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漢戴圣所編的《禮記·大傳》。《大傳》雜記宗法制度,兼及祭法和服制。 節(jié)選原文: 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為長子三年,不繼祖也。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后也;宗其繼別子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 譯文: 庶子不祭祖禰,這表明祭祖稱的事情應(yīng)由宗子來做。作父親的是庶子,就不能為其長子服喪三年,因為庶子不是祖禰的繼承人。別子為其后裔之始祖,繼承別子的嫡長子是大宗,繼承別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即大宗;有五世則遷之宗,即小宗。 百世不遷的大宗,就是別子的嫡長子那一支。繼承別子的嫡長子那一支,就是百世不遷的大宗。只能繼承高祖的宗,是五世則遷的小宗。因為尊祖,所以才尊敬嫡長子,而尊敬嫡長子,也就等于尊祖。 “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span> 《禮記"大傳》說:“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后也,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也”。
別子:宗法制度稱諸侯嫡長子以外之子。別子的后代以別子為祖先。《禮記.大傳》:“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后也,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孔穎達疏:“別子謂諸侯之庶子也。諸侯之嫡孫繼世為君,而第二子以下悉不得禰先君,故云別子?!边m,音“嫡”。漢班固《白虎通.宗族》:“別子者,自為其子孫祖,繼別也,各自為宗?!碧祈n愈《唐故贈絳州馬府君行狀》:“其別子趙奢當(dāng)趙氏,破秦軍閼與有功,號馬服君?!鼻鍎⒋蠡薄斗绞现ъ舯洝罚骸肮耪咧T侯之適子嗣為諸侯,其支子之為大夫、士者,不得祖諸侯,而名之曰別子?!?/span> 禰(禰)mí (1) ㄇㄧˊ (2) 古代對已在宗廟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稱謂。 (3) 姓。 詳細注解[名] (1) 奉祀死父的宗廟 [temple]。如:禰廟(父廟?;蚍Q考廟);禰祖(父與祖的廟) (2) 古代軍旅之事,常載神主而行,隨行神主稱彌 [god in the army] 侯氏裨冕,釋歷于禰?!秲x禮》 (3) 姓 禰( 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