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軌道上的安徽”,完善加密高速鐵路通道布局,加快形成以合肥為中心、通達全國主要城市的現(xiàn)代高效鐵路網(wǎng)。 構(gòu)建江淮城際鐵路網(wǎng),持續(xù)擴大快速軌道交通覆蓋面。推進合肥都市圈軌道交通網(wǎng)建設(shè),構(gòu)建 1 小時通勤圈。改造提升普速鐵路,加快建設(shè)鐵路專用線。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wǎng)融合”。 到2025年,新增鐵路運營里程 1800 公里,鐵路網(wǎng)覆蓋90%以上縣,其中高速鐵路網(wǎng)覆蓋80%以上縣,形成省內(nèi)城市之間1小時通達、至長三角城市 2 小時通達、至中部地區(qū)城市 3 小時通達、至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qū)及部分西部城市4小時通達的高鐵出行圈。 “十三五”時期,商合杭高鐵、蕪湖長江公路二橋、蕪湖宣州機場、準東至皖南±11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順利建成,高鐵運營總里程 2329 公里、居全國首位,實現(xiàn)“市市通高鐵”;“五縱九橫”高速公路網(wǎng)加速形成。參與“一帶一路”建設(shè)成效明顯,合肥中歐班列發(fā)運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十四五”65個鐵路項目 一、“十四五”建設(shè)鐵路項目 1、高速鐵路:安慶—九江、南昌—景德鎮(zhèn)—黃山、 池州—黃山、宣城—績溪、合肥—新沂、合肥—南京—上海、合肥—武 漢、杭州—臨安—績溪、阜陽—黃岡等9個高速鐵路項目。 2、城際鐵路:滁州—南京、巢湖— 馬鞍山、淮北—宿州—蚌埠、阜陽—蒙城—宿州(淮北)、六安—安慶、 南京—天長—淮安、馬鞍山—鎮(zhèn)江(揚州)、合肥—新橋機場—六安、 合肥—廬江—池州(九華山)—金華、南京—宣城等10個城際鐵路。 3、市域(郊)鐵路:合肥新橋機場 S1 線、馬鞍山—南京、黃山旅游 T1 線等3個市域(郊)鐵路。 4、軌道交通:合肥、蕪湖等2個城市軌道交通 5、擴能改造:寧蕪等鐵路擴能改造工程 6、綜合客運樞:建設(shè)合肥新橋機場站、蕪湖宣州機場站,合肥南、 新合肥西、蚌埠南、阜陽西、蕪湖北、新安慶西、黃山北、淮北西、宿 州西、六安北、滁州等高鐵站。 二、“十四五”開展前期工作鐵路項目 1、高速鐵路:合肥—安康、沿淮、寧杭二通道、黃山—衢州(金華)等4個高速鐵路項目。 2、城際鐵路:池 州—九江、亳州—蒙城—蚌埠、蚌埠—滁州—南京、宿松—望江—石臺 —宣城等4個城際鐵路。 3、普速鐵路:六安—廬江—銅陵—南陵—宣城、銅陵—江北港等3個普速鐵路項目。 4、中低速磁懸浮:九華山中低速磁懸浮旅游軌道交通項目 三、爭取納入國家規(guī)劃 1、高速鐵路:安徽北沿江高鐵 2、城際鐵路:滁州—天長—揚州、合肥—蕪湖—宣城、亳州 —許昌、武漢—黃岡—岳西、安慶—景德鎮(zhèn)、宣城—鎮(zhèn)江、蒙城—淮南、 新橋機場—淮南—蚌埠、廬江—巢湖、淮北—商丘(永城)、池州(九 華山)—宣城等11個城際鐵路。 3、普速鐵路:三洋鐵路 4、市域(郊)鐵路:合肥—巢湖、合肥—長豐—淮南、合肥—廬 江、合肥—六安—金寨、合肥—舒城(萬佛湖)、南京—和縣、南京— 天長、銅陵—樅陽—安慶、蕭縣—徐州、滁州—烏衣—南京、馬鞍山— 鄭蒲港、馬鞍山—博望等12個市域(郊)鐵路。 5、擴能改造:阜六、宿淮鐵路、既有滬漢蓉鐵路墩義堂站等3個項目改擴建工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