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首發(fā)于481期《法治周末》15版 ![]()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資料圖 圖/網絡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半個月有余,熱度依舊未減,大有成為“史上最強國漫”之勢。電影也帶紅了“我命在我不在天”這句豪言。這句話和“逆天改命”的精神其實與《西游記》也有重要關聯?!段饔斡洝返木韬艽蟪潭纫苍谟谶@樣一種敢于奮斗、絕不服輸的自主精神。 這部電影中的哪吒本命是一顆魔丸,注定三年后要受天劫魂飛魄散。但是哪吒不認命,他救人、斗妖,喊出這句攝人心魄的臺詞:“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弊罱K成為救世的英雄。相對于其他版本中懦弱虛偽的李靖,這一版的李靖同樣也不認命,一心求天尊解除天劫,在得知天劫無法化解時,依舊不認命,甚至要得替身符,欲與哪吒換命。 當靈珠轉世的龍宮太子敖丙說:“我是龍,是妖,就只能是妖。”哪吒則反駁說:“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道理?!薄赌凳馈纷畲蟮某晒?,就是彰顯了這一種自我奮斗、自我抉擇的精神。 “我命在我不在天”本出自道家典籍。晉代道長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寫道:“龜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紫陽真人張伯端《悟真·絕句六十四首》則言:“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在虛無合自然,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薄段饔斡洝放c這種丹道學本有關聯,歷來《西游證道書》《西游真詮》《西游原旨》之類的解讀著作在所不少,《西游記》回目中也充斥著“靈根”“木母“黃婆”等丹道術語,但本文并非是想討論這種金丹妙道的神秘之學,而是取其最常見的抗爭命運的精神意義。而且道士們癡迷的煉丹練功之術,其實在他們看來也是改命改運的術法。 《西游記》之所以膾炙人口,同樣在于這種敢于反抗的精神。哪吒故事原來依托的《封神演義》動輒將一切歸于神秘的“天數”,而《西游記》則極大挑戰(zhàn)了這種“命定”“天數”,張揚了自由意識。 悟空不但是《西游記》中自由的象征,也堪稱民族精神中的“自由之神”。孫悟空橫空出世,破石而生,一生下來就“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玉帝,可謂“攪得周天寒徹”。悟空發(fā)現水簾洞,高呼“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彼诨ü降纳罡侨涡钥v橫、自由自在的?!安环梓胼?,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 但是,這猴王有天突然想到,“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為了打破命定死亡的束縛,他決定放棄美猴王的寶座,扎個木筏子漂洋過海,去學習“長生不老”的仙術。這一路顛沛流離,本專欄曾經說過,他這場“少年悟空的奇幻漂流”經過的路線正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他在菩提老祖那里學習“長生之妙道”,本身就是打破自然和身體的束縛,追求絕對自由的體現。 悟空回到花果山,上天入地,鬧龍宮、地府,銷了生死簿。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大鬧天宮”。森嚴的天庭,對于他這種下界小妖仙,只安排卑微的“弼馬溫”職位。得知真相的孫悟空大怒,大罵那“玉帝不會用人”,掏出金箍棒,推倒公案,打出天宮而去。 孫悟空回到花果山,樹起“齊天大圣”的旗號,欲與天公試比高。這旗號,寫盡了不屈服、不認命的抗爭。全書第四回便是“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孫悟空不承認天之獨尊,在玉皇大帝面前,孫悟空也只是“唱個大諾”,動輒叫囂“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大鬧天宮正是反抗暴政、追求平等的體現,最能體現《西游記》倡導的自由精神和造命意識。以凌霄寶殿為代表的天命秩序,被孫悟空的金箍棒打得粉碎。悟空通過大膽反抗,棄絕了弼馬溫的卑微,成就了齊天大圣的榮耀。在西天路上,無懼妖魔鬼怪,一路斬妖除魔,奮斗到底,最終成為“斗戰(zhàn)勝佛”。 看起來懦弱溫順的唐僧,對于命運其實也是絕不甘心認同的。唐僧因輕慢佛法,貶下凡塵,但他絕沒有放棄,而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自己也重新修成正果。而現實中的玄奘法師更是大智大勇、沖破千山萬水的自然束縛和邊境禁行的政治封鎖,一往無前,西行求法,譜寫了命運的贊歌。 從思想傳承而言,《西游記》與陽明心學以及后來的泰州學派有重要關聯。王陽明所創(chuàng)立的注重思想解放的陽明心學,是吳承恩生活的時期最流行的社會思潮。王陽明的弟子王艮創(chuàng)立了泰州學派,他主張“我命雖在天,造命卻由我”,并系統論證了所謂“造命論”。王艮生于泰州,與《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是同時期人,地域也接近。泰州學派是公認的明代最張揚自由解放的學派。王艮有言:“孔子之不遇于春秋之君,亦命也;而周流天下,明道以淑斯人,不謂命也;若夫民,則聽命矣。故曰:'大人造命’。”他主張在困難和天命絕不甘心順從,而只有主觀努力對命運的反抗才實現自我價值。 吳承恩家鄉(xiāng)淮安府是泰州學派的重要講學場所。王艮曾于嘉靖二年北上入京,沿途講學,受到各方重視而轟動一時。當時的吳承恩已有二十幾歲,有一些《西游記》專家考證他極有可能現場聽過王艮的演講。吳承恩與泰州學派的人有較多交往,如他與崇拜王艮學說的明朝內閣首輔李春芳是終身好友。除了這些現實交往,更重要的是,《西游記》的自由精神與泰州學派一脈相承,知音相契。 “每個人心中都住個一個齊天大圣”,這就是逆天改命、永不屈服的奮斗精神,這也是千百年來,《西游記》一紙風行的重要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