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有到無錫惠山旅游的計劃,本來想安排在早春的時候去,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成行,這次,利用五一節(jié),果斷出行,這次是兒子陪我一起去的。 無錫的其他景點,包括靈山大佛、黿頭渚等,近幾年也算去過,但是惠山、錫山和梅園這些景點,估計有二十年以上沒有去過了,也是小時候春游最不愿意選擇的地方,選擇竟然要想去了。 是何種情結(jié)又想吸引著我,是天下第二泉,是寄暢園,是惠山的古祠堂群。 早在唐宋時期,天下第二泉已是美名遠(yuǎn)楊。第二泉有三絕。陸羽的惠山圖,蘇東坡的“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王澍的大字“天下第二泉” 據(jù)說,明代雕刻家楊理打造的縭首,似龍非龍,稱石龍頭,終年泉水噴涌不息。 
 
 天下第二泉旁的惠山寺,有金蓮橋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聽松石,唐宋經(jīng)幢等珍貴額文物,其中的唐宋經(jīng)幢是國寶文物。 
 
 
 寄暢園是江南名園。寄暢園假山依惠山東麓山勢作余脈狀。又構(gòu)曲澗,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聲,世稱“八音澗”,前臨曲池“錦匯漪”。而郁盤亭廊、知魚檻、七星橋、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則繞水而構(gòu),與假山相映成趣。園內(nèi)的大樹參天,竹影婆娑,蒼涼廓落,古樸清幽。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精美的理水,洗練的建筑,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 
 
 
 
 
 寄暢園的錦匯漪,池水碧綠,清澈見底,由七塊黃石板直鋪而成,平臥波面,幾與水平,乾隆曾吟有“一橋飛架琉璃上”之句。 
 寄暢園的美人石和鏡池相映成趣,乾隆第二次南巡至此,看到美人石,改稱“介如峰”。 
 
 八音澗,涓涓流水,巧引二泉水伏流入園,經(jīng)曲潭輕瀉,似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 
 
 古鎮(zhèn)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惠山古鎮(zhèn)祠堂建筑群占居古鎮(zhèn)主體位子,始建于唐而盛于明清,先后出現(xiàn)120處祠堂建筑體,是一座露天的祠堂博物館。 惠山古鎮(zhèn)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yù)備錄名單。 
 
 
 
 
 
 
 華孝子祠,記載華寶年幼喪母,八歲時,父從軍守長安,臨行時說,待駐防期滿回鄉(xiāng),為之戴冠成親。誰知其父在戰(zhàn)爭中死難。華寶悲痛欲絕,遵父言終身不冠不娶。 南齊高帝賜華寶故宅“孝子”額,唐時建專祠?,F(xiàn)祠為明清建筑。門前立四面牌坊,俗稱“無頂亭”。 祠門牌坊式,廡殿頂。置竹葉瑪瑙地盤陀石,過架有溯源橋的承澤池,西娩有八角形石砌黿池,池壁南北各裝飾石蠣首,吐納二泉水,故又名雙龍池。 南朝齊高帝蕭道成有感于華寶之孝,親賜“孝子”匾額,以示恩寵。唐代,華寶后人在其住宅基礎(chǔ)上建起了孝子祠堂,祠內(nèi)所供華寶塑像雖滿頭鶴發(fā),依然孩童裝束。 
 
 
 
 
 
 北宋宰相李綱的李忠定公祠 
 
 
 惠山的牌坊也一大特色。 “人杰地靈坊”是明代為湖廣提學(xué)副使鄒迪光興建的,鄒迪光學(xué)生桃李滿天下,受誣陷而罷官回家時,他的學(xué)生有近千人為他送行,并且為他建造了這個牌坊,所以這個牌坊又叫“千人報德坊”。 
 
 
 
 
 
 
 惠山古鎮(zhèn)不大,藏在其中的祠堂不少。而每一個祠堂有其一段精彩的故事,值得去細(xì)細(xì)的解讀,細(xì)細(xì)的品味。 《完》 | 
|  | 
來自: 風(fēng)雨起蒼黃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