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俄羅斯來說,解決東方問題迫不及待。 羅馬尼亞境內(nèi),多瑙河附近,50萬奧斯曼亞平寧侵略軍遭遇了俄軍。 也就是剛在克里米亞吊打奧斯曼軍隊的那一撥人。 俄軍看起來軍容整齊,完全不像剛和40萬大軍大戰(zhàn)過的一樣。奧斯曼軍隊也是相當精銳。 針尖對麥芒。 奧斯曼大軍在奧斯曼亞平寧總督的命令下,率先發(fā)起攻擊,大軍中的500門大炮先向多瑙河對面飽和打擊。 奧斯曼軍隊 俄羅斯軍隊準備不充分,前鋒損失殆盡。 俄烏克蘭方面軍司令尼古拉耶夫維奇大公眼看俄軍受損,命令俄羅斯全軍退進掩體,避而不戰(zhàn)。 奧斯曼軍暫停攻擊。 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蘇丹看著羅馬尼亞境內(nèi)的焦灼戰(zhàn)況,對著軍事地圖對旁邊的奧斯曼武官大發(fā)脾氣。 堂堂奧斯曼90萬大軍還對付不了俄羅斯40萬大軍? 關鍵克里米亞軍還全軍覆沒,奧斯曼蘇丹怎能不氣? 克里米亞沿岸 剛剛在遠東連清帝國都對付不了的俄羅斯軍隊,戰(zhàn)斗力竟然這樣強悍。 奧斯曼蘇丹不知道的是,俄羅斯遠東方面軍就一兩萬人。 和俄羅斯歐洲的軍隊一比,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沙俄遠東軍隊 多瑙河一線暫時形成拉鋸。 奧斯曼蘇丹早就讓羅馬尼亞王國表明態(tài)度了,支持哪方? 羅馬尼亞國王回復當然是均系友邦,嚴守中立。 羅馬尼亞國王也很無賴,奧斯曼和俄羅斯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就怕將來這兩惡狼秋后算賬。 英國和法國方面都強烈譴責俄羅斯試圖改變巴爾干和俄土在黑海一線的均勢。 英國方面雖然還在追剿逃入北愛爾蘭的日耳曼俾斯麥殘軍,不過其已經(jīng)是秋后的螞蚱,長不了了。 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英國議會決定抽調(diào)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一部支援奧斯曼帝國,助其重新奪回克里米亞及黑海沿岸。 英國議會認為俄羅斯如果奪取黑海沿岸和克里米亞,進而奪取地中海入???。 對大英帝國來說是個嚴重威脅,雖然英國議會許多議員還是看奧斯曼帝國不順眼。 不過遏制俄羅斯要緊,只能先幫助奧斯曼守住戰(zhàn)線,不要崩得一塌糊涂。 法國方面,雖然法軍從日耳曼帝國撤軍后,有點擔憂日耳曼帝國乘機偷襲法軍。 不過法皇拿破侖面對奧斯曼特使的國書時,思慮再三,同意出兵遏制俄羅斯在黑海和巴爾干的擴張。 拿破侖 奧地利方面,眼見奧斯曼和俄羅斯在自己家門口大打出手,奧皇卻不是特別想干預,只要不打到奧地利境內(nèi),隨他們怎么折騰。 而且奧地利樂得看到奧斯曼帝國被吊打。 想當初奧斯曼帝國勢大時,幾次飲馬維也納。 要不是歐洲聯(lián)軍擋住了奧斯曼,維也納就被奧斯曼蠻子染指了。 奧地利帝國 英國地中海艦隊開進土耳其海峽,朝黑海進發(fā),直接干預俄土戰(zhàn)爭。 法蘭西艦隊也派出5萬人,從土倫港向黑海駛去。 英法艦隊在克里米亞半島回合,打算助奧斯曼帝國奪回克里米亞半島。 俄羅斯沙皇沒有預料到英法直接干預俄羅斯攻打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守軍現(xiàn)在不到5萬人。 還都是老弱病殘,大軍早就和奧斯曼在多瑙河前線僵持了。 英國艦船 10萬英法聯(lián)軍發(fā)動攻擊,上百門艦炮洗地,發(fā)動了攻勢強大的登陸作戰(zhàn)。 俄羅斯軍隊舉白旗投降,英法聯(lián)軍占領克里米亞半島。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英法給奧斯曼蘇丹帶消息,讓其派遣奧斯曼軍隊重新接管克里米亞半島。 奧斯曼蘇丹立即派遣安納托利亞10萬軍隊渡黑海接管克里米亞,畢竟克里米亞對于奧斯曼帝國的重要性,奧斯曼蘇丹還是清楚的。 而英法的打算是克里米亞是個火藥桶。 英法可不想直接接手,至少暫時不想。 遠東方面,清帝國得知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激戰(zhàn)正酣。 ![]() 便打起了中亞哈薩克汗國的主意,往日哈薩克在清俄之間左右逢源,著實可惡。 不過清帝國并沒有發(fā)動自己的寶貝滿蒙騎兵,而是發(fā)動了數(shù)量龐大的綠營兵,總數(shù)50萬,號稱100萬。 征伐人口不足500萬的哈薩克汗國,可以說是滅國之戰(zhàn)了。 ![]() 雖然清帝國前面在伊朗高原被日耳曼帝國暴打,損失100萬大軍,不過哈薩克汗國可不是日耳曼帝國。 清帝國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出自蒙古黃金家族的哈薩克汗在首都突厥斯坦嚇得連夜倉皇出逃,向俄羅斯境內(nèi)逃竄。 開什么玩笑,100萬大軍不用打,一人一腳也把哈薩克汗國占領完了,哈薩克汗這點覺悟還是有的。 哈薩克汗請求俄羅斯提供政治庇護,俄羅斯沙皇默許。 其實哈薩克算是俄羅斯藩屬國,要不然沙俄還能留哈薩克到現(xiàn)在,早滅了。 何況現(xiàn)在沙皇擔心的是多瑙河和奧斯曼的戰(zhàn)斗,黑海沿岸俄羅斯基本已經(jīng)不可能奪回了。 ![]() 英法軍隊的精銳程度不是落后的俄羅斯軍隊可以比擬的,即使數(shù)量上呈壓倒優(yōu)勢。 要是多瑙河一線奧斯曼軍隊都打不過,那俄羅斯此次戰(zhàn)略目的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而且遭遇嚴重挫折。 這個是沙皇相當怕的,國內(nèi)的預備隊不多了,而且還要防日耳曼和遠東清帝國。 清軍基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進入了突厥斯坦城,城內(nèi)居民戰(zhàn)戰(zhàn)兢兢,當初滿清軍隊在中國干的事中亞早就有所耳聞。 ![]() 清朝軍隊 不過清軍還算守規(guī)矩,征發(fā)了3萬人幫助維持秩序,倒沒有什么出格的表現(xiàn)。 由于哈薩克汗不戰(zhàn)而逃,哈薩克汗國被清帝國滅亡。 多瑙河前線,由于奧斯曼蘇丹的催促,奧斯曼亞平寧侵略軍的統(tǒng)帥決定偷襲俄軍。 決戰(zhàn)爆發(fā)。 奧斯曼軍隊還是老套路先炮轟,轟完后5萬奧斯曼突厥騎兵沖出發(fā)動偷襲。 俄羅斯軍隊早有準備,炮擊中俄軍損失微乎其微。 俄軍趁奧斯曼突厥騎兵渡河一半之時發(fā)動攻擊,5萬突厥騎兵沒法展開騎兵優(yōu)勢,被數(shù)量相當?shù)亩砹_斯哥薩克騎兵圍殺。 ![]() 多瑙河前線 不到兩小時,奧斯曼騎兵報銷,哥薩克騎兵沖入奧斯曼步兵群中橫沖直撞,奧斯曼軍隊出現(xiàn)重大傷亡。 奧斯曼亞平寧侵略軍對于俄羅斯軍隊的強勢進攻,出現(xiàn)大面積潰敗,奧斯曼軍隊指揮見情況不妙,帶頭先跑。 奧斯曼兵敗如山倒,血染多瑙河,尸體堆積如山,河水為之不流。(待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