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如松 愁也一天,樂也一天,生命總會伴隨著情緒的波瀾。 影響情緒的,有生命中的各種問題,每個問題又有它的兩個兩面。 有的人只看到陰暗的一面,消極悲觀;有的人則找到合宜的視角,注目光明積極的一面。 蒙恩的人,應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看見,更上一層樓,在榮美的國度里,歡喜快樂每一天! ☆ ☆ ☆ ☆ 其實,情緒是隨著人的認知而變化的。正面的認知,會帶來積極的心態(tài);負面的認知,會使人陷入消極的心境。 有一個老太婆,人送外號“哭婆”,因為她不管是陰天還是晴天,一年到頭都在哭。 一位路人覺得詫異,上前問道:“老人家,我每次路過這里,都看您在哭,您有什么傷心事嗎?” 哭婆擦了擦眼淚說:“這位路人,你有所不知??!我呀,有兩個兒子,都是做生意的,大兒子賣雨傘,小兒子賣草鞋。 天一下雨,我就想,小兒子的草鞋今天又賣不出去了。想到兒子多可憐啊,我就開始哭… 可到了晴天,我又想到大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了,也夠可憐的,我還是哭??! 路人聽后,笑道:“老人家,您這是何苦呢!您可以這樣: 下雨天,您就想,大兒子的雨傘大賣了,忙得不可開交;天晴了,您就想,小兒子的草鞋賣得好,像長了翅膀似的。這樣,不就不哭了嗎! 老太婆聽了,點點頭,覺得有道理。從那以后,真的不哭了,整天笑呵呵的… ☆ ☆ ☆ ☆ 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件事情,看你怎么看。角度不同,會呈現(xiàn)不同的景致。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視角,都有自己獨特的看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對人生來講,選擇視角尤為重要。好的視角使人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不好的視角令人消極冷淡,灰心退后。 兩個人過沙漠,只剩下半杯水。 一個說:我還有半杯水,還能活下去,計劃每一口水堅持一定時間,最終會走出去的! 另一個,一看只有半杯水,說:我完了,我過不去了,我活不成了,沉浸在絕望失敗的心境中。 結果,同樣一件事,一個人生存下來,一個死掉了。 ☆ ☆ ☆ ☆ 我們在肉身相信,還沒有脫離敗壞的轄制,因此在我們的里面,有兩個不同的生命并存。 這就產(chǎn)生一個問題:我們要活在哪個生命里,我們要用哪種眼光看問題,由此也就生成了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用舊人的眼光看外界,漫天的愁云,不盡的勞苦:家里的事,外面的事,孩子、大人、老人,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何時是個頭兒,幾時得安息? 用新人的眼光看外界,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聚焦的重點不再是為生命憂慮吃什么,喝什么,為身體憂慮穿什么。而是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 ☆ ☆ ☆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用什么眼光看前面的道路。 用舊人的眼光看前方,十架的路是艱苦的,是難行的,幾多望而卻步,幾多敗下陣來。 用新人的眼光看前方,則胸有成竹,坦然無懼。因為知道自己站在了得勝的地位上?,F(xiàn)實所經(jīng)歷的,或即將面對的,不過是在踐行所應許的,是要在我們的里面建立起真實而堅固的新生命。 我們?nèi)艋钤谂f造里,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若活在新人里,就得著寶貴的應許,擁抱滿足的平安與喜樂。 世上的歌好悲哀: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 蒙恩的人則步伐豪邁。他們擁有美好的選擇,懷揣必勝的信心。他們知道愁也一天,樂也一天,他們要穩(wěn)行高處,過好新人的每一天! |
|
|
來自: 陳如松b925rfm8 > 《微信平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