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彈奏 徐琳婕 半夜,他把手伸向我 在我身上尋找可彈奏的琴鍵 像一位耐心細致的調(diào)音師 逼迫我給出相應的音色,心甘情愿 把自己交到一場暴風雨的中心 被閃電擊中的瞬間 海浪翻滾呵,萬物不可明辨 鷗鳥斜翅飛入云端,天地渺遠而遼闊 一朵花開到極致,瞬而凋零 海岸上,留下一地潮濕的鳥羽 徐琳婕,女,筆名煙火,80后,教師,江西浮梁人,江西省作協(xié)會員。 掌柜神游詩壇,看見某公眾號推薦江西女詩人的詩歌,讀后感覺有點不知作何評論,甚至還達到思考“詩歌存在的意義”這等高度,很想在此跟廣大讀者交流學習。 這首《彈奏》,你摸我我摸你,最后翻云覆雨,說的是兩個人在玩音樂,是,又不是——如果小編沒有感覺有問題,這首詩歌更像是兩個人在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我懷疑這位女教師在開車,但是小編我沒有證據(jù)。 詩歌,自古以來有很多表達出來讓讀者共鳴的主題,比如有憂國憂民,有自醒自勵......太多了,我們當然不能夠束縛詩人一定要寫什么,表達什么,這是詩人的自由。 也許這首《彈奏》的目的在于,想把這種男歡女愛的快感傳給讀者?黃而不油,擦邊但是無聲,或是這首詩歌高明之處(廢話,不這樣走筆,恐怕不打馬賽克過不了后臺機器人)。 也可能是女詩人想表達自我圈圈叉叉的暢想,壓根沒想過其他人讀了會有什么感覺,不然,她的學生讀到這樣一首詩歌,會不會臉紅——啊,這是很尷尬的問題了。 總的來說,這首詩歌還是很受市場歡迎,女詩人+女教師的標簽,加上這樣肥而不膩的題材寫作,很容易引爆詩壇,小編作為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讀者,讀完后都忍不住很多疑惑:這首詩歌想表達些什么?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給讀者有哪些閱讀價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