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治耳鳴、耳聾的經(jīng)典方,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組方:地黃、山茱萸、桂枝、附子、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這張方子,對中醫(yī)有點了解的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最早名叫八味腎氣丸,是張仲景所創(chuàng)。 后來到宋代的時候,錢乙將方中的桂枝和附子去掉,剩下的六味藥組成一張方,名叫六味地黃丸。 但是今天要分享的既不是八味腎氣丸也不是六味地黃丸,而是晚晴醫(yī)家凌奐在六味地黃丸基礎(chǔ)上加柴胡、磁石,組成的一張治耳鳴妙方。 [玫瑰][玫瑰][玫瑰]熟地、山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磁石、柴胡 [玫瑰][玫瑰][玫瑰]此方主要針對的就是耳鳴、耳聾,尤其是腎虛所致。 腎開于耳竅,腎好不好,看耳朵就能知道。耳朵和腎是分不開關(guān)系的,只有腎中精氣充足,才能聰耳明目。所以說,有些人出現(xiàn)耳鳴、耳聾的問題,就是因為腎虛了。 接下來,詳細(xì)講講方中的每一味藥。 熟地,它是由生地炮制而來。熟地去掉了生地的涼性,藥性偏溫、偏補。既能補又能藏,可以把腎精補足,又能把精氣牢牢守住。 山茱萸,最大的作用就是補益,但是沒有那么霸道,溫和的補肝補腎。 山藥,大家可能都知道它補脾的作用,但是它其實是脾肺腎一起補的,還能夠養(yǎng)陰。 這三味藥都是補的,但是只有補還不行,還需要泄。 泄的是身體的水濕濁氣,就要用到茯苓、澤瀉來泄?jié)瘢玫てで寤饸狻?br> 最后還有柴胡引藥入耳,磁石往下,納氣歸腎。 這張方子能夠流傳這么久,就是因為收效比較快,特別是針對肝腎陰虛所致的耳鳴、耳聾。 如果你也有耳鳴的問題,歡迎留言,關(guān)注@耳科中醫(yī)劉大夫 ,了解更多耳病健康知識。 #耳鳴# #我要上微頭條# #耳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