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如松 人的生命歷程,有高山有低谷。高山不必說了,低谷確實讓人難耐,大凡屬靈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我們也或多或少感同身受。有時候,幾天、幾周或幾個月都嘗不到喜樂的滋味,心里唱不出喜樂之歌,全人全心被陰云籠罩,一切的努力好像都歸于枉然! 極度沮喪中,似乎聽到有聲音在朗誦哈巴谷的那幾句話,宛若一首苦澀的詩: 無花果樹不發(fā)旺, 葡萄樹不結果, 橄欖樹也不效力, 田地不出糧食, 圈中絕了羊, 棚內(nèi)也沒有?!?/span> 雖然如此,我們卻不能這樣低迷下去,總要找出原因,盡快走上來。 經(jīng)書上常用比喻來說明深刻的道理,下面這個小故事或許能對低谷中的人有所啟迪: 有一位農(nóng)夫,養(yǎng)了一頭驢子。一天,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里,農(nóng)夫絞盡腦汁想把它救出來,但幾個小時過去,驢子還在井里痛苦地哀嚎。 最后,農(nóng)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費周折搭救,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的。 于是他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它痛苦。大家你一鏟我一鍬,把泥土弄到枯井里。 驢子似乎知道了什么,起初還哭得很凄慘,后來就漸漸安靜下來。農(nóng)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看,眼前的一幕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的泥土落在驢子背部時,驢子隨即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泥土之上。這樣一次又一次,它將人們倒在自己身上的泥土抖落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快步地跑開了。 生命旅程中,難免有陷入“枯井”的時候,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中脫困,就要將“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一塊塊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它們抖落掉,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下,也能夠安然地站起來,如鷹展翅上騰。 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抱怨,像當年被救出的選民行進在曠野時的樣子。那時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就開始怨天尤人,發(fā)起牢騷來: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那時候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span> 豈不知,這樣的話最令人傷心和氣憤!用生命的代價將你們贖出來,你們竟如此不知好歹,難怪有聲音從天上說: 你們的尸首必倒在這曠野,并且你們中間凡被數(shù)點、從二十歲以外、向我發(fā)怨言的,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你們住的那地… 行路時難免遭遇風暴,生命難免受到威脅。這個時候,不應該消極抱怨,而應像大衛(wèi)那樣,懇切地傾訴和求告: 求你憐恤我,因為我在急難之中。我的眼睛因憂愁而干癟,連我的身心也不安舒。我的生命為愁苦所消耗,我的年歲為嘆息所曠廢,我的力量因我的罪孽衰敗,我的骨頭也枯干。…求你起來幫助我們!憑你的慈愛救贖我們!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積極地回應。上帝的兒女不乏智慧,他們懂得仰望呼求,同時知道該如何運用所得的智慧應對眼下的困境。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div> 尋求真理是這樣,行走天路也是如此。活在信心里,擁有屬天的智慧,就一定能走出低谷,登上高臺,迎來燦爛的陽光! |
|
|
來自: 陳如松b925rfm8 > 《微信平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