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中國科協(xié)科普工作官方微平臺4小時前 一日三餐中 都講究葷素搭配 而魚類 因為價格適中 且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 成為很多家庭的葷類食物首選 秋風起,帶魚肥 當下正是吃帶魚的好時候 據(jù)統(tǒng)計 每100g帶魚當中 熱量值127千卡 含有蛋白質17.7g (相當于吃了2.5個雞蛋) 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 DHA和EPA 353㎎ 帶魚 為高蛋白低脂肪物質 含有豐富的 Omega - 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 經常適量攝入 對心腦血管健康有積極作用 但是 小伙伴們買帶魚的時候 有沒有發(fā)現(xiàn) 帶魚的眼睛有黃色的也有白色的 坊間流傳說 “黃色眼睛的帶魚比白色眼睛的帶魚更好 營養(yǎng)價值高” 也有人說 “帶魚皮的顏色越白,營養(yǎng)價值越高” 那么 這些說法 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今天 我們就詳細地說一說 黃眼睛的帶魚比白眼睛的帶魚營養(yǎng)高? 網絡中的很多言論在研究帶魚眼睛的顏色,導致消費者經常在白眼帶魚和黃眼帶魚之間躊躇。 事實上,帶魚眼睛的顏色與帶魚的產地、品種等因素有關,在營養(yǎng)價值上并無太大差別。 在購買帶魚時,可以通過魚眼的清晰度(透明度)辨別新鮮度,但通過顏色判斷營養(yǎng),并沒有科學依據(jù),大家不必過于糾結。 此外,還有人說“吃魚眼可以明目,要多吃”。 魚眼當中的確含有一定量的EPA、DHA等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但是它們的含量并不多,也不是很突出,想要起到明目的作用很難實現(xiàn),含有營養(yǎng)物質和達到作用劑量完全是兩碼事,大家一定要科學看待。 帶魚皮的顏色越白,營養(yǎng)價值越高? 坊間傳言:帶魚皮上的那層白色物質越白,證明帶魚的營養(yǎng)價值就越高。 這層白色魚皮是帶魚的“銀脂”,它也被稱為“銀鱗”,銀鱗不是魚鱗,它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 剖析其營養(yǎng)價值,其中主要含有的是脂肪,另外還有一些脂溶性香味物質(增強魚的鮮美味道),除此之外,魚皮當中還含有較多的嘌呤,多攝入對于身體并無益處。 綜上所述,帶魚表皮的顏色越白,只能證明脂肪和嘌呤等物質含量越多,和所謂的營養(yǎng)價值并無關聯(lián)。 這樣的帶魚不要買! 1、有明顯異味 正常新鮮的帶魚有其自身固有的腥味,如果購買的帶魚有臭味(氨水味)、柴油味等明顯的刺激性味道,此魚不能買。 2、魚體顏色出現(xiàn)明顯變化 選購帶魚,直觀看表皮顏色,如果魚體已經出現(xiàn)了明顯的發(fā)黑、發(fā)暗,和“銀白色”有明顯差別的時候,不建議選購。 3、摸起來沒有彈性 買帶魚時,可以用手按壓帶魚的腹部,如果按壓起來很有彈性,那此魚比較新鮮;如果帶魚按起來特別松軟、根本不回彈,那證明帶魚的存放時間比較長,不推薦選擇。 4、魚眼和魚鰓質量差 買魚看魚眼,魚眼明亮清晰且有一點鼓起的魚證明是新鮮的魚;另外魚鰓呈現(xiàn)鮮紅色的魚質量更好。 5、個頭太大的帶魚不建議買 相對而言,太大的魚“歲數(shù)”更老,其肉質也會相對粗糙,建議選擇個頭適中的帶魚。 購買帶魚時應注意 購買帶魚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大型、知名的超市售賣的帶魚,產品的安全系數(shù)比較高,一些小攤小販售賣的帶魚容易存在安全風險。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jiān)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發(fā)帖用戶觀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