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前,遇見一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教授,他告訴我:治高血壓,這一步大多數人都沒走對。我聽完一席話,頓時羞愧難當。 大概是94年的時候,我去南京出差,在火車上閑來無事,拿出一本手札翻看,也算是消磨一下時間。 不出一會兒,坐我斜對面的一位先生和我說:“您也是中醫(yī),不知在何處高就?” 看樣子他應該年長我十來歲的樣子,戴著一副金絲邊眼睛,看起來很斯文。我說:“是,但談不上高就,只是粗懂一點中醫(yī)而已。” 閑聊了幾句,了解到他是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一名教授,看談吐是一個很有學識的人。加上都是中醫(yī),也不自覺地生出親切之感。 我問他:“我有一個小問題,方不方便請教一下?” 他說:“說什么請教,你說出來我們互相探討探討?!?br> 我說,之前有一個20年的高血壓患者,常有惡心嘔吐、頭暈目眩、頭痛、耳鳴、大便干燥,舌苔薄黃而發(fā)膩,脈象細滑。 該患者看了不少中醫(yī),都以肝陽上亢論治,但都沒什么效果,找到我后,我看他的癥狀也確實是肝陽上亢,但為什么沒有效果呢? 所以我也沒敢貿然開藥,恐傷了患者身體。 他思考了一番,問:“那他有沒有性情煩躁、易怒,面紅目赤?” 我細想了一下,說沒有。 他又問:“那有沒有四肢麻木、乏力?頭是劇烈疼痛還是脹痛?” 我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努力回想:“確實有四肢麻木、乏力,頭脹痛。” 他笑了笑:“這就對了,面對這一步,大多數人都沒走對?!?br> 我立馬坐直了身體:“能否告知一二? 他說:“按照之前說的來看,確實是肝陽上亢,不過,他性情沒有煩躁易怒,更沒有面紅目赤,頭脹痛,四肢麻木、乏力,這就不是簡單的肝陽上亢了?!?br> 他接著說:“用平息肝陽的辦法治療,不能說完全錯,只能說沒治到點子上?!?br> “這顯然是風火夾痰上擾。眩暈迷糊,是有風。大便干燥、苔黃,是有火。脈滑、苔膩、頭脹痛,這不都是有痰嗎?痰阻四肢,所以才手腳麻木。痰飲上犯,所以才惡心欲嘔?!?br> 我聽完仔細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頓時也覺得羞愧難當。自己一直強調要靈活辯證,沒想到自己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我說:“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才好?!?br> 他說:“你到也不必感謝我,因為這也不是我提出的,而是我們院長周仲英說的?!?br> 后來,我總結出一個方子: 天麻,生大黃、苦丁茶,澤瀉,法半夏,茯苓,川芎。 回去聯(lián)系到那位高血壓患者,為他用藥。 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僅僅只用了七劑藥,患者眩暈、便干、頭脹痛等現象完全消失,血壓回落而且平穩(wěn)。 當時患者樂壞了,20年的折磨一朝而愈。還送了我一面錦旗,不過說真的,這我確實受之有愧,推辭不掉也只好封藏起來。 既然患者主要問題在于風火夾痰上擾,那么化痰熄風、清熱利濕就好了,方中: 天麻熄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 川芎為血中氣藥,能通徹上下,配合天麻熄風,止眩暈。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茯苓健脾利濕,解決生痰之源。 大黃、苦丁茶能清熱瀉火。 澤瀉利水除濕,將化去的痰濁、火熱隨小便而出。 通過這個方法,我對高血壓這個病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臺階,治愈率也大大提升。 這件事情也為我敲響了警鐘,我還不夠細心,思維還不夠靈活,平時診病時應該還要更加仔細小心才行。 好的東西我都想分享出來,希望能對更多人帶來幫助。 |
|
|
來自: 杏林夜話圖書館 > 《百病皆因痰高血壓肥胖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