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轉化醫(yī)學網(wǎng)”訂閱我們!干貨|靠譜|實用 來源:譯言網(wǎng) 白細胞亦稱白血球,它的功能是使機體免受病原體(細菌和病毒)、癌細胞、異物侵入,是人體的守衛(wèi)者。白細胞來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發(fā)育后進入血液和淋巴液循環(huán),也存在于血管和淋巴管外的組織中。 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個頭最大的白細胞。 巨噬細胞由單核細胞分化發(fā)育而來,單核細胞幾乎存在于所有組織中。巨噬細胞對細胞殘體和病原體進行吞噬和消化,這一過程稱為吞噬作用。巨噬細胞內的溶酶體會釋放溶菌酶破壞病原體。吞噬細胞還是參與適應性免疫的專職抗原提呈細胞。除了免疫功能外,吞噬細胞還扮演者促進生殖細胞發(fā)育、性激素、骨組織的再吸收以及血絡的形成。 樹突狀細胞 類似于吞噬細胞,樹突狀細胞也是一種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成熟時會伸出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與神經(jīng)元的樹突相似。樹突狀細胞通常存在于跟外界接觸的皮膜(黏膜)部位,比如皮膚、內層的鼻子、肺、胃與腸的內層。樹突狀細胞通過攝取、加工處理和遞呈抗原到淋巴結和淋巴器官中的淋巴細胞幫助機體識別病原體,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 B淋巴細胞 B細胞是淋巴細胞的成分之一。B細胞受抗原刺激后,會增合成和分泌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抗體對抗病原體,抗體與抗原結合幫助機體識別病原體,并使之成為靶細胞被其他免疫細胞清除。被稱為記憶細胞的B細胞可以保持對病原菌生物分子標記物的記憶,使得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免受感染。 這使得機體保持針對特定病原體的長期免疫力。 T淋巴細胞 類似于B細胞,T細胞也是淋巴細胞之一。T淋巴細胞來源于骨髓,遷移到胸腺內分化成熟。T細胞通過直接殺傷靶細胞和釋放淋巴因子參與免疫反應。T細胞包括細胞毒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抑制性T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和記憶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輔助性T細胞協(xié)助B細胞產(chǎn)生抗體,抑制性T細胞抑制B細胞和其他T細胞對抗原的免疫應答。 NKT細胞具有T細胞和NK細胞細胞兩重性質,但是NKT細胞不是NK細胞而是T細胞。 自然殺傷細胞 自然殺傷細胞是分布于血液循環(huán)的淋巴細胞,它能識別被感染細胞和衰老細胞。NK細胞含有化學顆粒,NK細胞能夠識別腫瘤或病毒感染的細胞,通過釋放化學顆粒吞噬破壞病變細胞。這些化學顆粒能溶解病變細胞的細胞膜,促使細胞凋亡,最終殺傷靶細胞。 同時應該區(qū)分NK細胞和某些T細胞,比如NKT細胞,不要相互混淆。 嗜中性粒細胞 嗜中性粒細胞屬于有粒白細胞,具有吞噬作用,吞噬過程中釋放化學顆粒破壞病原體。細胞核呈分葉狀。嗜中性粒細胞是血液循環(huán)中數(shù)量最多的粒細胞,機體遭遇病原體入侵時能迅速出現(xiàn)在感染和損傷的部位。 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是具有吞噬作用的白細胞,當過敏反應和寄生蟲感染時嗜酸性粒細胞會明顯增多。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可釋放化學物質消滅病原體。嗜酸性粒細胞常存在于胃腸道的結締組織中,細胞核呈雙葉狀,血液涂片上常呈U形分布。 嗜堿性粒細胞 嗜堿性粒細胞是顆粒內含有組胺和肝素等物質的粒細胞(有粒白細胞),肝素能稀釋血液,抑制血凝塊的形成,組胺能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這有助于白細胞流動到感染部位,機體發(fā)生過敏反應主要與這些物質有關。嗜堿性粒細胞是數(shù)量最少的白細胞,細胞核呈多葉形。 |
|
|