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燈謎是以漢字的音、形、義為基礎(chǔ),以“別解”為主要手段的一種文字藝術(shù)(或曰文字游戲)。燈謎的由來已久,但是離合字謎卻是現(xiàn)代才興起的一種燈謎類型。 顧名思義,離合字謎的謎底由一個“母字”和至少二個“子字”組成,把子字湊在一起,即成為母字。根據(jù)規(guī)則,“母字”只能在謎底的第一或最后一個位置,然后把子字和母字組合成一句話或一個詞組,共同來扣合謎面。比如:
“土”和“不”組合起來就是“壞”,良田當然是好的土地,所以謎底是“土不壞”。由于一個漢字變成部首之后,字形會有所改變,所以在“離合字”謎中,部首是允許變回本字的。 但是,謎人們玩著玩著,燈謎的謎底就不局限于漢字了。比如:
這是我自己做的一條謎,前半句提意,表示謎底在美語里意為“女性”;后半句提音,意為“我們”二字的拼音,即“wo’men”,正好是英語單詞“女性”的復(fù)數(shù)形式“women”。 謎底為英文的燈謎還有很多很多。但是,謎底為英文的離合字謎就不那么常見了。我印象中,謎底為純英文的“離合字”謎有且僅有一條:
吳?。〒淇耍┑倪@條燈謎,開創(chuàng)了“英語離合字謎”先河,但起步即巔峰,此后再無來者。 《詩經(jīng)·國風·秦風》中有一首《蒹葭》,詩曰: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這是一首情詩,或者說傷情詩,描寫了追求心目中的女神而不可得的惆悵與苦悶。而鄧麗君的歌曲《在水一方》,歌詞正是脫胎于《蒹葭》: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吳健的這條謎,謎面就是出自《在水一方》的歌詞“我愿逆流而上”,但采用了“啟下法”,真正想說的其實是下一句“依偎在她身旁”。 謎底的母字是英文單詞“together”,意為“在一起”。巧的是,“together”剛好可以拆成“to”“get”“her”三個單詞,按離合字的要求,組合成不定式短語“to get her together”。并且“her”還是賓格,在語法上都站得住腳。 在扣合上,由謎面“我愿逆流而上”,用啟下法引出下句“依偎在她身旁”,也就是“要得到她,和她在一起”,扣合謎底,相當精準。 按照習慣性思維,在離合字謎中,參與離合的本應(yīng)是漢字。但在謎友的無限創(chuàng)意下,字母、數(shù)字乃至符號均可以進行離合。而撲克這條謎,以英文單詞做離合字謎,不僅拆合有序、意思妥帖,甚至連語法都符合。這樣的謎的確可遇不可求,難怪一出來就是天花板,再無后來者了。 如果說這條謎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在于本謎的謎底嚴格來說并不是離合字,而是“離合英文單詞”,但謎面并沒有任何一個字提示謎底是英文,所以猜射上是有難度的。 但是,如果大家知道這條謎的出處,就很容易理解了。這條謎是第四屆“BT杯”的參賽謎(賽后被評為佳謎),所謂“BT”,也就是變態(tài)。對于“BT杯”來說,腦洞開得比黑洞還大,更加燒腦的謎作比比皆是,這樣的謎只是常規(guī)操作而已。但如果要用于一般場合,建議還是修改謎目為好。(完) 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