蘿卜、米糠、番薯及野菜當主食吃,日子過得十分艱辛,為了父母能過上好日子和考慮自己前途。窮則多思,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至理名言,重新抉擇前途。56年我憑原有學識參加全國統(tǒng)考,一舉登上浙江日報,錄取金華農(nóng)校(報考各類學校全村17人,僅我1人考?。┻@是人生苦盡甘來的轉(zhuǎn)折點,大家都為我感到高興。 58年校里派我到永康縣各地征集農(nóng)家品種,在前倉鎮(zhèn)上看到有很便宜的棉絮被賣,我突然想起父母親蓋的棉絮被太寒酸了,那是小姐分家時分來的半條和大姐家很薄的墊被對折成半條,用麻線縫合而成1條棉絮被。我不加思索買回家父母蓋。59年我在東陽縣和盤安縣參加全省土壤普查,學校里發(fā)給每人每天一角伙食補貼,我節(jié)省下6元,湊足錢給父親做了一件棉長布衫。60歲出頭的父親第一次穿上棉布衫該多高興! 59年秋,畢業(yè)分配浦江縣農(nóng)水局,60年元旦浦、義并縣時,我被上調(diào)金華地委黨校學習,然后分配江山縣農(nóng)科所搞育種科研。同時參加了浙農(nóng)大函授。從此遠離了家鄉(xiāng)。但常常掛念在老家過著艱苦生活的父母親,我開始工作時月薪28元,平均每月寄10元給父母親買口糧和日常開支。64年我結(jié)婚生子,負擔加重了,工資也提高了,可以多寄錢給家里。值得欣慰的是父母妻兒他們在家一起過生活能相互照顧,和睦相處。 71年4月調(diào)回到浦江縣農(nóng)辦,離家近了,照顧家庭方便多了,不知不覺又到了春節(jié),這一年除夕夜,祖孫三代一起年過得特別開心充滿歡安詳?shù)臍夥?。天有不測風云,新年初六,父親因為高血壓突然與世長辭,悲痛之余,和個哥哥商定,從簡辦了喪事。 |
|
|
來自: 流星雨劉鑫 > 《蘭溪市老年學學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