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f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 年)》(以下簡稱《綱要》)?!毒V要》旨在統(tǒng)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fā)揮知識產權制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這給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同時,隨著知識產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不少企業(yè)都把知識產權提升到戰(zhàn)略層面,其中涉及到法律業(yè)務,都離不開知產律師的協(xié)助,律師業(yè)知識產權業(yè)務應勢增長,未來前景可觀,與之相對,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工作也面臨高質量的要求。 文康培訓學校第109期暨開庭集訓營第五期邀請文康合伙人蘇源律師,帶來一場關于知識產權業(yè)務實戰(zhàn)講解——《專利侵權判定之——同或不同》主題分享。 蘇源律師2004年執(zhí)業(yè)至今,是青島市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七弦琴知識產權注冊運營師,擁有豐富的法律工作實踐經驗,擅長處理知識產權糾紛、建設工程及房地產糾紛、商事糾紛。本期課程中,蘇源律師把自己多年的執(zhí)業(yè)經驗總結、分享給青年律師和法律同行,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把握專利侵權判定的要點,更好地為客戶代理專利侵權案件。 知識產權,也稱“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chuàng)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知識產權”一詞是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后出現的。 (一)知識產權所涵蓋的主要范圍 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植物新品種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企業(yè)名稱(商號)權、特殊標志專有權、網絡域名權。 (二)知識產權糾紛的種類 知識產權糾紛主要有知識產權合同糾紛與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兩類。具體到其項下的專利糾紛主要包括專利合同糾紛、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及其他涉專利權糾紛。 1、專利合同糾紛 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糾紛 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 發(fā)明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 實用新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 外觀設計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 專利代理合同糾紛 2、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 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 專利權權屬糾紛 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 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 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 假冒他人專利糾紛 發(fā)明專利臨時保護期使用費糾紛 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發(fā)明人、設計人獎勵、報酬糾紛 發(fā)明創(chuàng)造發(fā)明人、設計人署名權糾紛 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 3、其他涉專利權糾紛 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 因申請訴前停止侵害專利權損害責任糾紛 因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 專利權宣告無效后返還費用糾紛 (三)知識產權糾紛的管轄 1、知識產權糾紛的管轄法院 (1)知識產權法院 北京(2014年8月) 上海(2014年8月) 廣州(2014年8月) 海南自由貿易港(2020年12月) (2)知識產權法庭
2、青島地區(qū)涉及的知識產權案件管轄 (1)基層法院 青島市市南區(qū)、嶗山區(qū)、黃島區(qū)、即墨區(qū)人民法院具有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管轄其轄區(qū)內訴訟標的額在50萬元以下的除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涉及馳名商標認定及壟斷糾紛案件之外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 (2)青島知識產權法庭(青島中院) 2017年9月30日青島知識產權法庭揭牌成立,管轄三種案件: (3)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上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1億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其轄區(qū)或者涉外、涉港澳臺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最高人民法院) 當事人對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壟斷等專業(yè)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當事人對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壟斷等專業(yè)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行政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上述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調解書,依法申請再審、抗訴等,適用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章 什么是專利 (一)專利與專利權 1、專利 專利,從字面上是指專有的權利和利益。“專利”一詞來源于拉丁語,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后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 在現代,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qū)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fā)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tài),即獲得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 2、專利權 我國專利權包括: (1)發(fā)明專利,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yè)應用的新設計。 3、專利權的核心——權利要求 專利權利要求是整個專利制度運作的核心基礎,專利制度的運作基本上都是圍繞專利權利要求展開的。 專利權利要求就是申請人用技術特征的方式將其希望得到專利保護的技術方案表達出來的語言文字或圖形。它實際上具有兩重含義,即請求專利權的確認與請求專利權的救濟。請求專利權的確認是向國家專利局提出來的,而請求專利權的救濟則是向法院提出來的。 第三章 侵犯專利的判定 (一)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簡要說明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1、確定保護范圍的解釋原則 (1)專利權有效原則。 2、解釋方法 (1)應當以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權的專利文本或者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及相關的確權行政判決所確定的權利要求為準。 (二)侵權的判定 目前,專利侵權判定案件中,技術特征拆分后的逐一比對是專利侵權判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國法院主要以“全面覆蓋原則”和“等同原則”作為侵權判定原則,以得到相同侵權、等同侵權和不侵權三種判定結果。
第四章 技術特征的同或不同 (一)相同侵權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了與權利要求限定的一項完整技術方案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的對應技術特征,屬于相同侵權,即字面含義上的侵權。
1、上位概念對下位概念的相同 當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特征采用上位概念,而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技術特征采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的,應認定構成相同技術特征。 2、增加特征的相同 被侵權技術方案在包含了權利要求中的全部技術特征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征的,仍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但專利文件明確排除該技術特征的除外。 3、功能性特征的相同 對于包含功能性特征的權利要求,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結構、步驟特征是以相同的手段,實現了相同的功能,產生了相同的效果,或者雖有區(qū)別,但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了相同的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而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專利申請日時無需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應當認定該相應結構、步驟特征與上述功能性特征相同。 4、從屬專利 在后獲得專利權的發(fā)明或實用新型是對在先發(fā)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的改進,在后專利的某項權利要求記載了在先專利某項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又增加了另外的技術特征的,在后專利屬于從屬專利。實施從屬專利落入在先專利的保護范圍。 下列情形屬于從屬專利: (二)等同侵權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中的相應技術特征從字面上看不相同,但是屬于等同特征,在此基礎上,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被認定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屬于等同侵權。 1、等同的內涵 即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與專利技術特征相比,是否屬于基本相同的技術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夠想到的技術特征。 (1)基本相同的手段 (2)基本相同的功能 (3)基本相同的效果 2、等同判定的一些方法 (1)對應性 等同特征的替換應當是具體的、對應的技術特征之間的替換,而不是完整技術方案之間的替換。 (2)等同替換范圍 等同特征替換,既包括對權利要求中區(qū)別技術特征的替換,也包括對權利要求前序部分中的技術特征的替換。 (3)判定時間 判定是否等同的時間點,應當以被訴侵權行為發(fā)生時為界限。 (4)等同疊加可能不同 權利要求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存在多個等同特征,如果該多個等同特征的疊加導致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形成了與權利要求技術構思不同的技術方案,或者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的,則一般不宜認定構成等同侵權。 (5)功能特征的等同 對于包含功能性特征的權利要求,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結構、步驟特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后至被訴侵權行為發(fā)生時無需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應當認定該相應結構、步驟特征與功能性特征等同。 (6)數值特征一般不等同 權利要求采用數值范圍特征的,權利人主張與其不同的數值特征屬于等同特征的,一般不予支持。 (7)捐獻原則 僅在說明書或者附圖中描述而未被概括到權利要求中的技術方案,應視為專利權人放棄了該技術方案。 (8)已排除或背景技術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屬于說明書中明確排除的技術方案,或者屬于背景技術中的技術方案,權利人主張構成等同侵權的,不予支持。 (9)禁止反悔 在專利授權或者無效程序中,專利申請人或專利權人通過對權利要求、說明書的限縮性修改或者意見陳述的方式放棄的保護范圍,在侵犯專利權訴訟中確定是否構成等同侵權時,禁止權利人將已放棄的內容重新納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三)舉個栗子 權利人一開始主張被訴侵權產品的底部與其權利要求中對應的技術特征相同,后來又轉而主張是等同。 |
|||||||||||||||||||||||||||||||||||||||||||||||||||||||||||||||||||||||||||||||||||||||||||||||||||||||||
|
|
來自: 新用戶1732572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